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长期以来,历史学界对夏王朝存在与否颇有争议。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考古工作者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夏文化的探索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碳十四测年数据(选样)


——资料来源:《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材料二   (二里头遗址)遗址中部发现有数十块夯土基址,大的长宽约百米,小的长宽约二三十米,形成一个规模虎大的宫殿区。宫殿周围有一般的房址、客穴、水井、道路和灰坑,出土有大量的陶器、石器、骨角器、蚌器与少量的青钢器和玉器等。此外,还发现一批中、小型墓葬,随葬有青铜器、玉器、漆器、陶器和石器等。在遗址南部发现有铸钢陶范、坩锅碎片、钢渣和红烧土块,表明这里原为冶铸青铜器的作坊区。北部发现有陶窑,为制陶作坊区。东部发现有骨料、骨质半成品和磨石,应是制骨作坊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候师二里头:1959年——1978年考古发掘报告》


(1)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认定夏朝的起讫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1600年。据此你认为材料一中哪些考古文化遗存可以成为探索夏文化的对象?
(2)材料二中二里头遗址有哪些发现能够体现早期国家的发展水平?是否可以根据两则材料推断出二里头遗址为夏文化遗迹?
2 . 下图是1950—2021年我国净增人口折线图(数据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整理)。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国际关系演变制约人口增长B.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正相关
C.二孩政策推动人口持续增长D.新冠疫情影响了青年生育观
2022-05-26更新 | 514次组卷 | 8卷引用:辽宁省辽南协作校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

次序时间概况
第一次1953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5.82亿人,这是新中国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学的调查方法开展人口普查
第二次1964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6.95亿人,首次将“文化程度”“职业”等加入普查项目,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第三次1982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0.08亿人,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是中国现代人口普查工作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第四次1990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1.34亿人,调查项目增多,拓展到了21项,汇总资料丰富
第五次2000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2.65亿人,不仅是首次使用光电录入技术(用光电直接扫描报表,把图像转授成数据进而形成数据库)并建立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也是首次采用了长短表结合的调查方式
第六次2010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3.39亿人,首次将居住在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
第七次2020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4.12亿人,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安全等核心技术和能力、应用更加智能化、高效率的电子化普查登记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从表中提取三条相关信息,围绕中国“人口与人口普查”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4 . 1978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有2.5亿,2012年末减少至9899万人,截止到2019年末减少至551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从2012年的10.2%下降至0.6%,累计下降9.6个百分点。以上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①实施改革开放   ②政府安居工程   ③精准扶贫政策   ④城市人口增加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表是中国城市化率统计表(-300左右-201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据《中国统计年鉴》和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整理


从中提取一个或一段时间的数据信息,并分析其产生或变化的原因。
2020-11-01更新 | 11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0届高三10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2
6 . 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人口变化图》

——摘自韩茂莉《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

根据材料,从A或B时段中概括一个有关实际人口数与统计人口数关系的现象,并结合所学分析该现象产生的原因。
2023-01-16更新 | 101次组卷 | 2卷引用:信息必刷卷05-2024年高考历史考前信息必刷卷(辽宁专用)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国古代人口变化图



图中实际人口数与统计人口数或基本一致或差距很大,根据图中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上述历史现象做出说明。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从19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出现了出国留学的浪潮。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同治十一年(1872年)至光绪元年(1875年),清政府按照计划先后派遣4批学生赴美留学。其中最小者10岁,最长者16岁,平均年龄12岁。在120名学生中,绝大多数是从广东、江浙等地选拔出来的。专修法律的约占1/3,专修路矿工机等工科者约占2/3

——摘编自张岂之等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二   中国近代以来留学生情况统计简表(部分)

阶段留学方向和群体人数留学生代表
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拓荒阶段留美幼童学生群1872年起4批共120唐绍仪、詹天佑等
福州船政学堂留欧学生群1877年起4次共80余人严复、马建忠等
甲午战争到民国初期:觉醒、救亡、革命阶段涌向日本的留学群推算当在22000人以上宋教仁、蒋介石、鲁迅、陈独秀等
留学欧美学生群到辛亥革命前至少在600人左右孙中山、蔡元培、竺可桢等

——摘编自周棉《近代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形成、发展、影响之分析与今后趋势之展望》


(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次留学活动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留学生留学的主要目的地有何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时期留学活动的积极影响。
9 . 人口迁移是人类历史上的常见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资金、信息、技术、劳动力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流动。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洋插队”到90年代的“闯东欧”,中国海外移民人数发展迅速。20002005年,美国出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移民潮,有35.5万中国人移民美国。海外移民的增长,迅速改变了海外华人的结构,其从业范围也在向多元化发展。1993年完全放开自费留学以后,出国接受国际化教育的中国学生大幅度增加。据教育部统计,自1978年至2004年底,中国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81.49万人,留学国别108个……截至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到585.71万人,其中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海外留学生归国人数呈增长趋势。

——摘编自《移民政策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人口变化的趋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78年以来中国海外移民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10 .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我国成为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率先完成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938年秋,中共在山东掖县根据地成立了北海银行(194812月与华北银行、西北农业银行合并组建了“中国人民银行”)。成立后,便联合各级政权和地方组织向当地“平均拥地仅在半亩以下的贫农发放救济性贷款”,其中尤以贫困的抗战家属为主,以改善民生。可以说是农村“精准扶贫”的雏形。北海银行在中共的领导下,执行了正确的农业政策,在纠正偏差中不断规范农贷工作,帮助农民度过难关,极大地改善了民生,受到当地人民的热烈拥护,在繁荣农村经济上也产生了巨大的效用,巩固了中共抗日根据地。

材料二:下表为北海银行全行历年农民放款金额及胶东分行贷款用途

     年份农贷金额农贷占比1943 年胶东分行东海地区贷款用途
1939 年178 00068.8%工具 50.48%
1940 年380 200100%肥料12.67%
1941 年424 20016.4%耕畜12.77%
1942 年4 810 70041.7%种子23.64%
1943 年25 120 30052.9%打井0.04%
1944 年30 494 30042.3%开荒0.38%
1945 年120 321 10077%后扩展到水利、创造典型示范农场、特约农户实验等

材料三:1978年,按中国政府确定的贫困标准统计,农村贫困人口超过2.5亿人,贫困发生率达到30.7%。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消除农村贫困的工作,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农村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大幅减少,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各项事业都得到快速发展。根据40年来不同时期反贫困政策的实施特征,中国农村反贫困演进可分为制度变革、针对性的区域扶贫开发、扶贫攻坚、全面综合扶贫开发和精准扶贫开发五个阶段,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农村反贫困范式,通过促进农村贫困地区与贫困人口发展能力提高,大力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以达到缓解和消除贫困、消灭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38~1945年北海银行扶贫工作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2)与材料一、二相比简析材料三中政府扶贫工作的变化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制度变革阶段,政府扶贫的具体措施。
2021-01-21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铁路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