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国古代教育与科技

材料一   《科学技术与发展.干管研究》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古代科技与教育的相关系数 存在明显的正相关,但不如经济、人口与教育的相关度大。

材料二   儒学教育对科技发展的贡献主要有三项 (如表所示):

儒学传播了中国古代的自然观,儒家经典中包含了大量的科技史料, 儒学体系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
儒学思想家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所必需的创造精神与探索精神
儒家伦理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道德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

材料三   医学、算学先后在南北朝进入官学,唐代还有明算科和医举,并建立了太史局、太医署、太仆寺等直接服务于朝廷的职业性科学研究和教育机构。

材料四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姜国钧《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教育盛衰》

(1)以上四则材料中,哪则(几则) 是对历史事实的呈现?哪则(几要) 是对历史认识的呈现?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教育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利弊。
2024-04-11更新 | 5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4届山东省部分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联合调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全面抗战开始后,国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北大、清华、南开三校南迁,在长沙合组临时大学。之后,因长沙连遭日机轰炸,学校又西迁昆明。19384月学校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西南联大仅存在了811个月,但它“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来民主堡垒之称号”,保存了重要科研力量,培养了一批卓有成就的人才,因而在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在国内外教育界都赢得了很高的声誉。国外有学者赞扬说:“西南联大的历史将为举世学术界追忆与推崇……联大的传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可继承的一宗遗产。”

——摘编自丁则民《回忆我国一流学府一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材料二   100年来,云南大学秉承“会泽百家、至公天下”的办学精神,扎根祖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希望云南大学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升办学水平,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建设教育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据习近平《致云南大学建校100周年的贺信》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南联大办学的历史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云南大学为代表的边疆高校的历史性贡献。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高校办学使命的理解。
3 . [近代教育的发展]

材料一 文艺复兴时期,高等教育的变革主要表现在课程方面,尤其是人文学科(thearts)的设置。许多以人为本的新课程如希腊文学、修辞学、诗歌、历史和柏拉图哲学,实际上取代了旧的经院式课程。这些课程尽管与职业课程毫不相关,或者只是一些选修科目,但可以肯定的是它们至少得到了认可。

——摘编自威利斯《欧洲的大学》

材料二 晚清末年,新式教育的推行,乃迫于列强的船坚炮利,希望借教育力量臻国家于富强境地,也就是想用新教育来抵制新敌国,创造新中国。至此,以往被视为保守倾向,或仅为文化保存及延续机构的教育行政体系,成为对抗强权国家的利器.....观察近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经清末的新式教育、民初新思潮的启迪、国民党的党化教育以及战时教育的实施等阶段,每一阶段所围绕的主轴都是求国家富强。

——摘编自王建郎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现代史》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后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教育发展在社会转型中的作用。
2023-05-13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普通高中2023年高二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日本政府于 1872 年颁布《学制》,规定女子与男子一样要入学接受教育。一批女性教育家开始崭露头角。下田歌子是日本“良妻贤母”教育的集大成者,也是日本第一位从事中国女性教育事业的教育家。下田歌子的女性教育历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创办以贵族女性为主的桃夭女塾,侧重培养良妻贤母。这是下田歌子进入教育界的开端,也是日本专门女子教育的起步。第二阶段:随着女子教育需求的扩大和地方私学的发展,昭宪皇太后设立皇族及上流女子的专门学校,任命下田歌子协助办理并代任校长。第三阶段:1893 年下田歌子受皇室支持考察欧美国家女子教育,她发现英国的大众女子也可以接受正规教育。受此影响,下田歌子将女子教育的范围扩展至中下层妇女,并延伸到留日女子。

——摘编自甘康丽、叶宋敏《清末民国初年留日女性与明治维新时期新女性的比较》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下田歌子女性教育的特点。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推动近代日本女子教育发展的因素。
2023-03-14更新 | 12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2023届高三高考押题卷(一)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国学教育在20世纪上半叶,特别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贯穿于中国近代大学,其与胡适所倡导的“整理国故”思潮密不可分。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领袖,胡适高举科学和民主两面旗帜,积极尝试用科学的精神与方法进行国学教育变革,分析和整理中国传统学术,汲汲谋求中国近代大学学科的建构。他别出心裁地提出“国学”新概念,热心为留美学生开具国学书目,并率先垂范,通过对《中国哲学史大纲》的创编和《红楼梦》的考证来传播自己“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的科学方法,开启了中国近代学术研究新范式。胡适这些国学研究、国学教育思想和实践成为“再造文明”的思想武器,为以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为代表的近代大学国学教育提供了新的价值引领,影响延及香港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经学教育走向。

——摘编自黄明喜,周郅壹《胡适与近代大学国学教育的变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胡适国学教育变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胡适国学教育变革的特点,并指出胡适在这一变革中体现出的学术精神。
2023-03-06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南昌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70年英国政府颁布了“初等教育法”,重申国家对教育的补助和监督,在各学区设立国民学校(小学),承认教会学校为国家教育机关之一种,但要求学校中的世俗科目与宗教分离。1880年英国政府规定初等教育为强制教育。到1891年,开始实现初等教育免费的规定。至此,英国初等教育制度基本形成并为国家所控制。初等教育一般为6年,也有8年和9年。6年的毕业可进高小;8年的毕业可进职业学校、师范学校。

——摘自周愚文《英国教育史》等

材料二   1903年,清政府命张之洞等以日本学制为蓝本,拟定学堂章程并颁行《奏定学堂章程》,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的划分,对学校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堂管理作出明确规定,使教育体系更加完备。“癸卯学制”是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教育早期现代化并落到实处的法定学制,在全国制度、人事、机构建设诸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摘编自王萍《“癸卯学制”与中国教育体制近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后期英国初等教育发展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世纪后期英国教育发展和清朝癸卯学制的相似影响。
2023-03-07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2023届高三学业水平诊断(三)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有源远流长的私人讲学传统,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宋朝建立后,统治者急功近利,只注重科举选拔人才,以满足立国之初对于大批治术人才的需要,而忽视设学培育人才,以致于立国后的80多年间,官学没有得到应有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书院便以新生事物所特有的强大生命力,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并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

     ——摘编自孙培青主编《中国教育史》

材料二   清末的教育改革是从改革科举、创办新学堂和鼓励出国留学开始的。政府于1904年制定了一套以日本为模式的学堂行政管理规章,学堂的正规教育分为初、中、高三级,高等学堂毕业后可进入分科大学学习,分科大学的毕业生被授予进士功名,高等学堂的学生被授予举人功名。除了学习政治学和法律外,学堂中每月的初一和十五都要举行祭孔仪式,儒家经典和雍正的《圣谕广训》仍是教育的主要内容。

     ——摘编自【美】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晚清史》

材料三   人民政府接管了国民党统治下的各级学校,还对这些学校进行了初步改革,废除了国民党“党义”、“公民”等及反动教材,开设了对学生进行人生观教育为主的政治课。全国接受外国津贴的20所高等学校,改为公立或中国人自办的私立学校,政府予以补助,外籍董事一律解职。人民政府还进行了高等院校的院系调整工作,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习和专科学校,逐步创办函授学校和夜大学,并在机构上为大量吸收工农成分学生入高等学校准备条件。

——摘编自何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宋朝书院兴起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晚清的教育改革。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教育改革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英国主日学校运动英国的“主日学校"又称“星期日学校”,因只在星期日上课而得名,主要由教会和慈善机构兴办,是一种通常为贫民儿童提供教育的慈善学校,收费低廉甚至免费,教学内容以宗教道德教育为主,读、写、算等世俗教育为辅。

1780年,英国报界商人罗伯特雷克斯在家乡创办了一所主日学校,在其大力宣传下,主日学校得到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响应,各宗教教派、中产阶级、工人阶级甚至政府都参与其中,主日学校很快由地方扩展到了全国。到十九世纪中期,其规模达到顶峰。1870年《初等教育法》颁布后,伴随义务教育逐渐普及,主日学校日渐衰落。由于主日学校兴起后发展迅速,其数量之大、注册人数之多、影响之广在英国教育史上都绝无仅有,所以这一现象也被称为主日学校运动。

——摘编自陈翠翠《试论1780—1870年的英国主日学校》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英国主日学校运动”作出合理的历史解释。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世纪后期,德国日益迈上工业化道路,要求参与全球资本主义列强间的竞争,因此,政府和企业对高等教育提供大量财物援助。到1900年,绝大部分的大学都把物理、化学实验室和机构扩大化、现代化。哥廷根大学专门建立了机械实验室。柏林大学哲学系开设的课程包含人文和社会科学,还引进和设置了自然科学,并强调基本理论和概念的传授。柏林大学开设各种研讨班和研究所,这种独特的教学组织形式和研究班的出现使大学逐渐与科学、社会上的各种行业和职业密切相连,开始担负起推进学科研究和发展科学的新职能。到1918年,德国已有54所大学,其中工科大学10所,农林兽医学校10所,商科大学8所,从而使高等教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吸引了大批学生。

——摘编自周小粒、姜德昌《近代德国的教育改革和现代化》


(1)根据材料,概括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德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影响。
2022-06-24更新 | 1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张垣联盟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62京师同文馆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高等教育萌芽
1898京师大学堂的建立标志着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正式诞生
1904《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某学制)颁布。该章程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以教育法令公布并在全国实行的学制,它根据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几个阶段进行划分,对学校教育课程设置、教育行政及学校管理等做了明确规定,正式确立了我国近代性质的高等教育制度
中华民国时期在已有大学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并发展完善,建立了一些与近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综合性大学。其间,蔡元培以“思想自由原则”“兼容并包主义”对北京大学的改革最引人注目,在短短的五六年时间里使自由研究学术成为一种风尚,学校面貌提然一新

——摘编自张传火遂、朱璋龙《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四次重大变革及其启示》

材料二   19世纪初到一战前,西方社会在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领域发生的重大变革对近代高等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时代的要求下,近代大学从单一走向多元,其表现在大学的职能、课程、学生身份和管理制度等方面。近代大学的建立和发展过程是与民族国家兴起相联系的过程;是世俗化的过程;是相互模仿、借鉴和创新的过程。

——摘编自牛长松《西方近代大学的建立与发展:从单一走向多元》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析晚清民国初期中国高等教育得以发展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初到一战前西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的原因。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