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的历史·中国的近代史研究

材料一   近代中国主要在做两件事:一是中国社会的全面近代化,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这是世界各国均要行走的历程,向外部世界学习则是后进国家的必经之路; 二是争取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平等地位,中国在原有的地区注国际体系中占有中心地位,近代以来逐渐沦落为一个失去诸多主权的弱国,中国要努力恢复平等地位,这一过程并非每个国家所必经的。这两件事中,本应以第一件事为根本,为要务,但在近代中国(也不限于中国,若干后进国家也经历了这一过程),这两件事紧密地交织在一起,第二件事则成为第一件事的前提条件,不解决好第二件事,第一件事就无法做好。因此,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努力去做第二件事竟成为历史发展主线争取国家的独立平等被置于比兼取社会发展更为优先的地位。

材料二   《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规划,历经五年多的时间才完成的。民国史之中的部分议题一直难以避免引起各种偏见,两岸各自主导一类型之论述。本书则主要依赖史实做深度的描写、分析与比较。其中国民党史部分主要由台湾学者负责,少数曲大陆学者撰写,共产党史部分则由大陆学者执笔。这与近年来两岸学者组成研究团队研究蒋介石的经验也相符合:台湾学者更能呈现蒋介石的成功之处,大陆学者则更能客观分析蒋介石的派系属性 发掘出蒋介石的个性与统治缺失之处,因而相互补足各自可能存在的局限性。位于台湾的学术机构每年接待许多大陆学者参观访问、调阅民国档案、参与台湾学界的学术活动,在我所任教的大学每一学期都有许多大陆来台的交换学生选修我的课。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王建朗等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从材料一中提炼近代中国发展的主要线索,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不解决好第二件事,第一件事就无从做好”的原因。
(2)海峡两岸学者共同编写的中国近代史专著的方式,相较于传统的中国近代史研究有何补益之处? 这种撰史方式有着怎样的意义?
2024-04-23更新 | 114次组卷 | 2卷引用:历史(山东卷03)- 2024年高考押题预测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初的英国,霍乱等流行病肆虐,一些统计学家、医生和其他民间有识之士,开始用他们的专业技术、理性思维和人道主义精神,领导了3040年代的公共卫生改革运动,推进了公共卫生改革进程。他们较早利用调查和数据方式对社会卫生状况进行研究,向民众普及公共卫生知识,也号召民众以向议会提交请愿书的方式,来推动公共卫生的立法进程。一些志愿团体,关注工人的住房、清洁等状况,将公共卫生及改革的理念传递给工人。1848年的霍乱爆发,推动英国中央政府通过了《1848年公共卫生法》,成立了中央及地方相关卫生部门,标志着英国近代公共卫生迈入了制度化轨道。

——摘编自张晶晶《19世纪3040年代英国公共卫生运动中的医学争论研究》

材料二   为抵御美国细菌战,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决定成立中央防疫委员会(后改称“中央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领导和组织反细菌战,加强防疫宣传工作。接着,全国各地成立了防疫委员会。全国人民迅速掀起了以反对美国细菌战为中心的人民防疫运动。当时主要任务是消灭传播鼠疫、霍乱等传染病的病媒害虫,被人民群众称为“爱国卫生运动”。截至1952年底,全国清除垃圾、粪便等1.6亿多吨,许多地方的卫生面貌焕然一新。1956年,中共中央把爱国卫生运动写进农业发展纲要,标志着爱国卫生运动开始从突击性的运动向经常性运动转变,从粉碎细菌战向消灭疾病转变,从保家卫国向移风易俗、改造国家转变。

——摘编自肖爱树《被WHO誉为“中国的国宝”:新中国的爱国卫生运动》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简述中、英两国公共卫生运动产生的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英两国公共卫生运动的异同。
2023-03-10更新 | 161次组卷 | 3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四区统考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主观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1863年,学者张斯桂在为《万国公法》所作的序言中说:“间尝观天下大局,中华为首善之区、四海会同、万国来王,遐畿勿可及已,此外诸国,一春秋时大列国也。一今美利坚教师丁匙良器译此书,其望我中华之曲体其情而俯从其议也。一则是书亦大有裨于中华用。储之以备筹边之一助云尔。”这反映了当时部分中国人(     
A.否定传统宗藩体制B.力主融入国际社会
C.倡导采用西方外交制度D.主张选择性吸收国际法原则
2022-06-22更新 | 4765次组卷 | 33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19世纪90年代后,“外交”成为政府及社会各界接受和流行的一个词语。期间,频频见诸各文献可与“外交”置换的是“交际”和“交涉”。后者则主要是晚清的一个流行词,举凡通商、边务、签约、遣使乃至礼制的更张,皆属“交涉”范畴。这一现象
A.开启了中国近代外交的先河B.表明清政府放弃朝贡外交
C.显现了晚清外交与国际接轨D.旨在摆脱不平等条约体系
2022-06-03更新 | 222次组卷 | 6卷引用:2022年新高考山东历史高考真题变式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世纪中后期英国议会的部分立法情况

1848年,通过《公共卫生法》,要求中央和地方当局集中处理工业城镇的污水和废弃物,并负责卫生饮水、排污、清洁等事宜;

1855年,通过《首都管理法案》和《消除污害法案》,规定成立首都工务委员会,全面负责英国的房屋、供水、排水系统建设与管理;

1868年,颁布《托伦斯法》,准许伦敦地方政府可以勒令住房卫生条件不过关的房主自己出钱把房子拆除或加以修理;

1875年、1882年、1885年,相继颁布三部《工人阶级住房法》;1890年、1894年、1900年,先后通过新的《工人阶级住房法》,授权地方政府拆除贫民窟区域中的建筑,建造和修缮下水道,提供供水等配套设施,用改造好的土地建造工人住房,并避免改造后的居住区过于拥挤。

——据胡常萍《19世纪中后期英国城市改造的启示》等


概括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并加以评析。
6 . 论述题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所提出的新概念。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以 下简称《决议》)也强调:“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由此可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提出,既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的凝练,又是未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指向,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有力回应。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世界形势风云诡谲,变幻莫测。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冲击,全球供应链日趋裂解,单边主义、霸权主义势头渐盛,南北差距持续扩大,部分地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在西方“普世价值”话语业已破产的情势下,发展中国家如何去追求并实现现代化?这便成为每一个发展中国家必须面对的严峻课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以其辉煌的成就显著提升了中国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地位,为全球发展与稳定贡献了中国智慧,因而可以鲜明而有说服力地回应这一时代课题。

——摘自《学习强国》作者系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提取材料中的信息,简要分析中国人民是如何对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进行探索的。(要求:表述清晰,论证充分,史论结合。)
2022-03-14更新 | 367次组卷 | 5卷引用:三轮冲刺卷03-【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7 . 17世纪的教育家夸美纽斯是第一个宣布用本民族语言实行普及教育的人,他主张教育工作者应当打开男女青年天赋才能自由发展的道路,对青年人应不限等级和地位,要采取同样的教学原则。这表明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A.是文艺复兴运动的重要成果B.具有民族性民主性和人文性
C.促进了西方民族国家的发展D.推动了欧洲第一次思想解放
8 . 1948年上半年,石家庄市委、市政府较为顺利地完成了对城市的接管工作。1948年2月,中央工委及时总结了石家庄的城市工作经验,专门发放到东北、晋冀鲁豫、华东等地,要求这些地区在接管城市工作中要学习其经验,汲取其教训。中央工委的这一做法
A.扫除了以后城市接管中的各种困难B.使人民政府赢得了全国人民的信任
C.表明解放战争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D.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移提供了经验
2022-02-12更新 | 1157次组卷 | 15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4-【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国近代五次大规模留学潮

时间代表人物留学概况和走向
18681896詹天佑
严复
1872年,清政府正式派遣了第一批学生留美开启近代中国留学潮
18961911黄兴
鲁迅
留学眼光转向邻国日本,产生了研究日本、学习日本的热潮。仅至1906年,留学人数就超过了一万人
19091924茅以升
梁思成
庚子赔款退还中国,由中国制定留美教育的议案,大规模赴美留学再度兴起
19121922周恩来
邓小平
中国青年学生到欧洲各国勤工俭学,出现留学欧洲的风潮。1922年,在法留学人数达1700多人
19231930刘少奇
朱德
中共旅欧支部从1923年开始派遣了一批学生去苏联深造。孙中山提出“以俄为师"的号召,一批进步青年被派往苏联学习,形成了中国近代史上的留苏热潮

——摘编自陈一鸣、周杰、唐教成《近代中国留学教育探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表中某一阶段出现中国对外留学热潮的原因和影响。
2022-02-06更新 | 224次组卷 | 2卷引用:二轮拔高卷01-【赢在高考·黄金20卷】备战2022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山东专用)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宋代新的社会阶级结构,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经过唐末农民大起义基本摧毁旧有阶级结构的结果。庶族地主代替了门阀士族,佃户代替了部曲、奴客,佃农与自耕农一起成为社会生产基本劳动力,他们的社会地位也在不断的提高。

两宋时代,书院受到社会各界重视。北宋时期几所有名的书院都曾获得最高统治者的赐书。两宋书院数量达720所之多,是前代书院总数的10倍以上。大多围绕着科举考试来组织自身教学,不断强化自唐代就有的教育功能。....官学分别设在州、府、县治所在地,书院多设在乡村。“虽牧儿盍妇,亦能口诵古人语言”。当时在学术界盛极一时的湖湘学派理学家群体,如彭龟年、游九言等,都是岳麓等书院培养的人才。一些理学家每到一地,便热衷于建书院、聚生徒,书院成为其学术创造与思想理论传播的基地。

——摘编自钱海中《宋代社会结构演变与书院兴盛关系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宋代社会结构演变与书院兴盛”确立一个具体主题,并进行合理的历史阐释。(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2022-01-22更新 | 334次组卷 | 3卷引用:专题05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备战2023年山东历史新高考【3年真题+1年模考】精练【学科网名师堂】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