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1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朱元璋在建明伊始即着手整顿元末以来混乱不堪的盐务,改善盐丁灶户的待遇,规定商人凭盐引在规定行销地区贩运官盐,严厉打击贩卖私盐的行为。1370年,又实行了召商入粟边境以换取盐引的开中法。政府召盐商赴指定地点上纳粮草,再根据其上纳地点及数量,酬之以相应的官盐。商人为就近纳粮开中,在长期固定的开中地点就地雇人种粮以换盐引,商屯随之出现,给当时的明王朝带来巨大好处。但到了宣德后期,明政府改变了“得盐利以佐边计”的方针,上调引价(政府对商人贩运的粮食所征的税),大量增发盐引等,这就使得盐丁灶户收入不断下降,不得不煮盐私卖以换米粮,于是私盐泛滥而官盐阻滞。成化、弘治时期,权贵侵夺盐利已极为猖狂,1492年实行的开中折色法又使边商几乎无利可图,商屯为之解体,明初以来的纳粮于边的开中法儿同废弃。

——摘编自李绍强《论明清时期的盐政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朱元璋盐务改革的意义。
(2)根据材料,简析明代开中法遭到破坏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