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察举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4 道试题
1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后汉书·百官志注》

材料三 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四 唐人沈既济说:故太平君子,唯门调户选,征文射策,以取禄位,此行己立身之美者也。父教其子,兄教其弟,无所易业。大者登台阁,小者任郡县,资身奉家,各得其足。是以五尺童子,耻不言文墨焉。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媪才毓行者,咸出于是。

——韩国磐《隋唐五代史论集》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进步性?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什么?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科举制的作用。
2023-03-14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高一(1)班同学以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为主题,制作如下示意图。图中选官制度的标准依次是(     
A.军功、品行门第、才能B.血缘、品行门第、军功
C.军功、血缘、才舱门第D.品行、军功、才能、血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指出,察举的权力,在各地方官员手中。当一个人做到有权察举时,经他察举的,便是他的门生故吏,将来在政治上得意,有机会必然也会察举他的后人。这就造成了后来所谓的士族门第。据此可知(     
A.士族制与察举制有一定渊源
B.九品中正制造就士族制度
C.察举制瓦解了中央集权体制
D.士族门阀制约了君主专制
2022-07-09更新 | 314次组卷 | 15卷引用:新疆哈密市第八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唐宋)。下列选官制度的标准按以上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B.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血缘→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D.血缘→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2022-07-05更新 | 256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昌吉州行知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东汉后期,同一年被察举为官的人会形成“同岁”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超越地域、血缘,形成官场内部独特的亲密关系,官员相互选拔“同岁”的亲属为官,聚成群体。这反映了,当时(     
A.选官制度不断发展成熟B.血缘对政治的影响下降
C.世家大族的影响力扩大D.中央权力不断受到削弱
6 . 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
秦朝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军功——品行——门第族望——考试成绩
B.军功——门第声望——品行——考试成绩
C.门第声望——军功——品行——考试成绩
D.考试成绩——品行——门第族望——军功
7 . 夏商周:世袭→秦:军功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宋:科举制。下列选项中,有关选拔官员的标准与以上选官制度按顺序搭配正确的是
A.血缘→功绩→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B.功绩→血缘→考试成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
C.血缘→功绩→门第声望→品行才学→考试成绩
D.血缘→功绩→品行才学→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汉朝实行的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由此可见,察举制度选官的主要标准是
A.德才兼备B.家庭背景C.个人声望D.考试成绩
2021-10-23更新 | 291次组卷 | 59卷引用: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汉代察举的科目可分为常科(岁科)与特科两大类。岁科有孝廉、茂才(秀才)、察廉(廉吏)、光禄四行;特科又分为常见特科和- -般特科。岁科以“孝廉”为最重要,特科则以“贤良方正”为最重要。可见,察举制
A.仅以道德为标准B.严格考试程序C.有利于弘扬儒学D.淡化人才能力
10 . 选官制度是封建政治制度的重要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代察举制取士)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

——《四科取士诏》

材料二   (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

——《晋书·段灼传》

材料三   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

———钱穆《国史新论》


(1)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在人才选拔方面具有怎样的优势?
(3)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如何理解“科举制的实施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观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