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韩愈随裴度平定淮西之乱之后,宪宗命其撰写《平淮西碑》,但不久之后该碑被磨。现存文人笔记中对韩碑被磨有三种说法(见如表)。据此可知(     
元和中,有老卒推倒《淮西碑》。帝怒,命缚来杀之。囚至,曰:“碑中只言裴度功,不述李愬力,微臣是以不平。”命放罪,敕段文昌别撰。【唐】丁用晦《芝田録》
石烈士名孝忠,猛悍多力,尝为李愬前驱。一旦,熟视裴碑,大恚怒,因作力推去其碑。吏执之诣前,孝忠云云,上因得淮西平贼之本末,命段学士更为之。【唐】罗隐《说石烈士》
退之《淮西碑》多归裴度功,李愬妻唐安公主不平,诉之于帝,谓愈文不实,遂斲其碑,更命段文昌为之。【宋】孔平仲《续世说》等
A.段文昌所撰碑文可信度高于韩碑B.时人质疑韩碑过度美誉裴度
C.韩碑被弃原因在于宪宗听信谗言D.文献互证即可还原历史原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有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宋朝建立后,统治者急功近利,只注重科举选拔人才,以满足立国之初对于大批治术人才的需要,而忽视设学培育人才,以致于立国后的80多年间,官学没有得到应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书院便以新生事物所特有的强大生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

     ——摘编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清末的教育改革是从改革科举、创办新学堂和鼓励出国留学开始的。政府于1904年制定了一套以日本为模式的学堂行政管理规章,学堂的正规教育分为初、中、高三级,高等学堂毕业后可进入分科大学学习,分科大学的毕业生被授予进士功名,高等学堂的学生被授予举人功名。除了学习政治学和法律外,学堂中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要举行祭孔仪式,儒家经典和雍正的《圣谕广训》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摘编自【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人民政府接管了国民党统治下的各级学校,还对这些学校进行了初步改革,废除了国民党“党义”、“公民”等及反动教材,开设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为主的政治课。全国接受外国津贴的20所高等学校,改为公立或中国人自办的私立学校,政府予以补助,外籍董事一律解职。人民政府还进行了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工作,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习和专科学校,逐步创办函授学校和夜大学,并在机构上为大量吸收工农成分学生入高等学校准备条件。

——摘编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朝书院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晚清的教育改革。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3 . 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6000年前埃及历法划分了洪水季、播种季和收获季,其后又发明了利用太阳的影子来计时的工具--影子钟。
公元前560希腊人发明了日晷(利用日影变化计时的工具),中国古代也有类似计时工具及制定了先进的历法。
700-1000中国人开始使用水车驱动的漏刻(利用流水变化)来计时。
14世纪末机械钟在欧洲问世,主要满足僧侣生活需要。
1582格里高利历问世,即我们今天使用的公历。
1656第一座摆钟出现(利用单摆定律计时)。
1847英国所有铁路使用格林威治标准时间。
1884全球时区制度确定,格林威治时间成为全球标准时间。
20时间30年代末出现了更精确的石英钟(利用特定的频率振动计时)。
1952第一台铯原子钟(1500万年误差1秒左右)出现,后来世界计量大会将铯原子的振动频率作为计量秒的世界标准。
1964东京奥运会使用了第一台计算机计时装置。

——摘编自琳达·福尔米凯利(美)《计时:时间的历史与科学》


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两处及以上),以时间计时演变为线索,自拟标题,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正确,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2-04-13更新 | 145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2届高三二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面对西方的的“坚船利炮”,清政府一度提倡“造船制炮”。战后政府的海防危机压力有所减轻,海防发展相应缓慢下来,几至有名无实。1874年日本用兵台湾,暴露了中国海防极大的空虚,朝野感到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防东洋尤胜于防西洋”。在全国一片整饰海防的强烈呼吁下,1875年,清政府下令整饰海防,著令李鸿章、沈葆桢分别督办北洋、南洋海防,后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建成了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1888年北洋海军正式建立,旅顺、威海等基地相继建成。但在1891-1894年北洋海军几乎没有增添重要的武器装备。1895年甲午战败后,中国海防建设遭到空前打击,海权实践陷入了长期停顿。

——摘编自张仁善《简析中国近代海防实践失败的原因》等

材料二   1890年,美国海军上校马汉提出了著名的海权理论:海权对历史进程和国家繁荣有着巨大乃至决定性的影响。在海权思想影响下,美国政府越来越强烈地认识到加强海军建设的重要性,不断加大海军建设的投入。美国还制定了《海军法》,从制度上加以完善以推动海军建设。1884年,海战学院成立,旨在培养高素质海军人才和海军军事理论研究者。18984月,美国发动美西战争打败了西班牙,攫取了加勒比海和菲律宾群岛,这是一场以海军为主的战争,是近代美国最成功的一次海权实践活动,它的胜利极大地刺激了美国海外扩张的野心。

——摘编自汤凌飞《近代中美海权实践之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海权实践的特点及海权实践长期滞后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9世纪末美国海权实践的优势所在,并分析这一时期美国海权实践带来的影响。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美海权实践的历史启示。
2022-01-14更新 | 13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中印边境战争后的最初几年,印度对外一直宣称,“1962年10月,中国突然袭击印度边防军是没有理由的侵略”。所以,在当时的西方看来,是中国“先制造事端”。但到了1970年,英国学者内维尔·马克斯韦尔的《印度对华战争》在伦敦出版。该书根据中印边境冲突的相关资料,驳斥了作为美国“遏制”政策对象的中国正在进行扩张的观点,并指出这一观点是全世界(包括印度和美国)的错觉。内维尔提出了关于印度“先制造事端”的观点,对美国学者重新评价中印边界战争产生了直接影响。70年代后,美国学术界开始认为,是印度“先挑起争端”,招来中国压倒性的迅速反击。就中国而言,这是反击性战争。中国在这场冲突中的表现,从一开始就显得符合情理、富于理智,而印度却越来越走向非理性和不理智。

——《美国学术界关于一九六二年中印边境战争的研究述评》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印边境战争爆发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学术界在70年代后对中印战争观点发生变化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第一至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申纪兰,一生与人大紧密相连。1954年,申纪兰当选为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她的积极倡导和推动下,“男女同工同酬”被正式写入宪法。1983年,她所在的西沟村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85年,她在西沟村建立起第一个村办企业铁合金厂。此后,村办企业成了西沟村的经济支柱。但为了响应党中央保护环境的号召,2012年,申纪兰和西沟村民决定,拆除了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铁合金厂,重新寻找发展定位。几年间,西沟村的红色旅游基础设施一一兴建,新产业基地拔地而起。“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申纪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几十年来,她始终坚持“不领工资、不转户口、不定级别、不坐专车、不要住房、不脱离农村。”

——摘编自《申纪兰:永远的人大代表》


(1)根据材料,概述申纪兰做出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申纪兰事迹体现的时代精神。
2021-04-16更新 | 18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黄山市2021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