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为中国古代制度(部分)简图



试从图中任选两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主要源头,古希腊与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对宇宙自然和社会人伦有着类似的观点和看法,只是在后来的发展中,古希腊在哲学、政治思想体系不断完善的同时发展了自然科学,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泰勒斯的天文学、德谟克利特原子论等这些从哲学中过渡派生出来的科学思想,为构筑一个宏大的科学体系提供了必备的思想要素。而中国的哲学家们却或远或近地疏离了自然科学,他们不像古希腊的哲学家同时是几何学家、天文学家、数学家,而是肩负政治家的角色。他们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社会伦理胜过关心自然本身,而且善于从自然的规律反躬自省,寻找社会的和谐之本。

——摘编自黄谊《浅析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哲学思想与科学的关系》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哲学思想对后世东西方科学发展的影响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和古代中国哲学思想的共同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下表是以公元纪年为时间尺度,根据学者研究制作的不同历史时期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变化与粮食产量变化表。下列对该表的解读正确的是
A.气候变化决定了封建王朝兴衰B.温暖期没有出现北方民族大规模南侵
C.粮食产量增长均出现于温暖期D.世界形势变迁影响粮食产量变化趋向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十九世纪以来,自英国发动罪恶的鸦片战争,并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之后,法国也趁火打劫,紧随英、美将不平等条约强加给中国。从此,两国间的平等交流关系被侵略与被侵略这种极不平等的关系所取代。

材料二:1964年1月27日,中、法两国政府发表联合公报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联合公报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两国政府为此商定在三个月内任命大使。”中法建交标志着中国加强同西欧国家关系的一个重大突破。

——两则材料节选自《中法关系史话》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用近代前期史实说明两国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法正式建立外交关系的历史背景?
2021-01-2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这部书把“中国近代史”界定为“中国近代化的历史”,中国能否近代化以及如何近代化,于是就成为本书论述的主线。本书以恭亲王奕䜣及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领导的自强运动为第一个近代化方案,以康有为等人领导的变法运动为第二个近代方案,以义和团运动或曰“拳匪运动”为第三个近代化方案……这些方案最后都挫败。于是本书提出自己的观点:“近代化国防不但需要近代的交通、教育、经济,并又需要近代化的政治和国民,半新半旧是不中用的。换句话说,我国到了近代要图生存,非全盘接受西洋文化不可。”这本书不仅奠定了蒋氏在近代史研究领域的学术地位,而且折射出他那一段受西潮冲击的学人对中国文化以及中国之前途命运的独特理解。

——摘编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内容简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代史知识,对《中国近代史·内容简介》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1-01-21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华中师大海南附中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19世纪英国对空气与健康关系的新认知以及针对瘴气(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硫、氨气、一氧化二氟、硫化氢、氯气、部分稀有气体和氰化物等)致病理论等进行科学研究,提出改善城市公共卫生是英国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此举旨在
A.建设公共工程B.助推城市化进程
C.深化工业革命D.改善人居环境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礼记》中有“禽兽鱼鳖不中杀,不鬻于市”的说法,是指狩猎也应当遵从时节,对于没有按照时节捕杀的猎物,禁止在市场上交易,唐律中还依据封建社会礼治而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之间的犯罪行为进行了特殊规定,对于将有毒食品给尊长食用意欲谋害尊长的,按谋杀罪论处:给卑幼食用致其死亡的,按故意杀人罪论处.

宋代规定从事商业活动者必须加入行会并入册登记,以便监督检查,行会对其成员所出售商品的质量、物价等都有监督义务。 到封建社会末期,明清两代的行会一直承担着监管食品安全的重要职责。食品安全领域中,法律的规定寥寥无几,而实践中食品安全案件却时有发生,这时候主要是民间法在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摘编自董姘《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的启示》


(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的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食品监管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旧制度、旧统治秩序被破坏,新制度、新统治秩序在确立。在这场摧枯拉朽、势不可挡的大变革中,旧的奴隶主阶级没落了,新的地主阶级兴起了,整个社会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大动荡大改组局面,面对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孔夫于称之为“礼崩乐坏”,郭沫若称之为“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

——叶文宪《论吞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汉武帝实施“独尊儒术”政策后,引发了对学校教育的高度重视,使西汉的学校教育系统趋于完善,并为整个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制度奠定了基础。汉代特别重视发展官学,重点是太学。自隋唐以后,国家教育制度是学校与科举并行。隋文帝开皇年间,奖励学术,重儒兴学。唐代的学校教育异常兴盛,教育行政机关也有系统可寻,较前代进步。北宋时期统治者为了更直接地控制教育,一方面大力兴办官学,一方面推重科举。南宋书院发达同理学的盛行有密切关系。书院成为研究和传播理学的重要基地。到了明清两代,学校轻而科举重,当时国家全部教育差不多为科举所垄断,虽设立较多的教育机构,如中央的国子监宗学、武学、医学,地方的府学、州学、县学等,但政府以科举入仕为奖励,社会人士趋之若鹜,于是学校等于虚设,名存而实亡了。

——摘编自程舜英《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料》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拔地变化”的具体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021-01-14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利玛窦(1552—1610年),意大利的耶稣会传教士。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居住。在中国颇受士大夫的敬重,尊称为“泰西儒士”,利玛窦也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除传播天主教教义外,还广交中国官员和社会名流,传播西方天文、数学、地理等科学技术知识.他的著述不仅对中西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对日本和朝鲜半岛上的国家认识西方文明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摘编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这里生产的最好的纸也远不如我们自己的许多产品。它不能在正反两面都印刷或书写,所以我们的一张纸就等于他们的两张。此外,它很容易撕坏,不能耐久。

这个国家只有少数几种测时的仪器,他们所有的这几种都是用水或火来进行测量的……,但是所有的这些都远不如我们的仪器完美,常常出错,测时不准确。

中国所熟习的唯一较高深的哲理科学就是道德哲学,但在这方面他们由于引入了错误,似乎非但没有把事情弄明白,反倒弄糊涂了。他们没有逻辑规则的概念,因而处理伦理学的某些教诫时毫不考虑这一课题各个分支相互的内在联系。

在这里每个人都很清楚,凡有希望在哲学领域成名的(注:指科举应试,金榜题名),没有人会愿意费劲去钻研数学或医学。结果是几乎没有人献身于研究数学或医学。

在北方各省还有一种常见的野蛮行径,那就是阉割大批的男孩,这样他们就可以给皇上做奴仆。几乎全国的行政事务都操在这类半男半女的人的手中,单单在皇宫里这类人的数目就达万人之多。

中国人把所有的外国人都看作没有知识的野蛮人,并且就用这样的词句来称呼他们。他们甚至不屑从外国人的书里学习任何东西,因为他们相信只有他们自己才有真正的科学和知识。

——摘鳊自利玛窦《中国札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利玛窦中国之行的背景及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归纳作者对当时中国社会状况的认识。
2021-01-13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华侨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从中世纪后期开始,巴黎的面貌不断变化。19世纪,法国工业化和城镇建设高速发展,进城定居的人越来越多。18321849年间的巴黎空气混浊,房屋老旧,道路狭窄,用水短缺,霍乱等疾病肆虐。1852年,市政府开始着手改造城市。到1870年,市内道路总长度从239英里增至525英里,路宽从39英尺增至79英尺,大量人行道和林荫大道建成,路旁还设有公厕、长椅、凉亭、垃圾箱等。城市下水管道总长由142公里扩展到600公里。多达19730座房屋被拆除,34000座新房落成,城市人口容量大增。此外,政府还兴办公立学校、医院、剧院等,除了保障低收入租户利益,还面向工人推广福利房。市内广植树木,形成了许多绿地公园,连同新的建筑风格一起形成了巴黎特有的城市美学。从此,巴黎走出中世纪,成了现代意义上的城市。19世纪末,罗马、马德里等城市纷纷效仿,上海法租界的规划也参考了巴黎的经验。

——摘编自朱明《奥斯曼时期的巴黎城市改造和城市化》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852—1870年巴黎城市改造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概括巴黎城市改造的措施。
2021-01-01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屯昌县屯昌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