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外交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唐都长安是当时国际化大都市,亚非地区许多国家使者、商贾、学者等不断来唐朝访问。下列有关唐朝对外关系表述,不正确的是
A.亚非拉僧人慕名到唐都游学B.堕婆登、拂菻等国遣使来唐
C.景教、摩尼教等传入中国D.玄奘西游带回经论、舍利等
2020-11-30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中叙述道:“1861年以后,中国的对外关系中出现了一个新时代。中国也像所有其他国家一样,学会了在一个根据社会达尔文主义行事的世界中搞生存竞争,从形式上看,儒家的‘家天下’已经演变成‘国家’。”最能说明材料观点的史实是
A.涉外公文改“夷务”为“洋务”
B.翻译并出版《万国公法》
C.主动撤销对越南和朝鲜的藩属制度
D.清政府向外国派驻外交使团
2019-04-25更新 | 136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6届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高三9月回头考历史试卷
3 . 针对出国华工“如在地狱,惨不忍睹”的状况,为保护华工的合法权益,清政府驻英公使郭嵩焘主张政府应列席万国公法会议,与各国详定章程,在海外广设领事,以达到“捷声息而通隔阂,收权利而销外侮”的效果。这反映出
A.国际协商能够保障华工权益
B.近代国际外交意识已产生
C.清政府注重保护华侨的利益
D.清政府积极参与国际外交
2019-03-10更新 | 1879次组卷 | 53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第二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