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7 道试题
2 . 如图是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时做的学习摘要。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大变革时代B.统一国家建立C.社会繁荣与开放D.民族关系发展
2021-09-24更新 | 771次组卷 | 63卷引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沙湾县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独具时代特色的历史词汇在风云流转的时空中,是社会发展的一个个坐标。如表所列词汇中“重文轻武、交子”对应的朝代是
时期词汇
秦朝半两钱、小篆
重文轻武、交子
清朝军机处、京剧
A.唐朝B.北宋C.元朝D.明朝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王国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日立子立嫡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与材料中的“立子立嫡之制”和“封建子弟之制”分别对应的是
A.宗法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分封制
C.分封制和宗法制D.官僚政治和贵族政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韩非子曾经对秦国实行的“斩一首者爵一级,欲为官者为五十石之官”的商鞅之法提出批评:现在如果推行这样的法令,让杀敌斩首有功的军士做医师和匠人,那么疾病一定不能解除,屋舍一定不能建成。据此可知,韩非子主张
A.维护世卿世禄制度B.量才而用的任官理念
C.建立君主专制制度D.民生问题是执政之本
6 . 《系辞传》中的“天下--致面百虑,殊途而同归”与《中庸》里的“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体现了
A.“百家争鸣”格局B.思想领域呈现融合统一趋势
C.“天下合归于儒”D.世间万物发展中的相生相克
8 . 康熙时出现了一个特有的职称“内廷行走”,它不是某一固定御用机构官员的特定称谓,而是对那些虽然身份不同、却拥有同等的在内廷、皇帝身边工作机会的官员的共称。乾隆以后,这一职称在史料中出现的越加频繁。“内廷行走”在日值内廷、与谋国事的同时,实际上在皇帝身边形成了“要职”再聚合的办事机制。这表明当时
A.内廷官员政治地位平等B.君主决策大权的旁落
C.官僚政治体制发生异变D.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2021-08-31更新 | 725次组卷 | 21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兵团第九师龙珍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明清时期,太湖地区和珠江三角洲扩大了桑树种植和渔业养殖,并通过“塘基上种桑、桑叶喂蚕、蚕沙养鱼、鱼粪肥塘、塘泥壅桑”,使多余营养物质和废弃物得到循环利用。这
A.迟滞了南方农业经济的发展B.促成了经济重心的转移
C.活跃了江南地区的商品经济D.改变了江南的经济结构
2021-08-29更新 | 328次组卷 | 6卷引用:新疆塔城地区兵团第九师龙珍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621年,李世民创办了文学馆,搜罗贤才。馆中既有以诗赋文章名世的虞世南,褚亮,许敬宗等,又有以经史学问著称的孔颖达、陆德明、姚思廉等,还包括了极富政治军事才干的房玄龄、杜如晦、杜淹等人。李世民此举
A.抑制了前代门阀势力的扩张B.奠定了贞观治世的人才基础
C.开启了不拘一格的用人机制D.实现了唐代政权的和平转移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