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宋代考核官员的制度重在考察履历所反映的年限资历,因此普通官员但凡没有显著罪过,大多能通过年限资历获得阶官上的提升。该制度主要是为了
A.保证用人制度的公平B.解决普通官员的升迁
C.避免人才的大量积压D.促进政务运行的稳定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南北朝时期,由于儒学独尊地位的丧失、教育中心移于私学以及门阀政治的强盛,传统官学教育体系解体。但南朝官学教育却较之前代有着格局突破和模式创新的长足发展。宋文帝元嘉十五年(438年),召雷次宗至京师,开儒学馆于鸡鸣山;次年,又使丹阳尹何尚之立玄学,太子率更令何承天立史学,司徒参军谢元立文学,凡四学养健。专科学校发展颇有规模,均已有一定的普及教化之用。南朝梁时。为了维持国家机构的正常规模和基本建制,将传统的太学作为官学建设的首选,国子学与太学分别招收上层与下层官僚士族子弟,五馆招收寒门子弟。这一时期,文学、数学、农业技术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新发展,这些也为后世教育体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程舜英《中国古代教育制度史料》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官学教育改革的主要举措。
(2)想据材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朝官学教育改革的作用。
2021-04-16更新 | 42次组卷 | 2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南安市柳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04年,近代教育家张伯苓创办敬业学堂,将诸多西方体育项目引入学校。他认为学校的中心任务是改造国人的道德、知识、体魄,“在德智体三育之中,我国人最差的是体育”,主张“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须先强身”。这表明张伯苓旨在
A.推动清末新政的深入开展B.引领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
C.培育积极健康的国民精神D.促使中国体育与世界接轨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清政府于1902年制定的新学制中,学段越高,“中学”课程的比重越小,如经学课时在蒙小学堂约占全部课时的1/6,到大学堂示范馆阶段剩下约1/36。该学制反映出
A.浓厚的殖民文化特征B.经世致用人才的培养
C.中体西用思想被摒弃D.儒家正统地位的丧失
2021-04-01更新 | 380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厦门外国语学校石狮分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考模拟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到了明朝,学校对学生的品性要求,有专门的稽考簿考核,内容有德行、经艺、治事三项,以德行最为重要。所谓德行,就是指孝亲敬长,不犯上作乱。朱元璋曾专门制定针对生员的八条禁例颁布全国执行。清朝顺治九年(1652年)颁布于全国学校的“卧碑”规定:“诸生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生员立志,当学为忠臣清官”。康熙时颁行十六条“圣谕”,作为政治和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原则,其中有:“敦孝弟(悌)以重人伦”“笃家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尚节俭以惜财用”“黜异端以崇正学”“明礼让以厚风俗”等等。雍正时又将此再次申述颁行全国,规定每逢岁科考试,生员必须默写一遍

——据余仕麟《中国古代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精华》整理

材料二   民国初年,时人发出“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的呼喊,在各种教育理论、思潮影响之下,人们的德育观念开始发生根本性转变,主要表现为:提倡“人权时代,人人以自由生活为第一义”,建设“平民的道德”,面向全体国民、追求“平民人格”的实现成为新时期道德教育的理念;从“教育即生活”的思想出发,主张德育应当从儿童的生活经验出发,尊重和发挥儿童的道德自主性,“要知道处处有德育的机会,事事有德的意思,正不如到特定的地方去寻求”。这表明人们关于德育模式的主张,渐渐由伦理知识本位转向了社会生活本位。19194月,教育部教育调查会提由以“养成健全人格,发展共和精神”作为中华民国教育的新宗旨。这些新型的教育观念,对当时的教育实践产生了巨大影响,也一直深刻地影响着此后中国的德育思想和实践。

——据郑航《“五四”时期的文化革新与近代德育观念的转变》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时期学校道德教育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民国初年道德教育观念的转变,并说明其时代价值。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纵观中国古代用人制度,其选拔范围在不断的走向扩大和开放,逐渐由统治阶级内部选拔发展到向全社会开放。这一趋势源自中国
A.重视教育培养出大量人才B.巩固专制统治的现实需求
C.儒家倡导的公正公平思想D.社会进步推动政治的开明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下图为中国古代制度(部分)简图



试从图中任选两个关键词,提炼一个主题,再补充一个符合该主题的关键词,并运用这三个关键词对该主题进行阐释。(要求:主题立意明确;关键词选择准确;文字说明逻辑清晰;史论结合。)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规范汉宇标准字音,1375年,明太祖命宋源等人编成《洪武正韵》,成为明代官方韵书,在全国广泛传播。表《洪武正韵》刊刻情况一览表(节选)

刊印机构/人内府南京国子监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刘以节巡按河南监察御史张淮山东街王府四川蜀王府甘肃肃王府福建建宁书坊历代心一堂书坊广益堂书坊
刊印时间1575明初嘉靖末年151515481559不详刊印15821630

——据张志云《《洪武正韵)在明代的传播及其效用》整理

材料二   凡官员有莅民之责,其语言必使人人共晓,然后可以通达民情,熟悉地方事宜,而办理无误。……官民上下语言不通,必致吏胥从中代为传述,于是添饰假借,百弊丛生,而事理之贻误者多矣。……应令福建、广东两省督抚转饬所属各府、州、县有司及教官,遍为传示,多方教导,务期语言明白,使人通晓,不得仍前习为乡音。则伊等将来引见殿陛,奏对可得详明,而出仕他方,民情亦易通达矣。特谕。

——摘自《大清世宗宪皇帝(雍正)实录》卷之七十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太祖规范字音的目的,并分析《洪武正韵》的传播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政府规范字音、语言的历史意义。
2020-11-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汉代实行“吏不数易”政策,不仅中央高级官吏一般都任期较长,而且地方官吏也任期长久,如汉初萧何任相十三年,东汉时王霸任上谷太守二十余年。这一政策
A.为地方势力膨胀的隐患B.利于各级官吏施展作为
C.导致官吏腐败现象严重D.精兵简政以期恢复经济
2020-07-08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2020届高三最后一模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据《国语·晋语九》记述,晋国范氏、中行氏不体恤百姓,在与赵氏斗争中失利,其子孙流落到齐国,变为在田间耕作的农夫。后来,流落到齐国的子孙,学文习武后有一技之长和有功业者又被授官。这主要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传统的宗法制走向崩溃B.世袭任官制度遭到了冲击
C.诸侯争霸斗争异常激烈D.各诸侯国官制均发生质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