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1987-2014年科技投入财力分析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全国科技经费投入统计公报。

材料二   40年来,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到“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到建设创新型国家,科技改革成为改革开放大战略的一个缩影,发挥了先锋、引领和试验田作用。我国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步入快速发展轨道,有举国体制下研制“中国神药”青蒿素类抗疟药的协同攻关;有“神舟”飞天创造的“中国高度”,“蛟龙”潜海成就的“中国深度”,“复兴号”标准动车组刷新的“中国速度”……科技实力伴随经济发展同步壮大,中国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大国。

——摘编自《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成就撷英》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加大科技资金投入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科技改革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非常沉重的集体记忆,但对于中国的伤亡人口和财产损失等相关统计中,科学性不强的量化只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它也常常会被日本一些右翼学者拿来作为中国实施“反日教育”或“仇日教育”的口实。材料表明
A.日本侵华的史实不容否认B.科学的数据统计有利于爱国教育
C.历史研究受政治立场影响D.日本右翼学者有意歪曲侵华事实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研究过程注重史料的收集、整理、分析,从中推导出合理的历史结论。以下是一些史料的整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1年11月20日辛亥革命尚在进行之时,天津(清政府控制下)的《大公报》进行了一次征文评比,主题是“君主民主立宪问题之解决”,民众参与程度超过了《大公报》预想,因此增加了获奖名额,获奖结果统计如下:

类别主张君主立宪主张民主立宪未表明态度
篇数1123

材料二   2006年,俄罗斯的尤里一列瓦达咨询分析中心就“十月革命给俄罗斯人带来什么?”作了调查,统计如下:

态度持相应人态度的人数比例
在俄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上开辟了新时期30%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30%
阻碍了社会的发展10%
是一场灾祸16%
其他14%

材料三   1949—1960年中国人口变化的相关数据

年份人口增长率及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死亡率
194916‰20‰
195817.24‰11.98‰
1960负增长25.43‰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可以得出哪些合理的历史结论?
(2)根据材料二指出俄罗斯人对十月革命的基本态度。结合1917—1991年苏联的史实,分析其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三指出1949-1960年中国的人口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4)根据材料及上述问题,你认为在历史研究中应该遵循哪些原则?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新中国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表

次序时间概况
第一次1953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5.82亿人,这是新中国第一次采用全面、科学的调查方法开展人口普查
第二次1964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6.95亿人,首次将“文化程度”“职业”等加入普查项目,为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了可靠依据
第三次1982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0.08亿人,首次对数据进行计算机处理,是中国现代人口普查工作发展过程中的里程碑
第四次1990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1.34亿人,调查项目增多,拓展到了21项,汇总资料丰富
第五次2000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2.65亿人,不仅是首次使用光电录入技术(用光电直接扫描报表,把图像转授成数据进而形成数据库)并建立人口地理信息系统,也是首次采用了长短表结合的调查方式
第六次2010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3.39亿人,首次将居住在我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和外籍人员纳入普查范围
第七次2020年全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总人口为14.12亿人,依托云计算、大数据、安全等核心技术和能力、应用更加智能化、高效率的电子化普查登记方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网站整理


从表中提取三条相关信息,围绕中国“人口与人口普查”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在全球曾经出现过三波全球性的霍乱。它最早起源于印度孟加拉地区,英国为了补充殖民地的劳动力,将此地廉价劳动力运送到各地,从而将霍乱带到全球,尤其是蒸汽船的使用,加速了传播速度。在西方,霍乱主要发生在城市和卫生条件最差的地区。许多国家针对霍乱,提出公共卫生和国家管理的一系列改革。1866年,法国领导人拿破仑三世号召召开国际会议,提议设立一个国际卫生组织,试图找出应对瘟疫的办法,但是对于如何做到这一点仍有很多争议。19世纪80年代人们对霍乱有了新的认识,开始明白霍乱不是直接传染性疾病,而是水中传播的疾病,只要控制水污染,防疫就很容易。另外,由于电报的普及,瘟疫消息迅速传播,使人们感到恐慌,导致国际经济处于崩清的边博。1900年左右,人们意识到不能再这样下去,必须回到国际协调上去,因此有了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协议,专注于如何控制疾病传播;有了第一个国际机构,用来监督和存储信息。这些行动对于防止瘟疫传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摘编自马克哈里森《 19世纪的霍乱与全球一体化》

材料二   各国应该团结起来,加强协作,共网应对,不应互相“甩锅”。各国需做好全面的准备,现在最大的敌人不是病毒,而是恐惧、谣言和歧视。各国尽快主动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开展合作和信息交流,加强数据、技术的共享,加快疫苗的研发:有效开展国际联防联控:积极支持国际组织发挥作用:加强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摘编自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共担责任,全球声攖》


(1)结合材料一,概括导致霍乱全球传播的因素有哪些。
(2)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就人类应对传染性疾病谈谈你的认识。
2022-01-2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6 . 所谓“民数为国之本”,人口是治理国家的根本,中国古代历朝统治者都十分注重对户籍的统计和管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人口数据引自葛剑雄主编的《中国人口史》(1-6番)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围绕“中国古代人口”自拟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予以刚还。(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史实正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图表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部分城市人口数据的变化情况和城市人口比较示意图,这组图表共同反映出该时期我国
城市1927年1935年增幅
上海264万人370万人40%
天津112万人125万人12%
武汉85万人129万人52%
石家庄4万人6.3万人58%
唐山4.8万人7.8万人63%

A.城市化发展较迅速B.通商口岸经济发达
C.经济建设卓有成效D.工农商业均衡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学者对秦始皇陵修陵人乱葬坑中的人骨取样进行 DNA 检测,数据显示劳工中既有汉族,也有 少数民族,其中大多数来自中国南方,没有样本显示明显来自北方少数民族的个体。检测结 果还不能为乱葬坑中人骨种族属性下最终的结论。这一研究说明
A.秦政权的统治政策具有明显地域性B.秦政权带有鲜明的北方游牧民族色彩C.现代科技为考古学提供了精确方法D.现代技术可以拓展史学研究的领域
2019-12-25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汕头市金山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有学者统计了以下两表(表1和表2)。观察表1到表2的变化,最合适的论文主题可能是(     

表1: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关系用语频率

内容事件用语文书用语对外政策机构仪式用语
举例夷、红毛、藩属、西洋诏敕、谕旨、表怀柔、贸易管制理藩院、礼部三跪九叩、朝贡、跪、接见
比例(%)74.9%2%0.81%2.4%19.8%

表2:鸦片战争后清朝对外关系用语频率

内容事件用语文书用语对外政策机构仪式用语
举例夷、酋、洋、道歉、致电、欧罗巴函、照会、国书、咨文通商、外交外务部跪、朝觐、握手
比例((%)87.5%4.7%1.3%0.8%5.7%

A.《变法维新思潮的影响》B.《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C.《天朝上国观念的转变》D.《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022-11-12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肇庆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20世纪30年代前后,在我国掀起一股农村调查热,调查之多不少于九千次。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一批知识分子提出通过乡村建设运动实现民族再造。如晏阳初认为:从文字方面以提高民智,以文艺教育攻愚,以生计教育攻穷,以公民教育攻私,以卫生教育攻弱,并主张进行农村调查和统计以配合四大教育的开展。由于农民不信任、不合作,原定1年的调查工作进行了7年,乡村建设也号称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

——摘编自侯建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农村经济调查与研究评述》

材料二   20世纪30年代初,毛泽东对赣南闽西等地农村进行调查。为了解卖妻鬻子的真实性,毛泽东找不同村子的不同农民对事件进行有名有姓有具体情节地描述;面对农民只谈点家常事,脸上没有笑客,也不多讲,毛泽东请农民吃饭并送被子,让他们了解党的真意,后来大家都毫无拘束,热烈讨论,亲切得像自家人一样。毛泽东对调查内容采用阶级分析方法,得出旧的社会关系,就是吃人关系的结论,并提出中国革命的中心须放在农村。

——摘编自刘燕《毛泽东早期社会调查研究的科学态度及其现实意义》

材料三   1906年,日本政府组建满铁株式会社,它表面上是铁路经营公司,但却公然涉足政治、军事等领域。1935-1942年,日本满铁株式会社出动30人,搜集了河北16个县25个村的资料,调查范围包括农作物、税收、水利、农民的收入与支出等,并将详细记录整理成114份报告,约700万字。

——摘编自陶诚《30年代前后的中国农村调查》等


(1)结合材料一分析知识分子进行农村社会调查的背景。
(2)结合时代背景,说明材料二中毛泽东开展农村社会调查的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日本满铁株式会社在中国开展社会调查的特点并分析其目的。
2022-11-0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2023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