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唐代,儒学家韩愈激烈地批判佛学,提出对于佛教应该“人其人,火其书,庐其居”。到了北宋,以程颐程颢为代表的学者,却基本上都“出入于老释者数十年”,对佛学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这一变化
A.体现了政府对外来文化的开明政策
B.反映了大一统时代的恢弘气度
C.有助于儒学在这一时期的新发展
D.表明弃儒从佛的现象已相当普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西汉前期,社会活跃着许多大盐铁商,他们资金雄厚,生产规模庞大,有的冶铁商同时役使上千人的劳动力。西汉中期以后,这些商人转而把资金投入农业,扩大地产。这一变化
A.体现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B.反映了政府宽松的商业政策
C.强化了自耕农的存在基础D.有助于提高商人的政治地位
3 . “烽火戏诸侯”

“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出自《史记》,其中记载周幽王为取悦褒姒“数举烽火”而失信于诸侯,等到申侯与西夷犬戎来攻时,“幽王举烽火征兵,兵莫至。遂杀幽王骊山下。”家钱穆先生曾对此提出质疑:“诸侯兵不能见烽同至,至而闻无寇,亦必休兵信宿而去,此有何可笑?举烽传警,乃汉人备匈奴事耳。骊山之役,由幽王举兵讨申,更不需举烽。史公对此番事变,大段不甚了了也。”日本学者平势隆郎认为,“烽火戏诸侯”如果真实,“其前提是君主的权力发展到了足够强大的阶段。”另据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系年》记载:“周幽王取妻于西申,生平王,王或(又)取褒人之女,是褒姒,生伯盘。褒姒嬖(受宠爱)于王,王与伯盘逐平王,平王走西申。幽王起师,回(围)平王于西申,申人弗畀(给),曾人乃降西戎,以攻幽王,幽王及伯盘乃灭,周乃亡。”


请你结合材料和所学,辨析“烽火戏诸侯”的真实性。
4 . 儒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间的两套秩序:社会政治秩序和道德心灵秩序。孔子以后儒家的代表人物,有一位提出了纲常名教,突出了礼;另一位则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思辨化的哲学体系。他们分别是
A.孟子和王阳明B.荀子和朱熹C.董仲舒和顾炎武D.董仲舒和朱熹
5 . 《史记》曰“(汉)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唐代司马贞的《史记索隐)解释说:“言封子弟境土交接,若犬牙不正相当而相衔入也。”这些史料说明汉初
A.承袭了秦的治理模式B.刘邦极力稳固皇权的治国用心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实行D.王国严重威胁中央统治的权威
6 . 法国历史学家布岁代尔评价明朝第三任皇帝明成祖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北京时说:“中国在争夺世界权杖的比赛中输了一局。”他的理由可能是
A.迁都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B.迁都不利于经济重心南移
C.迁都不利于中国参与海洋开发D.迁都后明朝长期处于北方边患威胁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内容中结束了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的是
A.隋文帝灭掉陈朝B.隋科举制C.隋统一度量衡D.隋开通大运河
8 . “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B.农耕文明的扩展
C.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三公九卿制的施行
2020-02-02更新 | 856次组卷 | 51卷引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重申“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下列古代官职中,较早体现“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的是
A.西周卿大夫B.秦朝御史大夫C.西汉刺史D.明朝内阁
10 . 西周分封,天子(王)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这说明分封制的本质是
A.周天子间接统治国家的方式B.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
C.安抚功臣与异姓贵族的手段D.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政治制度
2019-12-16更新 | 372次组卷 | 21卷引用:黑龙江省黑河市嫩江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