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清末新政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1 . 下图是创作于1908年的漫画《立宪真相》,该漫画的主旨是(     
A.揭露清政府“预备立宪”的本质B.呼吁向西方学习以挽救民族危亡
C.讽刺统治者在政策上的摇摆不定D.表现“中体西用”思想的局限性
2023-02-24更新 | 356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沈阳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04年初,清政府试办户部银行。3月,颁布《试办银行章程》,该章程规定:作为有限公司,该行归国家保护,遇市面银根紧急,青黄不接时,可向户部请给库款接济;其开办资本为库平银400万两,分为4万股,每股100两,户部认购一半,其余一半准私人自由认购。这些规定的实施(     
A.促成了新的经营方式的出现B.适应了洋务新政的需要
C.助推清廷重掌国家财政命脉D.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1907年底,清政府农工商部奏准颁行《农会简明章程》,敦促各地设立农务总会及分会、分所。许多民族企业家也认为“我国以农产立国,非振兴农业,不足以救危亡之时局”,积极参与组织农会。这说明(     )
A.资产阶级寻找到了救国的良方B.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重要主题
C.西学东渐对中国产生重要影响D.农业救国变成社会主流思潮
2023-02-13更新 | 22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新高考普通高中学科综合素养评价2023届高三下学期开学调研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下表是1904~1910年晚清政府颁行的经济法律法规统计表(部分)。据此可知,这一时期的中国(     
类别法律法规内容数量(部)时间(年)
综合性法规商律、注册71904~1906
行业性法规铁路101903~1908
劝导奖励实业章程奖励公司章程81905~1910
A.法律实施保障了经济的繁荣B.经济实现了近代化
C.政府重视经济的法治化管理D.法律体系不断健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于1853年开征厘金(对所有过境商品进行征税)。很快,厘金制度发展到只征华商(国货)、不征洋商(洋货),致使商户认为与其从农村收购手工业产品进行贩卖,还不如购买贩运洋货,以至于农民农闲期间生产的手工产品逐渐失去了销路。清政府此举(     
A.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B.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
C.抵制西方列强保护经济主权D.进行“商战”以争利权
2023-02-06更新 | 448次组卷 | 3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清末,随着统治危机加深,清政府开始了选官制度的变革。1901年,清政府颁布《学堂选举鼓励章程》,规定:凡由学堂考试合格毕业生,均给予贡生、举人、进士出身;殿试后“酌加擢用,优予官阶”。1903年,清政府拟定《约束鼓励游学生章程》,对录用留学生的办法做了详细的规定。之后,学部确定每年八月为留学生考试月份,考试的结果分为三等,最优等者被给予进士出身,优等、中等者被给予举人出身。1905年,清廷又宣布“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1908年7月22日,为了规范咨议局职权和议员选举,清政府批准了《各省咨议局章程》及《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次年9月,又颁布了《资政院章程》,规定资政院议员分为钦定议员与民选议员,钦定议员主要由具备一定身份或者条件的人担任。尽管这些举措随着清王朝的灭亡最终停止,但却为后来的民主政治做了一些铺垫。

——摘编自许卓《试论清末选官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清末选官制度改革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选官制度改革。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903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独立的商事法律——《钦定大清商律》,它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商业活动以营利为目的和商人的合法地位。《钦定大清商律》的颁布(     
A.标志着重农抑商政策的废除B.壮大了推动社会转型的力量
C.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D.标志着清政府开启自救运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晚清名流孙宝瑄在日记中写道:“风气至今,可谓大转移。立宪也,议院也,公然不讳,昌言无忌;且屡见诸诏旨,几等口头禅,视为绝不奇异之一名词。”该日记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     
A.《资政新篇》的颁行B.戊戌维新运动的开展
C.清末“新政”的实施D.晚清政府的第一次自救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下图为创办于1907年的天津《醒俗画报》刊登的漫画。立宪“利君利民”的大门紧闭不开,贿赂“利官”的门却大开,金钱自由进入。该漫画旨在(     
A.批判官场黑暗腐败B.倡导实施君主立宪
C.纠正国民不良习俗D.关注时政扩大销路
2022-12-20更新 | 823次组卷 | 6卷引用:黄金卷01-【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广东专用)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秦、汉之前的早期文献中所表现出来古代中国人对世界的认识,毫无疑问大多是传闻和想象。古代中国人有一种把空间最大化的想象方式,就是把“天下”想象成“九州”以及周边,中国与“四裔”,或者是以“王畿”为中心逐级放大的“五服”。它体现了古代中国自居中央的天下观念,按照古人的说法,因为四裔不够文明,都仰慕中国,所以要来中国朝贡。“以中央王朝为中心,以周边四裔为附庸”的中国历史记载传统,延续了两千多年。

——摘编自葛兆光《传统中国史学中的世界认识》

材料二   道光年间,国门被迫打开,有关中国之外的世界知识逐渐受到关注,一些世界地理和历史的著作陆续问世,中国历史学家才真正开始有意识地超越帝国边界,并依靠异域自己的资料加上亲身经验和考察,开始试图叙述有关世界/全球的史地知识。随着中国内政外交的步步失败,关于世界地理和历史观念的巨变,仿佛在加速度地出现。早在同治六年(1867)清王朝成立同文馆,就决定同文馆要设立“读各国史略”一科:1895年甲午战败,1898年变法失败,1900年义和团事件之后,晚清政府不得不从政治、制度和教育上改革。在这种改革中,有关历史的观念,也终于迸入官方主导的学校教育。1904年《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大学堂在中国历史之外必须讲授“万国史”、中学堂讲授“欧洲和美洲史”。正是在这种中国的大变局之中,世界历史也顺势进入中国。

——摘编自葛兆光《传统中国史学中的世界认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传统史学对世界的认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晚清以来中国史学对世界认识的变化,并概括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
2022-11-15更新 | 92次组卷 | 6卷引用:第08练对外交往-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热点专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