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353 道试题
1 . 现存于安徽省博物院的鄂君启金节,是战国时期楚怀王发给一个叫鄂君启的人用于运输货物的铜制免税证件。铭文中详细规定了鄂君启水路、陆路交通运输的路线、车船大小与数量、运载额、运输货物的种类、禁运货物和纳税及免税等情况。鄂君启金节的出土证明了战国时期楚国(       )
A.水陆交通网络发达
B.民间商业贸易繁荣
C.国君严格管控经济
D.强化工商食官政策
2 . 中国小说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大多是记述神灵鬼怪的志怪小说,少数记人事的也多记上层人士的谈吐和轶事。唐代传奇则大量记载人间的各种世态,人物有上层的,也有下层的,从内容题材上看,大致可分为神怪、爱情、历史、侠义诸类。这说明唐代(     
A.传奇小说已成为文学主流B.世俗文学具有一定社会基础
C.传统礼教受到了较大冲击D.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发生嬗变
3 . 甲骨文中所记录的两类酒——“酒”和“醴”,前者是用发霉的谷物进行发酵的酒;后者则是用发芽的谷物酿造而成,酒精度相对较低。这两种酿造工艺在仰韶村遗址的尖底瓶残留物中均有发现。这一记录可用来说明(     
A.仰韶文化是黄河流域文化主根脉B.仰韶人酿酒具有悠久历史
C.黄河流域原始农业和手工业发展D.考古能完整还原历史真相
2024-03-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豫南六校2023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是明朝万历年间安徽徽州某地的地权分配情况表(据当地鱼鳞图册统计)。从表中可以推知当地

对象

亩数分级

户数

百分比(%)

田地亩数

百分比(%)

地主

30亩以上

2

0.28

107.82

12.44

富裕农民

10—30亩

5

0.72

70.71

8.16

自耕农和其

他小土地者

10亩以下

687

99

688.27

79.4

合计

694

100

866.8

100

A.土地的所有权相对稳定B.地权分布利于国家赋税征收
C.重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D.地主隐瞒土地的现象较严重
2024-03-10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中原名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精英联赛历史试题
5 . 唐朝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新罗王逝世时,唐玄宗特意挑选经学家邢涛前往吊祭,并对他说: “新罗号为君子之国,颇知书记,有类中华。以卿学术,善与讲论,故选使充此。”这说明新罗(       
A.深受中华文化影响B.确立了儒学的正统地位
C.接受唐朝政治统治D.套用了唐朝的经济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儒学关心治世,道教倡导修身,佛教主张修心,正是因为儒学缺少对心性的探讨,使得魏晋以来儒学出现危机。这表明(       )
A.存天理、灭人欲束缚了人性
B.寺院经济发展推动佛道思想盛行
C.儒学无法解决变局下的精神危机
D.儒学内敛保守特征排斥外来文化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以儒家经典为主导的正统阅读始终是中国古代阅读文化的主流。在封建社会早期,阅读尚且是一种奢侈,把阅读作为娱乐则更是达官显贵和家境殷实的文人墨客的专利。封建社会中期以后,阅读娱乐性明显下移,尤其是明中期以后,戏曲小说成为传阅自娱的主要读物,就连女性也加入其中。此外,中国古代文人很早就发现阅读不仅能愉悦身心、陶冶情操,还兼具养生保健,预防和辅助治疗身心疾病的功效。明清两代,更不乏将自己的认识和亲身感受记录在著述中的文人。当然,读者的阅读目的至少具有以上一种或兼具其中几种,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下层百姓加入了阅读的行列,读书目的分化愈加明显。

——摘编自王余光主编《中国阅读通史》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阅读文化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就中国古代的阅读文化谈谈你的认识。
8 . 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可以说是传统集权社会行政管理体制的骨架。但是唐朝宰相,名号众多,除了中书令、尚书令等三省长官之外,还设有尚书仆射、参议得失及参知政事等。这些官职的设置(     
A.体现出中枢机构的异化B.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
C.凸显皇权与相权的决裂D.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实践能力的积累,人们从西周井田制束缚中摆脱出来,在更广阔的社会领域释放出更多的创造力,从而使得一部分人从西周分封等级制度中解放出来,释放出更多的积极性,从而引发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的整体关系的社会形态转变。

——摘编自周至杰《社会转型与春秋战国人学思潮研究》

材料二   春秋战国时期是“失序”的时期,也是中华民族的启蒙时代,在重构社会秩序的同时,也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孔孟以修身为本;老庄崇尚自然;……各学派在人性善恶、德治法治、有为无为的议题上交锋碰撞,既彼此辩驳,又众说融汇,异彩纷呈的文化遗产深刻影响着历代中国人的思想与生活,在中国思想史上也写下了灿烂辉煌的篇章。

——摘编自杨明柱《诸子百家:辉煌的篇章》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形态转变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儒道墨法四大学派在“重构社会秩序”上的思想主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中和巴蜀文化一脉相承,汉中从秦汉到宋末的大部分时间,基本都是被以巴蜀为中心的行政区域所统辖,而元朝在征服所有汉人地区后,便将四川的门户汉中糅合进陕西行省。此举目的是(       )
A.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认同感
B.削除地方割据的潜在威胁
C.以山川形便巩固中央统治
D.发挥地方资源的互补优势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