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1 . 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上任后,既筹办了以西学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求是学堂,又扩建了“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的敬敷书院。当时邓华熙扩建敬敷书院的客观意义在于
A.保护和传承了中华传统文化B.加强了对徽地学子的义理教育
C.保证了安徽对各种人才的需求D.缓解了传统势力对新学的压力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教育,前期集唐宋以来学校体制之大成……以科举取士为正途,而科举必由学校。一方面,学校为天下士子的晋身之阶,承担王朝储才养士的职责,关系人才盛衰;另一方面,学校又是典礼教化的重要场所以及学政、学官整饬士习士风的机构,引导士林风习,端正世道人心,至关重要。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学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专门培养科技、工程、制造和军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这类科技和军事学堂大多集中于沿海沿江的商埠或各省省会,如福州船政学堂(1866年)、天津电报学堂(1879年)、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0年)、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广东陆师学堂(1886年)、广东水师学堂(1887年)、南京水师学堂(1890年)、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等等。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并经邓小平亲自修改,制定出《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0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过论了高等学校招生问题。1012日,国务院正式予以批转。明确了废除“群众推荐”,进行文化考试;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实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摘编自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前期学校教育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开办洋务学堂和恢复高考制度的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教育发展演变的历史肩示。
3 . 19世纪末,张之洞意识到:“各属开办学堂,全赖师范得人,课程方能合度,管理才能得宜。”1902年,他创办了湖北师范学堂,课程除普通学科之外,还开设教育学、卫生学、教授法、学校管理法等课程。据此可知,张之洞
A.开启了近代中国新式学校的先河B.十分重视师范教育的基础性地位
C.为洋务运动培养了大量有益人才D.促进近代中国形成完备教育体系
2020-12-13更新 | 54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质量考评历史试题
4 . 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国家。19世纪初,英国政府对文官进行了重大改革,1870年最终确立了文官制度。近代英国最早建立文官制度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结构变动B.工人阶级要求提高政治地位
C.内阁地位发生变化D.民众科学素养普遍得以提高
2020-11-21更新 | 752次组卷 | 2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邹城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19世纪后期以来,西方国家大多规定:文官不得参加党派政治活动和捐助政党活动经费,不得参加竞选和兼为议员。该规定
A.消除了文官队伍的贪污腐败B.推动了政治和管理分离
C.降低了文官制度的权威地位D.导致了文官人数的膨胀
2020-11-19更新 | 444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十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0年代,奕䜣等奏称:与外国交涉,必先谙其言语文字,设立同文馆,招考斗又、天文、算学,采西学、制于器力自强之道。

1898年,康有力奏称:西人之于民,皆思教之而得其用,教之以算数国史、天文地理、化光电重、内政外交之学,惟恐其民之不智。吾之教民,束缚于八股帖括之中,惟恐其民之不愚。

清末新政时期,学者倡议:“教育一事,当全国划一,故以颁教育制度为第一要务。”督学大臣张百熙等奏称:节取欧美日本诸邦之成法,拟学堂章程,颁行各省,裁减科举,归重学堂。

——摘编自《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材料二 民国成立后,教育总长蔡元培提出教育的宗旨是:军国民教育(偏于强身健体)、实利主义、公民道德、世界观、美育,以公民道德为中坚和根本。

——摘编自《中国近代学制史料》


(1)根据材料一、二,概述近代以来教育理念的变化。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看待社会变迁与教育的关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学者张鸣在《北洋裂变》中有如是论述:晚清时节,士兵们一般不敢轻易进学堂生事,哪怕这个学堂里有革命党需要搜查。进入民国之后,这种军警怕学生的状况,并没有消除。即使有上方的命令,军警在学生面前依然缩手缩脚,怕三怕四。他们尊学生为老爷,说我们是丘八,你们是丘九,比我们大一辈。这反映了当时
A.知识分子受到一定尊重B.警民之间关系较为融洽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D.军警素质的低下
8 .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不久,即制定了《文官考试委员官职令草案》等文官考试法案。北洋政府时期,颁布了《文官任职令》《文官考试法草案》和《文官惩戒条例》等,初步形成了一套文官制度。据此可知(     )
A.立法规范近代政府行政B.近代公务员制度已经建立
C.民国实现了政治近代化D.官制改革借鉴了西方经验
9 . 按照规定,英国文职人员的升迁由统考和本部门考绩这两个方面来决定。不过英国的行政学专家一般都不主张用考试的方法来决定文职人员的升迁。专家这一主张主要是因为
A.工作多年的人考试能力不如刚毕业的人员
B.文职人员会分散精力应付考试,很难专心从事本职工作
C.缺乏统一管理和命制试题的具体机构
D.没有制定颁布相关的法律文献来支撑
2020-09-23更新 | 169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达标检测卷(A)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中国的儿童以家庭教育为主要形式,清朝前期在各类官学的入学人数只占到童生数的1%;1905年以后,新式学堂学生人数以每年净增30万的速度扩大,1907年为1024988人,1909年达1639641人。在各类新式学堂中,幼稚舍、蒙养学堂、初等小学堂等初级教育占有相当比例。造成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工业文明开始传入B.科举考试废除
C.新式学堂数量增加D.近代教育体系完善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