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西周时期的青铜铭文多为颂扬先祖、祝愿家族昌盛之类的套语。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器铭文具有浓厚的地域性,很多还记载了监制者的官职名号、工长名与工匠名,有的量器还记载了容量、重量和使用地点。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
A.生产技术的进步B.宗法观念的消亡
C.集权政治的趋向D.礼乐制度的完善
2020-02-14更新 | 489次组卷 | 26卷引用:【市级联考】河北省石家庄市2019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2 . 殷商贵族笃信“天命”主宰一切,并永远庇佑其统治,祭祀占卜居于政治意识的主流。而西周宣扬“敬德保民”“明德慎刑”才能得到“天命”的眷顾。这一变化表明了
A.“天命观”的消逝B.伦理政治的勃兴
C.德主刑辅理念的成熟D.神权思想体系的崩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周代,卜、巫、史、祝等神职人员的工作由商代的“祭天”、“问天”转变为以“服务于人事”来诠释天子的祭祀活动。这一变化体现了(       
A.神权政治日益完善B.宗法体制已经确立
C.世俗王权得到加强D.政教合一得以实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殷商时,“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到了西周,周人认为“民之所欲,天必从之”;春秋时,季梁认为“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这一变化过程
A.受到孟子民本思想的影响
B.表明君主专制思想的弱化
C.说明早期唯物思想的出现
D.体现一定的人文主义色彩
2019-06-11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校级联考】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柳州市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商朝最高统治者常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往往通过占卜来决定。到了西周,统治者认为天命是不可靠的,民心向背才是根本。这一变化
A.适应了王权统治的需要
B.提高了下层民众的政治地位
C.促进了等级制度的形成
D.使王权摆脱了宗教神权控制
2019-10-29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2018年高三5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夏商西周都城是以神权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始建国营都首先置宗庙、立社坛,凡国之大事均是在宗庙和社坛中进行。而东周时的都城突出政权所在“大朝”建中立极的绝对权威,“大朝”之外的“左祖右社”则成了附属建筑,这一变化突出反映了
A.政治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
B.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
C.王权的统治不再依靠神权
D.宗法关系没有受到重视
2018·全国·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西周时期,教民敬神事君的传统思想中,民生来就是神和君的从属物。春秋时期,有人认为民是神之主,先民而后神。这一变化
A.带有一定的人文主义色彩
B.受到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
C.体现早期唯物思想的萌发
D.表明君主集权思想的弱化
8 . 西周宗法制度是国家权力继承和分配的重要基础,强调“亲亲”、“尊祖”与“敬宗”,希望凝聚宗族力量。但宗法制度发展到一定程度,也可能无法继续维持封建秩序。下列哪一现象可以说明这种变化?
A.宗庙祭祀活动频繁,规模日大,导致民穷财困
B.邦国各自发展,亲戚关系日远,甚至相互兼并
C.强宗大族垄断土地,使政府无法获得足够税收
D.公卿大夫世袭,握有政权,促使官僚体制发展
9 . 从商周到秦朝我国政治制度变化的突出特点是
①由贵族政治变为官僚政治
②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③削弱地方,加强中央权力
④血缘政治完全退出了历史舞台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