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改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5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先是,桑弘羊为治粟都尉(管粮食),领大农(管农林事务),尽管天下盐铁。弘羊作平准之法(平抑物价条例),令远方各以其物如异时商贾所转贩者为赋而相灌输(在不同时期向不同地区转贩不同商品的做法,相互转输)。置平准于京师,都(管理)受天下委输(流通事务)。大农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欲使富商大贾无所牟大利,而万物不得腾踊。至是,天子巡狩郡县,所过赏赐,用帛百馀万匹,线金以巨万计,皆取足大农。弘羊又请令吏得入粟补官及罪人赎罪(捐粮升迁、赎罪)。山东漕粟(漕运的粮食)益岁六百万石,一岁之中,太仓、甘泉仓满,边馀谷,诸物均输,帛五百万匹,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于是弘羊赐爵左庶长,黄金再百斤焉。

是时小旱,上令官求雨。卜式言曰:“县官当食租衣税而已(皇帝的供养只能靠财税),今弘羊令吏坐市列肆,贩物求利。烹弘羊,天乃雨。”

——摘编自《资治通鉴第二十卷》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财政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桑弘羊财政改革的意义。
2022-04-10更新 | 142次组卷 | 4卷引用:必刷卷01-2022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广东地区专用)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90年代末,为缓解国企改革带来的失业危机与97年亚洲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增长下滑,房地产行业被作为拉动消费的新经济增长点。同时由于非国企职工人数已超过国企职工,计划经济时代的福利分房已无法覆盖这一人群。19986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拉开了住房改革的序幕。《通知》明确指出"最低收入家庭租赁由政府或单位提供的廉租住房;中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其他高收入的家庭购买、租赁市场价商品住房"。随着历史积压住房需求的集中爆发,1998-2003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总额由3614亿元增至10154亿元,人均住房面积由18.7平米增至25.3平米。

——摘编自《居者有其屋;回顾1998年住房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98年住房改革的背景与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98年住房改革的影响。
2022-03-26更新 | 154次组卷 | 3卷引用:二轮拔高卷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91年海湾战争后,国际上掀起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变革的新军事革命的大潮,至20世纪以来进入关键时期。与此同时,围绕各种先进武器装备的“硬件”建设,一度被外界视为中国军力发展的最大亮点。经过25年努力,中国军队在装备水平上有了长足进步,连美军一直标榜的“技术优势”也有所动摇。在这样的有利形势下,相应的“软件升级”自然被提上日程。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正式成立。2016年元旦,中央军委印发《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明确改革的目的是“构建能够打赢信息化战争、有效履行使命任务的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是一个全世界范围内前所未见的军兵种,体现出中国军队在“软件”上占据了制高点。

——摘编自袁野《中国军事改革展露全新维度》


(1)概括1991年以来中国军事改革的趋势。
(2)简析1991年以来中国军事改革的背景。
2022-05-07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衡水金卷新高考广东压轴卷】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民国成立后,知识界普遍认为“农村破产即国家破产,农村复兴即民族复兴”。20世纪3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出现,不仅是由农村落后破败的现实促成的,也是知识界对农村重要性自觉体认识的产物,两者的结合,导致了领域广闻、面貌多样、时间持久、影响深远的乡村建设运动。用梁漱溟的话说,救济乡村只是乡村建设的“第一层意义”,乡村建设的“真正意义”在于创造斯文化。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政权建设进入新阶段。从农村土地关系的改革开始,国家对乡村社会进行权力重组,将政权直接延伸到村庄内部,自上而下建立起了“乡(村)政权”“政社合一”“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治理模式。改革开放后,国家对人民公社的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建立起政社分开的“乡政村治”结构,“村民自治”得以兴起。进入21世纪以来,农村税费改革重塑了基层治理的形态,由“单中心治里”模式逐步走向党领导下的“多元共治”模式。

——摘编自王晓莉《中国百年乡村建设的历史沿羊与有效性初探)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现代中国乡村建设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材料   为了规范货币市场,弥补政府开支和军费不足,南朝萧梁政权于建国之初(502年)铸造“大样五铢”和“公式五铢女钱”两种新铜币并行流通,但实际上流通领域中“太平百钱”“对文钱”“丰货钱”等古币仍被广泛使用。结果,“唯京师及三吴、荆、郢、江、湘、梁、益用钱,其余州郡则杂以谷帛交易”。梁武帝喾通四年(523年),又发行铁钱,并禁止铜钱流通,造成了铁钱堆积如山,“物价腾贵,交易者以车载钱,不复计数而唯论贯”。临贺王(548-549年)、简文帝(550-551年)、豫章王(551年)在位期间,铜币和铁钱并用。梁末重新制作“二柱钱”和“鹅眼钱”。“两柱重而鹅眼轻,私家多镕(熔)钱又间以锡铁”,货币经济遭到严重破坏,民怨沸腾,加速了萧梁政权的瓦解。

——摘编自薛平拴《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货币发行与流通》


(1)根据材料,概括南朝萧梁货币的流通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萧梁政权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
2022-03-26更新 | 113次组卷 | 3卷引用:二轮拔高卷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代,漕粮由地方官征收于民,再交兑漕运部门运抵京城,历时近一年。从仓储、运输、损耗加之行政成本,使得漕粮运费远高于米粮本身价值。咸丰年间,因战乱兵婴影响,漕粮运输愈发困难。咸丰七年(1857年)湖北军务大体告竣,但仍需为省内及入江皖作战各营提供饷需,湖北巡抚胡林翼开始在湖北主持漕务改革。各州县将漕粮改折银钱征收,除部分截留充军饷外,滑折银分批运抵京师。同治末年起,湖北在漕粮折征基础上,每岁由招商局于江皖等地采买海运米三万石,由沪海运至津,交兑通仓。南方省份普遍进行漕务改革,这反映出近代不计成本的“贡赋逻辑”逐渐被改变。

——摘编自周健《改折与海运:胡林翼改革与19世纪后半期的湖北漕务》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林翼在湖北推行漕务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晚清各省漕务制度改革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甲午战争以后,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成为一个热门的话题。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提出了较为详尽的改革意见。他主张考试分三场进行,第一场考中学经济,内容包括中国史事、本朝政治论等;第二场考西学经济,内容包括各国地理、官制、学校、财赋、兵制、商务及格致制造、声、光、化、电等;第三场考四书文两篇,五经文一篇。并规定每场的录取名额,第一场允许参试的人数为拟录取人数的十倍;第二场,允许参试的人数为拟录取人数的三倍;第三场时名额没有具体限制,凡中试者均录取,不取者罢归,第一场考试合格者方准参加第二场考试,第二场考试合格者方准参加第三场考试。张之洞认为这样做可以“先博后约,随场去取”,即首场先取博学,二场于博学中求通才,三场于通才中求纯正。张之洞还主张凡京官考试,诗赋、小楷与时文应一并扫除。其后不久,张之洞改革科举内容方案,得到清政府的首肯并命礼部详议条目,立即通行各省。

——摘编自黄新宪《张之洞与晚清科举考试制度的改革及废止》


(1)根据材料,概括张之洞科举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张之洞科举改革的主张。
2022-05-28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普通高等学校模拟押题卷(三)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世纪60年代,日本经济实现了腾飞,但是对于55岁以后的老年人来说,再就业形势仍然十分严峻。1971年,日本政府实施《中老年等群体雇佣促进特别措施法》,明确了推进延迟退休到60岁的目标。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平均寿命不断提高、经济发展增速减缓以及社保财政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下,日本政府在1986年对《特别措施法》进行修改,更名为《高龄者雇佣安定法》(以下简称《安定法》),开始规定企业需要努力实现雇佣到60岁的义务。1994年,为了与退休年龄提高形成有效地街接,日本政府进行了《安定法》的修改,明确规定了企业有雇佣员工到60岁退休的义务,并从1998年开始正式实施。以1994年《安定法》的修改为标志,日本第一次的法定延迟退休政策得以确立。

——摘编自丁英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日本延迟退休政策探析》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战后日本延迟退休制度的改革有什么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后日本延迟退休制度的改革有什么影响?
2022-04-23更新 | 249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惠州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材料1927年,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作出决议,全国各县一律实行县长制,县政府和县长分别代替县公署和县知事。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公布《县组织法》。1929年,国民政府重新修订《县组织法》,强调:“吾人今后必须矫正从前重省轻县之传统观念,而易以总理重县轻省之新观念。总理于民权主义与建国大纲中,汇精聚神,唯在直接民权对于县自治之实际行使。由此可知,县自治者,实三民主义之基本知识。”被任命为县长之官员,应先试署一年,考核成绩优良者予以实授,以三年为一任,期满成绩优良者可以连任或升迁。但在实施过程中,如19301934年的福建更动县长289人,最短的任期只有4天。规定考试应成为县长任用的主要途径,但据1932年内政部统计,各省通过考试取得县长职位的比例最高的是安徽,但也仅有17.6%。蒋介石也承认:“县为执行一切政令之中坚,其重要如此,而行政经费之微薄又如彼,实无从充实组织,延揽人才。”事实上,无论是地方自治的推行,抑或省、县行政结构的建立,国民政府只能在无情的现实面前屡屡碰壁。

——摘编自李新总编《中华民国史》(第七卷)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县政改革的主要措施及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京国民政府的县政改革。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真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贞观)十六年(642年)诏:氏族之盛,实系于冠冕;婚姻之道,莫先于仁义。……燕赵右姓,多失衣冠之绪……名虽著于州闾,身未免于贫贱。自号膏梁之胄,不敦匹敌(配偶)之仪。问名惟在于窃赀,结褵(古时女子出嫁)必归于富室。乃有新官之辈,丰财之家,慕其祖宗,竞结婚媾,多纳货贿,有如贩鬻。或贬其家门,受屈辱于姻娅;或矜其旧族,行无礼于舅姑。积习成俗,迄今未已。……自今已后,明加告示,使识嫁娶之序,各合典礼,知朕意焉。其自今年六月禁卖婚。

(显庆)四年(659年)诏:后魏陇西李宝、太原王琼、荥阳郑温、范阳卢子迁、(范阳)卢浑、(范阳)卢辅、清河崔宗伯元孙,凡七姓十一家,不得自为婚姻。

——摘编自(宋)王溥《唐会要》


(1)根据材料,概括诏书所反映的唐初婚姻现象,并据此分析当时统治者所面临的政治问题。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唐初为解决上述政治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并说明理由。
2022-02-28更新 | 1816次组卷 | 9卷引用:二轮拔高卷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