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史学热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我们党历来高度注重总结历史经验。早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在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关头,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建党以后特别是党的六届四中全会至遵义会议前这一段党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对若干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结论,使全党特别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革命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了一致,增强了全党团结,为党的七大胜利召开创造了充分条件,有力促进了中国革命事业发展。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说:“历史上成功的经验是宝贵财富,错误的经验、失败的经验也是宝贵财富。这样来制定方针政策,就能统一全党思想,达到新的团结。这样的基础是最可靠的。”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回顾了新中国成立以前党的历史,总结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经验,对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作出了评价,特别是正确评价了毛泽东同志和毛泽东思想,分清了是非,纠正了“左”右两方面的错误观点,统一了全党思想,对推动党团结一致向前看、更好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

——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表述成文;持论有据,阐述充分;逻辑清晰。)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官方救助重点由乡村扩大到城市,呈现出向日常性社会保障体制发展的趋势。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级城市突破原有政治和军事性质带来的限制,呈现出空前的兴盛。城市人口的快速增长又引发激烈的社会竞争,导致市民贫富分化现象日益突出,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宋仁宗景祐四年(1037年)五月,宋廷采纳大臣苏舜钦的建议,仿照唐代旧制,在开封创设福田院。

宋代城市的官方医疗救助并不是分散、孤立的行为,而是普遍推行的城市救助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北宋时期,从相关政策的制订、制度的建立、机构的创置,到各项措施的实施及规范,乃至一些具体的救助活动,几乎都是由朝廷直接发出指令,并由各种朝廷派出机构负责和监督与执行。随着朝廷政策上的开放和鼓励,地方政府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除了各类穷民和贫民,也涉及普通市民、流动人员、灾荒饥民,乃至部分官宦士人。这些原本身份不一、高下有别的社会群体,在官方医疗救助体系中不再具有等级差别,而是同属平等的被救助者。

——摘编自陈国灿陈雪瑶《民生为重:宋代城市的官方医疗救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代城市医疗救助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城市医疗救助发展的背景。
2022-02-11更新 | 4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3 .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广大航天工作者勇于探索、善于创造、敢于超越,攻克-道道世界性难题,掌握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关键技术,走出了一条符合国情、具有特色的航天发展道路,使我国加速跻身于世界航天大国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引进来”“走出去”的战略是成就辉煌的根本保证
B.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是成功的关键
C.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实现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
D.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才能掌握科技发展的主动权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反帝始终是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但是出于种种考虑,在实践中却一直不得不对列强委曲求全,对于列强获得的一系列特权,他早期也予以默认。他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巩固共和主义事业,使本民族获得他族的平等对待。遗憾的是,素以“民主”“共和”标榜的西方列强,对于孙中山的事业一直保持冷漠,有时甚至是敌视。在1923年“关余”事件中,列强甚至采用武力威胁孙中山的南方政府,这使他无比绝望和愤怒。也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孙中山断然抛弃了从前的温和民族主义对外政策,走上了激进民族主义之路,最终找到了国际上真正“平等待我”之民族一苏俄,这可以说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思想转变,也可以说他的民族主义思想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

——摘编自高艳萍《略论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

材料二   毛泽东不仅仅从民族实体的层面继承了儒家思想中的传统民族观,更重要的是从本质上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所包含的“民族共同意识”也完全继承并发扬光大。在新中国成立以前,毛泽东始终秉持着“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将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结合起来……爱国主义就是国际主义在民族解放战争中的实施”的理念,而到了建国后特别是1966年苏共二十三大召开后,中苏两党两国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毛泽东由起初接受中苏合作转变为后来坚决反对将苏联共产党的决议绝对化和普遍化,提倡中国革命斗争的胜利要靠中国的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强调了中华民族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独立性和主体性。此后在处理中美建交及中日邦交正常化等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上,也继续坚持和发展这一原则,对于处理现今所遇到的国际关系问题和国内民族问题依然具有极大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摘编自刘晓龙《试论毛泽东的民族主义思想及其超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转变及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民族主义思想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思想演变的启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868年,总理衙门派出第一个外交代表团,美国人蒲安臣任涉外事务使臣,英国人、法国人任副使。同年中美签订《蒲安臣条约》,企图使中国成为列强共管的半殖民地,而美国在共管中居于领先地位。这反映出当时中国
A.与美国邦交关系密切B.近代外交人才短缺
C.外交日益与国际接轨D.外交的半殖民地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清政府于同治三年(1864年)相继翻译出版了《国际法原理》《公法便览》和《公法会通》等书籍,并分发给各省及通商口岸官员使用。这一举措
A.旨在配合洋务运动的开展B.表明天朝上国观念已被放弃
C.有利于清政府外交近代化D.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化的进程
2022-01-04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国家根本大法《共同纲领》中指出,要“努力发展自然科学,以服务于工业、农业和国防建设,奖励科学的发现和发明,普及科学知识”。由此可见,新中国意识到
A.科技水平决定国家的世界影响力B.科技发展对国家建设的促进作用
C.改变落后的工业面貌是紧迫任务D.发展科技需要有相应的法律保障
2022-01-0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名校联盟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8 . 2021年2月23日,唐河县湖阳镇廉庄一村民在河道清淤过程中发现象牙化石。考古人员还在该地点附近采集了打制石器28件,有石核、石片、砍砸器和刮削器等类型。专家从采集的化石和石器初步判断,廉庄古生物化石及其它遗存的时代可能属于中更新世晚期或晚更新世早期,当时的人类约为猿人晚期或者智人早期。这一发现为研究更新世时期南阳地区古生物、气候、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对历史的了解只能借助考古B.考古资料比文献资料更可靠
C.考古学家的鉴别与判断都是正确的D.考古丰富人们对历史的认识
2022-01-03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1937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发表讲话:“我们是为着社会主义而斗争,这是和任何革命的三民主义都不相同的。现在的努力是朝着将来的大目标的,失掉这个大目标,就不是共产党员了。”这表明中共
A.对革命目标保持清醒认识B.注重维护民族统一战线
C.开始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D.坚持工农武装割据道路
2022-01-02更新 | 141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12月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0 . 汉代人对汉朝的称谓

上表“大汉”“皇汉”和“强汉”的称谓体现出
A.军民拓展疆土的雄心壮志B.儒学独尊地位确立
C.汉朝对国力和军力的自信D.华夷之辨观念较浓厚
2022-01-01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高考联盟2022届高三12月教学检测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