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 道试题
1 . 元青花很多器物的造型和纹饰蕴含跨文化要素,如下图“鬼谷子下山图”罐的肩部有点刻古伊斯兰文标识,罐底一侧有伊斯兰文方章款。这反映了(       

A.海上丝路推动中外文化交流B.元政府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C.中国古代制瓷技术达到顶峰D.市场需求推动制瓷业的发展
2024-04-28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卷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72年新疆出土了唐代绢画《双童图》,该图描绘了两个儿童在草地上追逐嬉戏。左边的儿童右手放掉飞虫,左手怀抱卷毛小狗。这种卷毛小狗在唐代称为“拂袜狗”,据《旧唐书》记载:“(高祖)七年,(高昌王)文泰又献狗雌雄各一,高六寸,长尺余,性甚慧,能曳马衔烛,云本出拂菻国。中国有拂菻狗,自此始也。”经学者考证,“拂菻狗”的故乡是当时被称为“大秦”或“拂菻”的东罗马帝国。

图中两个儿童穿的彩色条纹背带裤充满了浓郁的异域风情。背带裤、背带裙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山西太原北齐娄睿墓出土的侍女俑,就穿着背带长裙。有学者提出,其可能源于我国北方契丹族服饰中的“连脚背带裤”,传入汉民,族被汉族儿童所穿而沿用下来,并由中原再传〉吐鲁番高昌地区。彩色条纹面料最早在战国楚墓出土的服饰实物中可见,至唐代随着与西域少数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服饰的条纹逐渐变窄,并出现多色相间,色彩越来越艳丽。同时期阿斯塔纳古墓出土的“八彩晕绷提花绫裙残片”也进一步证明了彩色相间的织物在这一地区的流行。

——摘编自廖瑜等《艺术社会学视角下唐代婴戏图研究——以阿斯塔那187号蔂〈双童图〉为例》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绢画《双童图》创作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绢画《双童图》为例谈谈历史学研究的方法。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国)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污,其服不佻,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梏,古之吏也。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古之士大夫也。观其朝廷,其朝间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也。

—《荀子·强国》

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国能兼并六国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所反映的历史趋势,并对这一趋势进行简要的评价。
2023-12-14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图1为四川三星堆出土的龙虎纹青铜尊,它与图2安徽阜南出土(属于商文化前中期)龙虎纹青铜尊高度相似,据此可知(       

        

A.不同地区文化存在交流B.三星堆文化由商人创造
C.巴蜀成为商人统治区域D.礼乐制度得到广泛传播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如图是《清朝前期外交体制示意图》。据图可知,清朝(     
A.天朝上国观念影响对外交往B.固守闭关锁国政策应对外来威胁
C.外交主权下移威胁封建体制D.主动调整外交体制适应形势变化
2023-12-16更新 | 360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2月分科指导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距今约9000—7500年的贾湖遗址与距今3300年左右的殷墟遗址都位于今河南境内,两地相距仅300公里。图第一行是贾湖遗址出土的契刻符号,第二行是殷墟遗址出土的甲骨文,二者都刻画在龟甲等器物上。这可以说明中华文明(       
A.源远流长B.多元一体C.开放包容D.善于创新
7 . 下面两幅图是甘肃敦煌莫高窟第220窟(7世纪)部分壁画。左图是中国君臣图。右图人物形象中,有的上身半裸,有的身材高大,有的头戴羽帽,可能来自朝鲜半岛,有的肤色黝黑,有的头发卷曲,人物肤色和服饰均与左图不同。这说明当时(     
   
A.帝王君臣沉迷于宗教活动B.包容开放促进了文明交流
C.中外交流推动了服饰变迁D.西北地区是当时经济重心
8 .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部中华民族史就是一部各民族团结凝聚、共同奋进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地域辽阔,地理环境复杂多样。各地的地形、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千差万别,造成了地域之间经济文化面貌的巨大差异和发展的不平衡。在不同的自然环境中,人们要分别开发和利用不同的自然资源,他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产品也就各有不同。这使得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众多民族和多元文化。不同的地战与文化,既有隔阂的一面,又有互相取长补短、互通有无的需要。因此,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使得自古以来,各地区与民族之间尽管有山河阻隔,却一直进行着日益密切的经济交流。

——摘自杨圣敏、丁宏《中国民族志》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民族众多以及各民族交往,交流的原因。

材料二

地区

史实

新疆西汉:公元前60年,设立西域都护
唐朝:设立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元朝: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机构
清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设置伊犁将军
西藏唐朝:与吐蕃赞普结亲
元朝:在西藏地区设立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管辖
清朝:册封宗教首领达赖和班禅;1727年,设置驻藏大臣
(2)处理好民族关系历来是各朝代政权实施治国理致,追求和维护国家统一的重要内容。从材料二中任选其中一个地区,概括古代中原王朝对该地区采取的措施及其作用。

材料三

             秦朝形势图                                                  汉朝形势图

                  唐朝形势图                                                       元朝形势图

          明朝形势图                                                         清朝形势图




(3)有学者在概括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的显著特点时说:两千多年来,中国古代尽管出现过多次分裂,统一却是中国历史的主流。你同意此观点吗?请综合上述三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有说服力的依据。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地图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为了适应大一统国家的政治需要,康熙帝在位时,曾组织中西方科技力量测绘了地图。雍正帝继位后,继续任用西方传教士重新编绘《十排皇舆全图》。《十排皇舆全图》北起北冰洋,南到海南岛,东北濒海,东南至台湾,西抵黑海与地中海交汇处。图中以北京中经线为本初子午线,纬线也以北京居中。图上的行政建置,以不同的符号着不同的颜色表示,如北京为凸,橙色;全国各府为框,黄色(各省首府则加贴红纸签注省名)等等,共以五级符号加以区别。图中自长城以南,凡重要关隘、卫、堡、城、镇、营、讯均贴黄纸浮签,用汉文标注出驻扎官兵人数。如在东南沿海及台湾府属地黄纸浮签较多。

——摘编自孙果清《深藏内府、密不示人的清雍正朝<十排皇舆全图>》

材料二   康熙帝在遏制沙俄入侵和划定边界过程中,于1686年开始修订《大清一线志》。1708年,以传教士雷孝思、托马斯等为主力,实测编纂了《皇舆全览图》。乾隆末年,与晚毗邻西藏、新疆等地的国家划定清晰的线状边界,并以条约确认。嘉庆时,参校乾隆至嘉庆地图变更状况绘制成的《皇奥全图》,有经纬网,空间的点、面、线、军人、官吏、民众与城池、村镇填充。图中边疆地区内容增加,如蒙古统部在原25个地区外,增加了喀尔喀、察哈尔等6个地区,铣部机构增加旗分、封爵、属部、驿站四门。疆界北到外兴安岭,西到帕米尔和后藏的阿里地区,东到库页岛,南到南海,中国疆域的空间最终奠定。

——摘编自于逢春《论中国疆域最终奠定的时空坐标》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十排皇舆全图》的特点。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清代疆域地图绘制的意义。
10 . 如图是我国某一时期的部分行政区域图,这一时期管理A区域的机构是
   
A.宣政院B.行中书省C.枢密院D.中书省
2022-06-29更新 | 127次组卷 | 80卷引用:广西柳州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