组卷网 > 章节选题 > 第11课 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与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有学者指出:纵观封建王朝,当一个政权的领土包括农业区和牧业区,国民有多种成分、疆域有新的扩展时,就会在某些政区实行特殊的政策。以下可以佐证材料观点的史实有(     
①西汉的郡国并行制       ②唐代设置羁磨州       
③辽代南、北面官制       ④金朝猛安谋克制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古代中华大地上的历代王朝或政权,尽管没有一个以“中国”为国号,但却以“中国”(华夏)王朝和非“中国”王朝进行区分。最迟在西周时期,周王所在的“王畿”被称为“中国”,并形成了以周王为核心的“大一统”政治思想体系,主导着中华大地的历史走向,是实现“天下大同”这一最高理想境界的途径。春秋战国时期,有“中国”身份是诸侯争霸的有利条件,两晋南北朝时期则以“中华”替代“中国”成为诸多政权博弈的旗帜,宋辽金时期“中国”再次成为各政权博弈的政治借口;建立北魏的鲜卑人、建立辽朝的契丹人将自己的王朝谱系写入黄帝谱系之中,都是为成为中华大地的“正统”王朝这一政治目的服务的。这极大地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远非“汉化”一词所能概括,也是“中国”认同得以形成的原因,多民族国家中国也因为中华大地上众多政权持续认同“中国”的存在而得以形成和发展。

——摘编自李大龙《如何理解中华文化中的“华夷之辨”与多元性?》

选取中国古代史整体或某个时期,对材料中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加以阐述。(要求:看法具体明确,史论结合,论据充分,表达清晰)
3 . 西汉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李广利伐大宛获胜,次年汉朝设置使者校附,率效百士卒在渠犁、轮台一带屯田戍守: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前后,西汉创制了相当于内地“郡”一级的西域都护府(治所在乌垒城),统一管理天山南北屯戍与军政事务。这体现出(     
A.西汉边疆治理具有延续性B.西域地区政治制度的完善
C.汉代民族认同观念的加强D.少数民族地区封建化实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构各民族共通有力的认同,是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基础性路径。认同是多层次或多要素的。从关联叠加视角而言,汲取政治认同要素、心理认同要素和文化认同要素等对于认同支撑至关重要。其中,基于政治认同要素建构的政治秩序和政治归属,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团结统一的合法性支撑;基于心理认同要素建构的价值取向和情感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依存亲近的情感性支撑;基于文化认同要素建构的团结根魂和同脉印记,能够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提供多元一体的共识性支撑。

——摘编自郝亚明杨文帅《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认同要素支抹》


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的整体或者任意一点拟定论题,并予以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为求西域的“天马”,不惜与中亚邻国兵戎相见。宋初,中原王朝与周边政权“市马”,“岁仅得五千余匹”。元丰四年(1081年)后,朝廷每年从与蕃部的交易中即可得到两万匹左右的马匹。这一变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     
A.中原经济优势的凸显B.宋辽和平盟约的效用
C.民族交往交流的加深D.王安石变法的前瞻性
6 . 自古以来,我国各民族之间保持着密切联系,各朝代都有管理边疆民族事物的机构,下列管理机构按照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①宣政院②安西都护府③西域都护府④卫所⑤理藩院
A.③①②④⑤B.③②①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①③⑤④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如表是依据王磊《中国古代民族关系的特点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研究》一文整理的中国古代民族交融部分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完成问题。

时期史实
商周时期出现的“华夷”民族观,就说明华夏族和戎夷共同组成了国家,其中战争,迁徙等行为促成了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
春秋战国春秋战国时期:通过各国进行的长期的战争,使得“四夷”和华夏产生了大规模的融合现象。华夏认同观念产生并发展。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辽宋夏金元时期
明清时期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三个表格中空白时期将民族交融的相关史实补充完整,并说明中国古代民族交融的意义。
2023-11-25更新 | 33次组卷 | 2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如图为东汉画像石《凯旋献俘图》(局部)描绘了胡、汉联军对胡作战后的凯旋和献俘场景:左端上层战事汇报图,下层为献俘图。军中的指挥者和俘虏均为胡人;右边为骑兵凯旋图,既有汉兵也有胡兵。该作品体现了东汉政府(     
A.在边疆推行屯戍政策B.对边疆实行有效管理
C.以夷狄攻夷狄的政策D.军事实力的不断削弱
2023-11-1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后汉书》载:“秦惠王并巴中,以巴氏为蛮夷君长,世尚秦女,其民爵比不更,有罪得以爵除。其君长岁出赋二千一十六钱,三岁一出义赋千八百钱。其民户出嫁布八丈二尺,鸡羽三十铤。”这一措施(     
A.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智慧B.激化了边疆民族与中央的矛盾
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D.有助于消弭区域间的文化差异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古代各个王朝,不管是汉族王朝,还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王朝,都根据各自历史背景的不同,制定了各具时代特色的民族政策。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的民族政策具有开拓性、抚纳性、融合性、同化性、羁縻性和多面性的特点。开拓性即民族政策为扩充疆域服务;抚纳性指民族政策优待照顾少数民族的特点;融合性指民族政策中各民族相互吸收;同化性指民族政策中使少数民族汉化;多面性指民族政策中对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实行不同政策;羁縻性则指民族政策中给予少数民族一定自主权。

——摘编自张思齐《红墙读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相关知识,自拟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表述清晰。)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