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延续发展过程中,学校教育从来没有中断过。中国古代的学校既是中华文化的汇聚和凝练之地,又是其传承的主要场城,并在储才和育才的过程中始终肩负着传承与创新中华文化的重任。每个朝代的太学或国子监等选拔的博士官大都是当时最有学问和影响力的学者。这些学者一边讲学,一边研究学术而创作,对传承与创新文化发挥着重要作用。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在讲学的同时,还与弟子们一起收集和编纂上古时代的文献典籍,如《诗经》《易经》《尚书》《礼记》等经典。由于两千多年来的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央官学教育对儒家经学的重视,最终使其进化为理论化和系统化的学科体系,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文化。

——摘编自栗洪武、陈磊《中国古代学校教育与创新文化的历史规律》

材料二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内推广以工农大众为对象的教育,同时红军在作战中深刻意识到战争对科技文化和知识素养的需要。在瑞金时代,先后建立了各种军事学校,如中国工农红军大学等;建立中央农业学校培养农业技术人员;1932年创办的闽瑞师范学校和中央列宁学校则着重于师资的培训。苏区的教育行政制度是在中央政府中设教育人民委员部,省、县、区设教育部,乡设教育委员会。工农业余教育形式极多,有夜校、半日学校、寒暑假学校、识字班等。小学教育发展很快,教育宗旨是培养“参加苏维埃革命斗争的新后代”。在教材中,注重揭露剥削阶级本质,宣传共产主义思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起人民教育事业。

——摘编自《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教育的特征并作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苏区发展教育的历史背景及意义。
2021-07-15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遵义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