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民生问题、人文关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晚清时期的防灾救灾 思想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李鸿章在《治河办法十条》中提出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采用中国传统治河方法,兴修水利。但他拒绝采纳比利时工程师卢法尔提出的种种采用西方近代科学技术治河的建议。郑观应在《备荒裕农议》中指出:“应仿照德、日、法等国,实行农业保险、备荒储蓄法。”针对社会上“贫民之多”的状况,郑观应认为当务之急“宜官绅合力,令世家、贵族、富户、殷商酌量捐资,广为收恤,城市乡落遍立善堂”,定立章程,做到有章可循。孙中山在《中国的现在和未来》中指出,一切灾害的原因都是由于贪污,除非在行政的体系中造成一个根本的改变,局部的和逐步的改革都是无望的。

——摘编自康沛竹《灾荒与晚清政治》

材料二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辖区内各根据地各种自然灾害连年不断,极大地影响了各根据地的正常生产生活。面对困难,中共中央和根据地政府领导广大军民积极救灾,依靠群众,生产自救,战胜灾荒并渡过难关。太行边区政府减免受灾严重地区公粮675万斤,从敌占区购回3150万斤粮食,严格限制可供灾民充饥的各种杂粮及干果出口,并努力组织灾民就地参加救灾活动,组织部分人迁移出去,开荒种地,安家落户。陕甘宁边区政府领导人民群众创办义赈,在自愿乐施原则下进行募捐,给外来灾民分配土地及房屋并协助解决生产工具,减少或免除义务劳动负担,免纳二至五年的土地税。晋察冀边区政府在各地设立了灾民工作介绍所、妇女儿童收容所等安置无家可归的灾民,介绍灾民参加工作和参加部队,组织灾民生产小组,尽一切可能使他们得到生活安置。

——摘编自文姚丽《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救灾政策及其实践》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防灾救灾的思想主张,并分别予以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抗灾救灾的特点并说明其意义。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士绅阶层源远流长,但直到明清时期才逐渐成为一个群体,并在乡村治理中发挥其相应的功能。明清士绅阶层鼓舞民众开垦荒地,种植粮食作物,修建农业灌溉设施;带领乡民开山架桥,修建道路,并定期修整维护道路;躬体力行,传授经典,传播传统道德信条。每逢粮食歉收、灾荒年份、乡民生活窘困之时,士绅阶层筹资筹粮,开设粥棚,赈济乡民。士绅阶层带领乡村民众制定乡规民俗,对地方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士绅阶层有时候还凭借其特殊的社会地位,无情地剥削乡里民众,强迫民众为其劳动服务。在调解处理乡民诉讼纠纷时,士绅阶层有时也会因为收受贿赂,导致调解判罚的偏颇。

——摘编自李富豪、罗运胜《论明清士绅在乡村治理中的角色及其对当今乡村振兴的启示》

材料二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面临“千古未有之大变局”,保甲废弛,政府对乡村治理进行了适度调整与变革。晚清政府仿效日本推行地方自治,在乡村推行了一系列积极有效且具有现代治理色彩的举措,如兴办新式教育、制定村规民约和发展乡村经济等。1915年,民国政府在清末制度设计的基础上相继颁布了《地方自治试行条例》及《施行细则》,最早确立了现代意义上的乡村自治模式。1920年代,乡村建设运动渐成风尚,众多社会精英投身其中,中国乡村建设呈燎原之势,600多个乡村学术团体和教育机构参与其中,通过兴办教育、改造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办理防卫,复苏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民族再造”与“民族自救”。

——摘编自冯俊锋、唐琼《清末民初中国乡村治理再考察》

材料三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进入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三农”工作重心已历史性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各级党委和政府要贯彻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

——习近平20219月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慰问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清时期士绅在乡村治理中的功能并分析其不足。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末民初中国乡村治理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乡村振兴的认识。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汉以后,历代政治家、思想家都主张帝王将“民惟邦本作为治国之要”。汉代民本思想在继承和总结以往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新的思想体系,其显著特征就是关注民生。贾谊曾明确指出:“闻之于政也,民无不为本也。国以为本,君以为本,吏以为本”,且强调“王者取吏不妄,必使民唱,然后和之”,由此可以看出,汉代民本思想的着眼点并不仅仅在于“民”,而是将民作为评价政绩的标准。唐初的魏征和李世民明确地提出了民水君舟说,并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节力役;息边争;不违农时;大办农业,使耕者有田,兴修水利,劝课农桑;赈灾百姓;慎刑罚。明清时期的民本思想家,既不像先秦民本思想家那样强调民在邦国中的地位,劝诫统治者要得民心,亦不像汉唐以后强调人民载舟覆舟的历史作用,他们所强调的是人民作为人的权利,尤其批判了几千年的封建主义制度是违背人性、压抑民权的制度。

——摘编自赵树森《中国古代民本思想的历史演进及其现代转化》

材料二 孙中山始终把“天下为公”“世界大同”作为最高理想,毕生致力于此,可谓“鞠躬尽瘁,无论贫贱,皆可入公共学校,即衣履书籍,公家任其费用,收养老人,供给丰美,而终其天年,则可补贫穷者家庭之缺憾,贫者不收医治之费,而待遇与富人纳资者等。”他指出:“国家必有四大主旨:一为国民谋吃饭,二为国民谋穿衣,三为国民谋居屋,四为国民谋走路。”虽然孙中山所谓未来的“大同之世”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不具备实现的可能。但是孙中山将“大同世界”当成社会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从而推动着中国社会向前发展。

——摘编自万建中《孙中山富国强民的国家建设思想》

材料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民主进程和社会变革的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和人民群众的利益被放在越来越突出和重要的地位。 2004年3月,国家决定:“除烟叶外,取消农业特产税,每年可使农村减轻负担48亿元,平均每年降低一个百分点以上,五年内取消农业税”。众所周知,因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农村子女辍学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让所有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好学,2006年起,我国西部地区率先进行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十一五”时期,中央计划要在全国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包括比较规范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比较规范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和公立医院管理制度。2006年,国务院又出台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此后,各地提高农民工待遇、改善农民的工作和生活条件的措施也陆续出台。除此之外,城乡最低生活保障、解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对种粮农民的补贴等都得到了国家的关注和积极解决。

——摘编自赵秀玲《“以民为本”与政府治理——近几年中国政府的惠民政策分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汉以后古代民本思想的内容,并分析其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孙中山关于民生主义思想的基本主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21世纪中国政府惠民政策的特点,并谈谈你对以民为本思想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前期对弱势群体的救助主要通过救助机构实施。这些救助机构有综合性的如养济院、留养局;有针对某一弱势群体的,如育婴堂。养济院、育婴堂、普济堂为常设救助机构;留养局、粥厂为季节性的救助机构。养济院、粥厂、栖流所等由政府供给被救助者衣食。普济堂和育婴堂有些是民办的,但绝大多数是奉皇常之命设立的,被纳入政府资助、管理的范围。清代前期的社会教助几乎是以“养”为唯一方式,对被教助者的教助完全是免费的,以保证他们的生存为目的。

——摘编自刘悦城《清朝前期的社会弱势群体教助》

材料二   建国初期,弱势群体数量巨大,情况复杂。因此,毛泽东认为,政府在社会救助工作中应遵循因类、因人而异的原则。救济失业人员:“推行积极的失业救济,救济失业与促进就业相结合”;救灾工作:“生产自救,节约度荒,群众互助,以工代赈,并辅之以必要的救济”。不论是失业救济、灾民救济,都是极为重要的政治任务,围绕建国初期社会稳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这个政治大局进行的。除政治、经济方面的救助措施外,还重视弱势群体的思想教育工作,使弱势群体主动、积极地融入到劳动自救和建设新社会的洪流中。党和政府还在全社会提倡平等相待、团结互助、扶弱济贫,反对社会歧视,让全社会都关心社会弱势群体,从而为弱势群体的救助和自救营造了良好的氛围。从19507月至19529月的3年间,全国共安置救济失业人员上百万。灾民、贫民和流民也得到合理的救助与安置。

——摘编自杜俊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社会救济论述》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对弱势群体救助的特点。
(2)对比材料一、二,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弱势群体救助的创新之处。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弱势群体救助的积极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22·全国·模拟预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小康”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经》中。《诗经》中说:“民亦劳止,汔可小中国,以绥四方。”春秋时期,孔子在(礼记·礼运)中说:“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是谓小康。”南宋时期,洪迈在《夷坚甲志·五郎君)中提出了“然久困于穷,冀以小康”。随后,“小康”就成为人们摆脱贫困、追求富裕的现实愿望。

——摘编自宋平明(“小康社会的历史演变》

材料二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总体上跨过温饱线;1994年起,大规模、有计划、有组织实施《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农村贫困人口快速减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践行“脱贫路上一个也不能少”的庄严承诺,在中华大地上打响了人类历史上规模空间与力度最大、惠及人口最多的脱贫攻坚战。到2020年底,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

——摘编自邢瑞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


(1)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小康社会的内涵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时期中国小康社会建设的特点并进行简要评价。
2022-02-12更新 | 123次组卷 | 2卷引用:第12练中国梦探索之路-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2021·四川成都·二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西周《礼记·王制第五》中记载:“五谷不时,果实不熟,不鬻于市。”这是被公认的最早的有关食品安全监管的规定。汉朝时期,为了杜绝不法商家为牟利向市场投放有毒有害食品,国家在法律上明文规定,“诸食脯肉,脯肉毒杀、伤、病人者,亟尽孰燔其余。其县官脯肉也,亦燔之。当燔弗燔,及吏主者,皆坐脯肉减(赃),与盗同法。”唐朝时,《唐律疏议》规定,“脯肉有毒,曾经病人,有余者速焚之,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令人病者,徒一年,以故致死者绞。”宋代,国家为了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完全继承了唐朝的法律,同时也有所创新,即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并按行业登记在册,否则不能进市贸易,商品的质量也由各个行会把关,行会会长作为担保人,负责评定商品的成色和价格。但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官商勾结”在宋明尤为兴盛,再加上封建社会人治大于法治的专断独裁思维,使得整个社会拜金逐利风气盛行,个人道德、社会道德面临极大的考验。

——摘编自刘新超等《古代食品安全管控理念、方略及启示》

材料二   19世纪美国联邦政府对食品的卫生标准、纯度指标以及标签的真实性等方面没有统一的规定,市场上的食品质量非常不可靠。到19世纪末,食品的造假腐败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重大危害事件不断出现使民众逐渐觉醒,对食品改革和制定相关法规的呼声越来越大。新闻记者阿普顿·辛克莱出版了一本题为《丛林》的小说,在这部小说中辛克莱以15页的篇幅对当时美国肉制品污秽不堪的加工过程予以揭露,引起了公众极其强烈的反响。于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下令对肉类加工业进行彻底调查,并将调查报告中揭露的诸多耸人听闻的事实公之于世。与此同时,美国医学会也向国会表明如果参议院不通过纯净食品法案,将促使他们的病人对国会施加压力。在多重压力之下,1906年《纯净食品和药品法》最终获得国会通过。

——摘编自徐俊才《美国食品安全法案颁布历程的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食品安全监管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联邦食品安全法产生的背景。
(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以农耕文明为主,人们将节俭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商朝时伊尹曾告诫太甲:只有保持节俭的美德,国家才会兴旺发达。儒家认为俭德可以避难,节俭者懂得尊重他人,体谅他人,是具有仁爱精神的表现。当时崇尚“收缩式”“被动式”的节俭。在当代社会,节俭观的核心不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式的生活,而是在有效配置资源、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提倡适度的消费。新型节俭观不再单单关注生活领域,而是把节俭的范围延伸至生产领域。

——摘编自徐姣《中国传统节俭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材料二 从事生产性劳动的劳动者越多,劳动产品就越多,如果节俭的人将自己的部分收入节省下来作为资本供养更多的生产性劳动者,就能增加个人财富与社会财富,资本增加的直接原因就是节俭。当然,节俭所积蓄的财物都是由勤劳得来的,但是若只有勤劳无节俭,有所得而无所贮藏,资本绝不能扩大。政府必须反对奢侈浪费,才能保证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政府在反对奢侈浪费上,绝不能是可有可无的旁观者。亚当·斯密的观点代表了近代西方节俭观的主流。

——摘编自【英】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节俭观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亚当·斯密节俭观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影响。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你对节俭观的认识。
2021-04-06更新 | 205次组卷 | 4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会宁县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英国,宗教和慈善事业息息相关,如英国教会和修道院举办的养育院就承担了重大的社会救助任务。为了明确救助的准则,1601年的《伊丽莎白济贫法》规定“各教区对居住于本教区的贫民负有救济的责任"。英国民众一贯认为“美国社会只存在贯民,不存在贫穷问题,而贫穷只是个人的懒惰和无能造成的;救济不应该是国家的责任,对困难群众、农户的保障就是统治阶级的施舍。如1601年《伊丽莎白济贫法》就规定了要安排贫困儿童去学艺,有劳动能力的人也必须送往贫民教养院”使其工作,而且不允许对其进行“院外救济”。英国在《伊丽莎白法案》中制定了相关要求,指出“用法令的方式规定济贫税由社会共同负担,用以救济无力为生的贫民,救济经费主要源于济贫税和志愿捐款,从而保证了救济经费有稳定的收入来源”。

——摘编自王冲《近代中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演变特点比较分析》

材料二   明清政府除了在立法上支持农民社会保障事业,而且还注重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的调拨,鼓励民间和社会团体广泛捐赠,积极参与到社会保障事业中。对于能在救济灾荒、济贫、育幼和养老事业中有所作为的民间团体和组织,给予鼓励和奖赏,如对捐赠数额特别大者立坊牌旌表,如规模巨大的养济院、普济堂、栖流所、饭厂都得到过政府的经费支持。明清政府对待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不仅强调供养,而且重视教化工作,如建立善人、善堂、善事和功过格等成为教化工作的有力工具,明清政府除了通过税收等形式增加财政收入和对社会保障的支出,而且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和保障资金增值,加民间劝幕、买田收租增加利息、买店面收租生息等形式。

——摘编自《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建》


(1)根据材料,概括英国与明清中国社会保障的相同之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与明清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各自特点。
(3)我们应当以什么样的态度对特社会保障体系?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解决贫困问题,近代早期英国地方政府的治安法官开始探索济贫之道。16世纪末济贫法令出台之后,教区成为济贫管理的基本行政单位。教区组织募捐,救济无谋生能力成因粮食歉收而生活贫困的人。由于经历了剧烈的社会变动,身体健壮的流民数量剧增。亨利七世初期,地方“根据法令对流民进行囚禁或公开惩罚”,诺里寺市在1570年设立流民感化院或救养院。各市镇通过警告不雇用帮工的雇主、惩罚懒惰者等措施,强制流民劳动。同时,通过建立纺织厂和磨坊、购买大麻和羊毛等原材料、建立劳动救济所等途径,为穷人提供工作。随着济贫法等法令的颁布,英国济贫法的基本框架逐步形成,一直沿用到19世纪。

——据初庆东《近代早期英国治安法官的济贫实践》

材料二   19世纪中期,英国自由主义盛行,主张实行有限度、有条件的救济。1834年,按照新济贫法成立专门的中央机构,打破郡的边界,把之前的15000个教区组合成为700个教区联盟。教区联盟在中央济贫法专员监督下提供济贫服务。新济贫法允许不同教区间的贫民自由流动,还规定贫民如要得到救济必须进入济贫院。但进入济贫院的贫民没有选举权。济贫院大多为混合济贫院,按照贫民年龄和身体状况强制性隔离。济贫法局对患痛者和儿童提供贫民医疗救济、济贫法学校。据统计,1844年,英国全部公共支出为699万英镑,济贫支出占全部支出的比例为72.69%,到1874年,两者分别为1285万英镑、59.64%。

——据丁建定《英国新济贫法制度的实施及其评价——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济贫法制度》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早期英国济贫实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中期英国济贫实践的新变化,并简评19世纪中期英国的济贫实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