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3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周人藏礼于器,对青铜礼器的使用在数量、形制和大小都有严格的规定。根据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周人列鼎通常为单数,奇数的鼎与偶数的簋(guǐ)配合使用;而在山东半岛及黄淮、江淮流域的东方族群则盛行“偶数用鼎”。这一现象反映出
A.贵族集团内部等级森严B.宗法分封制度走向瓦解
C.分封制下地方独立自治D.早期文明的多元一体特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淮南子》载:“禹之时,以五音听治。悬钟鼓磬铎,置昭,以待四方之士,为号曰:教寡人以道者击鼓,谕寡人以义者击钟,告寡人以事者振铎,语寡人以忧者击磬,有狱讼者摇?”这主要表明,禹
A.制定了完备的礼乐制度B.注意倾听民众的声音
C.利用宗法思想进行统治D.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
2021-03-28更新 | 375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濮阳市范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西周时期作为王室家族总管的周公,不仅要“勤劳于王家”,同时还要主管“王家内外”,即家族以外的朝政也要让他去过问。这反映了西周
A.官僚政治正逐步形成B.贵族享有广泛的特权
C.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D.地方管理的逐渐强化
2021-01-26更新 | 59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许昌、济源、平顶山三市联考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
4 . 商朝国君想要使用方国的臣民必须通过方伯,这种现象到了西周初年依然如此。这一现象说明当时
A.王权尚未实现高度的集中B.地方侯伯主导了商周政权
C.血缘贵族阻碍了中央集权D.商朝的制度被西周所沿袭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爵位制度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等级制度之一。先秦时期,爵位往往是政治权力的标志;秦以后的爵位不再具备行政职能,主要用来确定皇亲、功臣世袭的政治名位和经济权利。这一变化
A.导致了皇帝与官员矛盾的激化B.表明宗法制已退出历史舞台
C.促使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分离D.是适应新形势而调整的结果
2021-01-12更新 | 246次组卷 | 19卷引用:河南省豫西名校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6 . 古代中国上至皇帝下至地方官吏都撰写祈雨文。其内容主要是向诸水神诉说旱情的严重,向神灵祈求怜悯天下苍生及时降雨。宋祁的《北岳祈雨文》提到“臣日自省,不知所就,惟身多罪,蔽暗懦愚,非帝所赦,不敢逃诛,斯民何辜。”由此可知祈雨文
A.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B.体现了悲悯的人文精神
C.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反映D.缓解了尖锐的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西周,已见不到有大巫掌管政治大权的事,有关丧葬、祭祀、占卜及文化、教育诸事,在《周礼》中属掌礼机构管理,巫在这一机构中的地位是较低的,史官的地位则有很大提高。这表明当时
A.官僚政治逐渐得到确立B.君主专制削弱政治的神学色彩
C.国家治理的专业性提升D.礼乐制度促进重史传统的形成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据《尚书》等文献记载,周人以“小邦周”战胜“大邑商”后,对夏、商以来的天命观进行了改造,提出了“天命靡常,惟德是辅”的天命论。该理论
A.实践了孔子以德治民的理念B.改善了西周的民生状况
C.阐释了新政权的合法地位D.为后世稳定发展提供借鉴
2020-07-01更新 | 667次组卷 | 20卷引用:河南省三门峡市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何尊是周朝代表性酒铜器祭祀用品,尊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铭文,其中写有的“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记述的是周成王继承周武王遗志,营建成周之事。这反映了西周当时
A.青铜铸造水平领先世界B.已经迈入早期国家阶段
C.集权的政治制度大体形成D.王权与神权统治相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在《尚书·牧誓》中,武王指责商纣“乃惟四方之多罪迪逃,是崇是长,是信是使,是以为大夫卿土,俾暴虐于百姓,以奸宄于商邑”。周文王针对商纣王的做法反其道而行之,周文王之法曰:“有亡(奴隶逃亡),荒阅(大搜索并交还原主)。’所以得天下”由周文王之法可以看出
A.方国联盟整体仍然是大势所趋B.有利于加强周的影响力向心力
C.武王与文王的做法具有一致性D.由方国联盟开始转向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