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九品中正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0 道试题
1 . 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与“九品中正制”相一致的
A.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B.唐制,取士之多,多因隋旧
C.立嫡以长不以贤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南北朝时,形成了记述家族世系的谱学,“有司选举,必稽谱籍,而考其真伪”“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出现这种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保证士族高贵血统B.维护士族特权地位
C.防止士族门第混乱D.弘扬士族良好家风
2020-08-28更新 | 547次组卷 | 19卷引用:纲要上-第二单元测试卷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材料二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三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

材料四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立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材料五   伏尔泰对古代中国政府的行政机制大加赞扬,认为比之印度、波斯和土耳其的政治统治形式,中国要幸运得多。在这里,“一切都由一级从属一级的衙门来裁决,官员必须经过好几次严格的考试才被录用。在中国,这些衙门就是治理一切的机构。六部居于帝国各官府之首,六部之下有44个常设在北京的下属机构,每个省每个城市的官员都有一个辅佐的衙门”。因此,在伏尔泰看来,人类肯定想象不出比中国的政治形式更好的政府。


(1)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周至唐朝不同的选官制度与标准
(2)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
(3)根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伏尔泰认为中国的政治形式是“更好的政府”的理由及你对古代中国行政运行机制的认识。
4 . 《通典·选举二》:“魏氏革命,州郡县俱置大小中正,诸府公卿及台省郎吏有德充才盛者为之.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凭之授受,谓免乖戾。”据此可知,曹魏时的中正官
A.由州郡县长官充任B.以门第为选拔依据
C.负责评议地方人才D.可直接任免地方官
2020-07-21更新 | 139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能力提升)
2020·江西南昌·二模
5 . 汉朝时期,国家建立了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曹魏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这种变化(     
A.保障了选才公平公正B.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迎合了庶族地主势力D.催生了曹魏门阀士族
2020-07-07更新 | 204次组卷 | 22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同步单元AB卷-选择性必修1-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学业水平合格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曹魏实行九品中正制之初,中正由现任中央职官兼任,须“德充才盛”,经郡国长官推举,报请司徒确认并予以任命。这表明九品中正制
A.无法为政府选拔优秀的人才B.有利于推动官僚政治的形成
C.彻底改变了乡里评议的传统D.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趋势
2020-07-01更新 | 745次组卷 | 19卷引用:人教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第二单元官员的选拔与管理单元限时训练
7 . 魏初制定九品中正制时尤其注重对其品行的考察,品定等级时“尚有三年更定之例”,品评官大都做事谨慎客观,弹劾官员不畏权贵,“其所弹贬,自亲贵者始”。这反映出九品中正制在制定时
A.考察官员道德水平B.反对世家子弟入仕
C.注重社会舆论监督D.坚持公正客观原则
8 . 梁朝史学家沈约甚至说九品中正制是“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胄高卑”。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据此可知,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度
A.成为了选官的最主要制度B.选官的标准发生根本性变化
C.因为士族势力没落而调整D.为科举制的开创奠定了基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晋室南迁后,上层士族通过九品官人法不断掌控朝政,占据高位,寒门庶族只能居于下位,成为门阀政治的代表时期。这反映出当时
A.豪强大族对政治的影响B.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进步
C.考试选官制度已经确立D.选官重视家族经济基础
2020-04-20更新 | 549次组卷 | 34卷引用:专题02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 备战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必考知识清单与考点演练(统编版)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曹丕继魏王后,颁制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中正都由州郡的世家名门贵族官僚来担任,因而所定为上品者,无非世族名门。这表明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
A.克服了察举制的诸多弊端B.打破了士族的特权垄断
C.兼顾了家世与才能的考量D.弱化了中央的专制集权
2020-01-09更新 | 1050次组卷 | 21卷引用:2021-2022学年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单元专项检测(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