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殷周之际,中国政治与文化急剧变革。殷人认为其有天下是“天命降监,下民有严”,西周成王则告诫诸侯“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由此可知,殷周之变的内涵之一是
A.走向贵族分封政治B.神权政治色彩消除
C.敬天保民观念产生D.形成家国一体格局
2 . 祖先崇拜是商周时期首要的国家信仰,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祖先信仰逐渐被宇宙神或自然神崇拜(尤其是名山大川)取代;另外,祭祀的主要地点则由向先祖献祭的祠庙转到向自然神和宇宙神献祭的室外神坛。这一变化
A.反映先秦思想日趋成熟理性B.体现了地主阶级的威权构建
C.表明宗法制分封制开始瓦解D.标志着家天下观念开始出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西周时期,大部分农官,尤其是高级农官,主要是父子相承,世族任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中高级农官往往由诸侯亲自任命,或由代表他们的有关行政机构任命。至于基层农官,一些有实权的大臣和郡县长官都有权任命。这说明
A.血缘宗法关系已经消失B.社会政治体制发生变动
C.西周王权势力不断衰微D.井田制度逐步趋于瓦解
4 . 现已面世的甲骨卜辞中绝大部分是对于祖先神灵的贞问,认为神灵是历史的主宰。到了西周时期,青铜铭文则多载人事,少言神灵。统治者也更加关注民众和如何获得民心,这一变化说明西周
A.专制王权不断发展B.神权意识渐趋消亡
C.人文观念逐步兴起D.儒家思想影响扩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据史料记载,商王太甲德行有亏,大臣伊尹便将之囚禁在“桐宫”,待其悔过之后才恢复其王位。西周初年,成王年幼,周公旦“乃摄政当国”,待其成年后才将权力奉还。这反映出当时
A.宗法制度限制王权B.礼乐秩序走向崩溃
C.君主集权程度有限D.地方诸侯威胁王权
6 . 《乐记》总结了先秦时期儒家的音乐美学思想。《乐记·乐本篇》记载:“治世之音安以乐,其政和;乱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亡国之音哀以思,其民困。声音之道,与政通矣。”由此可知,音乐
A.决定了政治是否清明B.能够反映社会政治状况
C.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D.促进了等级制度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翻检西周史,周王朝的最高首领称“王”,周王发表诰命时用“王曰”,或“王若曰”。周王又称“天子”,被视为天之元子,受天之命以君临人间。这反映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嫡庶子孙为天下大宗
C.“天下为公”D.“郡”“国”并行
2021-06-15更新 | 9185次组卷 | 100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商朝时,最高统治者多被称为“帝”,也被称为“王”,方国首领的称谓更加随意。而周王朝的最高统治者被称为“王”,任何诸侯和夷狄的国君不得称“王”,这种礼制规范在西周青铜器铭文和周代文献中都得到了印证。由此可知,周代
A.等级秩序较商代更为森严B.礼乐制度有效地规范了社会秩序
C.分封制和宗法制开始结合D.王权与神权的结合程度有所提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如表是商周档案保管和使用情况简表,由下表可见,西周
时间档案主管人员情况档案保管或利用
商朝巫和史官负责占卜、祭祀、文字记录,同时也负责保管档案,巫史垄断神坛、把持政坛集中保管在宗庙地区。将龟甲与兽骨分别保管,穿扎成册或按包保管
西周“六卿”中,史官主管档案工作,协助周王理政,其他各官也都掌管与其职务相关的档案,其地方机关均有官员掌管丁籍档案图版、盟书、谱牒这三种档案都设立副本制度,正本保存到宗庙,也是贵族子弟学习的教材
A.沿袭了商王朝的基本政治制度B.国家治理呈现理性化特点
C.重视对贵族子弟进行儒学教育D.依据档案确立政权合法性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西周时期的何尊、大盂鼎、大克鼎等青铜器上的铭文让我们看到:贵族们受到王的赏赐,然后为亡祖亡父做器祭祀,赞扬先祖的品德;最重要的是祈求先祖降福,“子子孙孙永宝用享”。由此可知,这一时期
A.王位世袭制开始确立B.品德决定贵族地位高低
C.祖先崇拜功利性凸显D.中央集权得到高度巩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