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边疆治理自古以来就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团结,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并采取了有针对性的措施或者相关政策来加强管理。

材料   1989201830年边疆研究高频关键词统计

聚类主题词高频关键词
边疆重点地区新疆、清代新疆、新疆建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云南、云南省、云南边疆、云南边疆民族地区、西藏、拉萨、日光城、噶厦政府、达赖喇嘛、十三世达赖喇嘛、蒙古、内蒙古、蒙古地区、黑龙江、黑龙江流域、黑龙江省、广西、海南岛、海南
边疆关注时段汉(秦汉、西汉、西汉王朝、汉武帝、两汉、东汉)、唐朝(唐代、唐王朝、唐前期、隋唐时期)、元(元代、成吉思汗)、明代(嘉靖、万历、明初、明廷、朱元璋)、清朝(清代、清朝、乾隆、清政府、清代前期、清廷、明清时期、康熙帝、雍正帝、乾隆朝)。
边疆治理策略设置都护府、册封、和亲、改土归流、宗藩关系、治边思想、屯田(制)、经略、土司制度、伊犁将军、驻藏大臣、理藩院、羁縻州府、西藏地方政府、安西四镇、策略、黑龙江将军、朝贡关系、朝贡贸易、卫所、天下观。

——改编自朱尖《中国边疆研究学术热点、特征与边疆内涵认知》

根据材料,请从表中选取相关关键词进行组合,以边疆治理为核心,自拟论题,并结合中国古代历史的具体史实予以阐释。(要求:写出组合,主题明确,史实清楚,逻辑清晰,史论结合,论述合理)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农业革命包含四个方面。第一、因为新知识而学会更有效地预备土地,改良或者引入新工具,更广泛地使用粪肥、河泥和石灰作为肥料。第二、引进高产或者抗旱品种,或者早熟品种,以便在同一块土地上每年收获两次。第三,水压技术和前所未有的错综复杂的灌溉网络的建设提高了效率。第四,商业化可能增加了农作物品种,不仅是基本的食用谷物,而且有效利用了各种天赋的资源。

——摘编自伊懋可《中国过去的范型》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农业革命”拟定一个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3 .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是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不同评价。

评价出处
自孝文定鼎伊洛,务欲以夏变夷,遂至矫枉过正,宗文鄙武,六镇兵卒,多操弃之,有同奴隶,边任浸轻,裔夷内侮。魏之衰弱,实肇于此。(元)马端临《文献通考》
及迁洛阳,政治情势大变,一辈南迁的鲜卑贵族,尽是锦衣玉食,沉醉在汉化的绮梦中……而鲜卑命运,亦竟此告终。钱穆《国史大纲》(1940年)
正由于鲜卑等民族的不断加入,才为汉民族不断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使汉民族的人口数量日益增加,今天汉族能成为中国的主体民族和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离不开鲜卑等民族的贡献。葛剑雄《元宏是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2009年)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整体上评析材料中的观点,得出结论。(要求:结论不能简单重复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任何一种文化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和阶级性。民族性是指各民族具有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文化,而不是说每个民族只有一种统一的文化;任何文化都属于一定的时代,表现为各个民族文化的社会制约性和历史性,表明的是这种文化产生的必然性和何以如此的原因;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中文化的人都属于一定阶级。

——摘编自陈先达《论文化与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根据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3-11-25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大同市,古称云中、平城、云州,是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九大古都之一。历史上大同一直是北方中国的中心城市,其曾是秦汉名郡、北魏京华、辽金元三代陪都,明、清两代皆设大同府,因而有“一代都城,三代京华,两朝重镇”之称。千年的历史为大同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大同也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结合中国古代史相关史实,选择一到两个与大同相关的典型历史事件,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选择的事件典型,论题合理,史实明确,论述清晰)
2023-11-2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2001年版的《中华历史通览》丛书把中国古代史分为12个阶段,分别端写了12本书,下表节选了部分阶段及对应的书名:

阶段

上古秦代卷

魏晋卷

南北朝卷

隋代卷

书名

《文明曙光》

《治乱嬗替》

《南北分治》

《大河滚滚》

阶段

唐代卷

五代十国卷

辽夏金卷

元代卷

书名

《流金岁月》

《乱世风云》

《塞北三朝》

《大漠烟尘》

请根据书名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一个历史阶段,概述其历史阶段特征。(要求:确定阶段,概述特征、形成结论)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正官利用考试进行官员选拔。隋文帝正式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隋炀帝创立进士科,科举制正式确立……公元1905年,清光绪帝宣布废除科举制度。

“此制用意,在用一个客观的考试标准,来不断挑选社会上优秀分子,使之参与国家的政治。此制的另一优点,在使应试者怀牒自举,公开竞选,可以免去汉代察举制必经地方政权之选择。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可以促进全社会文化之向上。可以培植全国人民对政治之兴味而提高其爱国心。可以团结全国各地域于一个中央之统治。”钱穆《国史大纲》
“过去曾认为科举制几乎一无是处,现在从事考试工作,有了一些体会,又查了一些资料,感到原来的认识不全面。”杨学为《对科举的再认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请论述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历史意义,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说明须有史实依据)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国历史书中,宋朝可算是画上过浓重一笔的王朝。正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同学者,对宋朝的评价大相径庭。朱熹认为“国朝文明之盛,前世莫及”。今人陈寅恪先生在《邓广铭宋史职官志考证序》中也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两宋之世。”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则认为“宋朝内政最腐朽,外患最强烈,成为历史上怯弱可耻的一个朝代。”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更认可材料中的哪种观点,并予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阐述完整;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代是中国古代社会完全成熟和高度发达的阶段,宋代科举取士空前之多,正是与宋代社会的高度发达密切联系的。重视门第的九品中正制是维护士族地主利益的选官制度;而不问家世的科举制则为庶族地主进入仕途开辟了道路。科举制正是在庶族地主的兴盛、士族地主的衰败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摘编自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


从材料中提取一个观点,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来自材料,任意一点或整体均可;论证须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2023-10-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崇祯历书》对中国天文学的贡献,或者超越该学科所具有的更为广泛的意义,可以归结为在欧洲科学革命成果的影响下,中国传统的科学范式的变革(知其然到更需知其所以然),在这种变革中遵循的思想原则,以及这种变革由历算向其他科学领域和国计民生部分的发展趋势。

——摘自沈定平《明清之际中西文化交流史》

根据材料并结合中国史的知识,以文化交流与碰撞为视角,自拟论题并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表述合理。)
2023-04-19更新 | 58次组卷 | 3卷引用:山西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