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近现代留学教育

材料一   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用于派遣中国留学生赴美学习,虽为忧患、徘徊的有志青年提供了一条“出路”,但同时也在提醒着他们民族国家深陷于水深火热之中的耻辱感。一代留美学子既深知吾国的现实窘境,也看到了西方社会的种种弊端。他们对祖国传统文化既有依赖、留恋,又有排斥、纠结;对西方异域文明既有向往、渴望,又有怀疑、犹豫。这种汹涌、强烈的冲突与矛盾更进一步激发了近代中国留美生的救世情怀,为近代中国留美生投身民族文化复兴事业提供了不竭力量。他们在新旧、中西文化冲突交织的时代背景下,将个人抱负与民族复兴的使命紧紧捆绑,对异质文化进行了不断调适的宝贵探索

——黄诗敏《近代中国留美生的文化冲突与调适》

材料二   教育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8年底,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585.71万人,其中153.39万人正在国外进行相关阶段的学习和研究,365.14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除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等中国传统的主要留学目的地国家外,意大利、爱尔兰、韩国、西班牙、阿根廷等也逐渐成为留学人员追捧的热点。到目前,已有109个国家和地区有中国的留学人员。从改革开放后首批访问学者起程赴美的40年来,现在的留学生视野开阔,不仅了解欧美等西方国家,还了解很多其他国家的情况,心态更加自信、更加客观。

——教育部官网《2018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统计》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留美学子遭遇中西文化冲突困境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代中国留学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形成的原因。
2020高三下·全国·专题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下表是从中国期刊网检索到以“商帮”为主题的文章数量。表中数据变化反映出
时间1979~19881989~19981999~20082009~2018合计
数量(篇)11634428011317
比重0.84%4.78%33.56%60.82%100%

A.经济发展影响史学研究B.“商帮”历史研究不断创新
C.民营经济占据主导地位D.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2022-03-19更新 | 209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重点中学4G+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联考历史试题
3 . 大国兴衰

英国在衰退吗?有学者认为,1870—1910年代的英国日渐走向衰退,英国真的在衰退吗?要研究这一问题,我们应该如何使用下面几则史料,它又会告诉我们什么?

材料一   有关英国工业生产的一组数据

甲:18731913年英国工业生产情况统计表

18731883189319031913
工业产值占国民生产恐值的比例(%)40404143
生铁产量(千吨)667186667089907810425
粗钢产量(千吨)5822040299751157787
煤炭产量(百万吨)130166167234292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这类史料对我们研究的问题是必需的吗?说明你的理由。
(2)材料一中的三则史料对英国经济状况的反映相互矛盾吗?请加以说明。
(3)把材料二作为研究问题的证据,使用时需要注意什么?
(4)材料三可以从怎样的视角拓展我们对问题的认识?
(5)考量历史上一个国家的兴衰,应坚持什么原则?说说你的看法。
2021-10-18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长虹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抵制外货与爱用国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以来,民族危机深重,面对西方的经济侵略,“商战”思想成为反抗的重要理论武器。郑观应认为相对“兵战”,西人以商为战更具威胁力,他主张应以工商为基础,发展国家总体实力,以达富强之目的,以应对外敌。1905年春,美国公使对清政府提出继续限制赴美华工,一时激起群情义愤,上海总商会致电各省省会,要求合力拒绝美货;70多个行业集会签名表示不进不卖美货。这次的抵制美货运动持续了半年之久,最终在清政府的干涉下失败;在运动中,倡导国货之声逐渐萌芽,许多人意识到自造国货才能根本挽回利权。

材料二   1912—1921年《申报》广告中涉及民族主义的国货广告统计(以5月15日至21日为统计样本)


——以上材料改编自向娟《民族主义语境下的国货运动》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05年抵制美货运动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货广告中出现民族主义用语高峰的原因。
2023-05-24更新 | 393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23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公元11850年中国和西欧的人口增长率比较(单位:年均复合增长率‰)

国家或地区1~.15001500~17001700~1850
中国0.040.150.73
西欧0.060.180.47

——摘编自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统计》


阅读图表,从中提取中外历史的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阐述有理有据,逻辑清晰)
6 . 有学者统计了以下两表(表1和表2)。观察表1到表2的变化,最合适的论文主题可能是(     

表1: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关系用语频率

内容事件用语文书用语对外政策机构仪式用语
举例夷、红毛、藩属、西洋诏敕、谕旨、表怀柔、贸易管制理藩院、礼部三跪九叩、朝贡、跪、接见
比例(%)74.9%2%0.81%2.4%19.8%

表2:鸦片战争后清朝对外关系用语频率

内容事件用语文书用语对外政策机构仪式用语
举例夷、酋、洋、道歉、致电、欧罗巴函、照会、国书、咨文通商、外交外务部跪、朝觐、握手
比例((%)87.5%4.7%1.3%0.8%5.7%

A.《变法维新思潮的影响》B.《近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
C.《天朝上国观念的转变》D.《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2022-11-12更新 | 308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咸丰春晖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11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人才问题关乎国家盛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南北方人才比重示意图


宋代人才部分地区分布变化简表

关中区(二路)江北区(十路)四川区(四路)江南区(八路)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宋初至澶谰之盟
(公元9601004
3735.2433038.93617.31406.28
澧渊之盟至绍兴和议
(公元10041140
4139.0539046.048139.1392341.39
绍兴和议至宋末
(公元11401279
2725.71127159043.48116752.33
总计1051008471002071002230100

——肖化忠《宋代人才的地域分布及其规律》

材料二   以宋仁宗一朝为例,出类拔萃、彪炳史册的人不下数十人,为历朝历代所罕见。其中,最著名的有晏殊、范仲淹、韩琦、富弼、文彦博、欧阳修、包拯、张方平、司马光、王安石、曾巩、刘攽、刘恕、蔡襄、苏轼、苏辙、苏颂、沈括等。他们当中既有深谋远虑的政治家和改革家,也有才能杰出的思想家、科学家、文学家、史学家和犯颜直谏、风节凛然的谏臣。

——何忠礼《科举改革与宋代人才的辈出》

材料三   人才问题历来为政治家和思想家所重视,但衡量人才的标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内涵。在中国古代出现了“论德而定次,是能而授官”“学行兼优”“治天下以人才为本,求材以教导为先导”“欲木之常茂者,必培其根”“半部论语治天下”等观念,体现了不同的价值取向,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黄启昌《中国古代人才统计中的价值取向》等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宋代人才发展的特点及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中国古代人才的价值取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下表所示为中国近代城镇人口变动统计情况。据此可知,中国近代城市化
时间城镇总人口城镇人口所占总人口比重
1843年2072万5.1%
1894年2351万6.0%
1949年5765万10.6%
A.呈半封建半殖民地特征B.低速推进C.得益于民族工业的发展D.分布不均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表为1905—1910年间《民报》中“中国”和“中国人”的称谓统计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语词使用频率语词使用频率
汉人216中国臣民5
汉族96中国之人民5
中国人37中国民族5
汉民14中国人民5
中国之臣民12中华民国4

A.民族认同意识增强B.民主思想成为潮流
C.三民主义得到认同D.清廷革新能力丧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2020“新冠”疫情全球蔓延,引发全社会对疫病原因的关注。在古代社会,疫病因其发病急骤、传染性强、病情凶险,对人类生存构成重大威胁。据史料统计,中国两宋时期发生的90多次疫病中,两宋的首都汴京和临安 (今开封和杭州)及其附近地区就发生了20多次。两宋首都地区疫病频发
A.可能与宋代特殊的驻军制度有关B.源于商贸繁荣人口过分聚居城市
C.说明市坊制打破后环境问题严重D.是民众崇信佛教而放任疫情造成
2020-08-01更新 | 317次组卷 | 13卷引用:湖北省重点高中联考协作体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