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教育与选官用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古代社会初期(即战国及其以前),在官吏的物质待遇方面,一般采用分封的形式,按奴隶主贵族的尊卑等级封予一定的土地和奴隶(或奴仆),以在该领地上的剥削收入供其支配享用。战国时期产生了封建官吏俸禄制度,当时各国的俸禄大多采用实物(主要是粟),其标准和计量单位也不统一,秦朝开始才有了统一的俸禄制度。与秦汉相似,隋唐时期官吏也分品级,唐代百官除正常的俸禄外,还可按月领取俸料,所谓俸料包括厨食料(如薪炭)、衣服料(如绸缎)、办公料(如纸笔)等都属于这一类。

——摘编自柏铮主编《中国古代官制》

材料二   明代官俸制度的最终确定是在洪武二十五年,“令公、侯、伯皆给禄米,论功定数,责成他们各归旧赐田于官”,把核定官俸与文武官员的品、阶、勋相结合,根据官制统一按月发放官俸。官俸折钞始创于明太祖,全面施行则从明成祖开始。与唐宋时期的厚禄相比,明代的俸禄可谓相形见绌,不可同日而语。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在总结明亡时深情地说道:“今日贪取之风,所以固胶于人心而不可去者,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

——摘编自张兆凯、陈长泉《论明代俸禄制度演变的原因及其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官俸制度产生的原因,并概括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官俸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代官俸制度与以往相比出现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影响。
20-21高三下·江苏南京·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南史》记载,刚担任尚书省右仆射的世族子弟王僧达“自负才地,一二年间便望宰相”;其孙王融“自恃人地,三十内望为公辅”。这说明南朝
A.选官重视才能与人品B.用官看重名士对人才的举荐
C.门阀是选官重要依据D.世族子弟直接继承父祖官爵
2021-06-01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清代教育,前期集唐宋以来学校体制之大成……以科举取士为正途,而科举必由学校。一方面,学校为天下士子的晋身之阶,承担王朝储才养士的职责,关系人才盛衰;另一方面,学校又是典礼教化的重要场所以及学政、学官整饬士习士风的机构,引导士林风习,端正世道人心,至关重要。

——摘编自王建朗黄克武主编《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随着洋务运动的开展,洋务派在各地相继开办了一些科学技术学堂和军事学堂,专门培养科技、工程、制造和军事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这类科技和军事学堂大多集中于沿海沿江的商埠或各省省会,如福州船政学堂(1866年)、天津电报学堂(1879年)、天津北洋水师学堂(1880年)、天津武备学堂(1885年)、广东陆师学堂(1886年)、广东水师学堂(1887年)、南京水师学堂(1890年)、湖北自强学堂(1893年)等等。

——摘编自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材料三 根据邓小平的指示,并经邓小平亲自修改,制定出《关于一九七七年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意见》。10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专门过论了高等学校招生问题。1012日,国务院正式予以批转。明确了废除“群众推荐”,进行文化考试;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报考;实行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

——摘编自王炳照等编《简明中国教育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代前期学校教育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开办洋务学堂和恢复高考制度的意义。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教育发展演变的历史肩示。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代中国留学运动是伴随着中国国门的被迫打开、西学东渐进一步扩大后逐渐开始发展的,它以1872年容闳倡导的留美幼童运动为肇始,在20世纪初的清末新政时期形成留学潮。从清末到民国,走出国门留学欧美日的中国留学生,起码在10万人以上。留学生对西方物质文化的引入,改变了传统中国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生产方式一统天下的局面,使资本主义机器生产成为中国社会生产方式的组成部分。留学生对西方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引入,直接导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解体。留学教育是文化开放的产物,一部留学史就是一部学习西方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并逐步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历史。

——摘编自张应强《中国近代文化转型与留学教育》

材料二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学子怀着对新中国的无限热爱和美好憧憬,克服难以想象的政治、经济、生活等方面的种种困难,返回祖国。他们归国后,为百废待兴的中国科技与教育等奠定了基础。20世纪80年代后,改革开放时期的留学生对中国社会文化的影响具有多元的开放色彩。他们不仅仅限于单一的归国服务的传统模式,还创立了中外结合或来去自由的国际合作新方式。不少人与国内科研机构搞合作研究,或利用国外的信息和资源优势,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献计效力。留学生在中国社会进步中的作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期都更为突出。

——摘编自李喜所《百年留学潮与中国现代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留学教育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较于近代中国,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留学教育的不同之处,并说明造成不同的主要原因。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下图为明清时期的《养正图解》书影。“养正”是明清最初级教育——蒙学的基本价值。所谓“蒙以养正”,是从人的先天根基开始,通过启蒙教育,将古代至宋明时期的思想精华传授给学生。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
A.全面夯实儿童的基础知识B.标志理学开始走向生活化
C.重视儿童道德品质的养成D.违背了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为规范汉宇标准字音,1375年,明太祖命宋源等人编成《洪武正韵》,成为明代官方韵书,在全国广泛传播。表《洪武正韵》刊刻情况一览表(节选)

刊印机构/人内府南京国子监巡按直隶监察御史刘以节巡按河南监察御史张淮山东街王府四川蜀王府甘肃肃王府福建建宁书坊历代心一堂书坊广益堂书坊
刊印时间1575明初嘉靖末年151515481559不详刊印15821630

——据张志云《《洪武正韵)在明代的传播及其效用》整理

材料二   凡官员有莅民之责,其语言必使人人共晓,然后可以通达民情,熟悉地方事宜,而办理无误。……官民上下语言不通,必致吏胥从中代为传述,于是添饰假借,百弊丛生,而事理之贻误者多矣。……应令福建、广东两省督抚转饬所属各府、州、县有司及教官,遍为传示,多方教导,务期语言明白,使人通晓,不得仍前习为乡音。则伊等将来引见殿陛,奏对可得详明,而出仕他方,民情亦易通达矣。特谕。

——摘自《大清世宗宪皇帝(雍正)实录》卷之七十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太祖规范字音的目的,并分析《洪武正韵》的传播有何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明清政府规范字音、语言的历史意义。
2020-11-12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福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检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文官们自应形成一个具有共同思想的集团。他们都知道施政出于仁民爱物之心,亦即同情和怜恤之心,文官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多少年来,文官已经形成了一种强大的力量,强迫坐在宝座上的皇帝在处理政务时摈斥他个人的意志。皇帝没有办法抵御这种力量,因为他的权威产生于百官的俯伏跪拜之中,他实际上所能控制的则至为微薄。万历皇帝明白了自己立常洵的计划不能成功,就心灰意懒,对这个操纵实际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

各式各样的社会关系也使他们结成小集团。出生于一省一县,是为“乡谊”。同一年考中举人或进士,是为“年谊”。婚姻关系,包括男女双方的远亲近属,是为“姻谊”。这多种的“谊”是形成文官派系的一个主要原因。因此明朝的历史只好在这里作悲剧性的结束,即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摘编自黄仁宇《万历十五年》

材料二   政治恩赐制是中世纪及近代英国任用官员的主要方式,表现为政府官员不是通过考试,而是君主以恩赐方式将宫廷及政府官职授予其信任的贵族。……到了18世纪末,由于“恩赐制”的影响,文官系统相当紊乱……1854年,由当时的国会议员诺斯科特和杜维廉根据广泛的调查,提出了一项改革文官制度的方案,即著名的“诺斯科特一杜维廉报告”。……这样英国的近现代文官制度开始逐步建立起来。一个相对独立于各个党派的文官团体开始逐步形成,成为英国政治力量中最为稳定的一部分。……在英国,常任文官实行公开竞考、择优录取 的原则,这同时也是西方国家文官制度中最具代表性的原则之一。文官选拔考试的一般形式 包括笔试、口试以及实际操作考试等。考试分两轮,首轮考试一般多采用笔试,复试则按所招文官的职位、类别的不同,采取相对灵活的录取方式。文官一经录用,非经法定事由或辞职,即可任职终身。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明朝文官政治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黄仁宇为什么说“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中期英国文官制度改革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西文官制度的不同之处。
8 . 撒切尔曾说:“英国文官制度的绝对专业化,使得政府能够在最低的差错和最高的效率的情况下运转自如。这个制度足以让采用不同制度的其他国家羡慕不已。”据此可推知,文官制度
A.容易滋生官僚习气B.提高了国家治理能力
C.触碰了资本主义基本制度D.借鉴了中国的科举制
2020-09-11更新 | 891次组卷 | 40卷引用:10分钟同步课堂专练-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6课西方的文官制度(基础练)
9 . 下表为清末学部主持统计的光绪三十三年至宣统元年(1907-1909年)全国新式学堂、学生统计表。读材料,回答问题

——转引自张海荣《清末三次教育统计图表与“学部三折”》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其对研究清末社会有哪些重要的史料价值。
2020-09-10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10 . 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查与外国交涉事件,必先识其性情。今语言不通,文字难辨,一切隔膜,安望其能妥协!……欲悉各国情形,必先谙其语言文字,方不受人欺蒙。

——《奏请创设同文馆说》1861年

材料二   如下表京师大学堂专业设置简表


——据1904年《奏定大学堂章程》

材料三   八年间,西南联大从军学生前后一共达到834人,其中不乏主动投笔从戎的热血青年。除了担任翻译外,联大学生还参加了远征军和空军。在1942年至1945年,为了保证空中运输线“驼峰”航线的畅通,1500名中美健儿血洒长空。根据记载,其中就有联大的从军学生。

——百度百科:国立西南联合大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京师同文馆创办的背景及目的。
(2)根据材料二,归纳京师大学堂学科设置的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南联大的创办与什么事件有关,并概括西南联大学生对社会的贡献。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教育与社会发展有何关系?
2020-08-25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年秋季高一新生入学分班考试历史卷 05(中国史范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