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中国古代史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图为郑州博物馆所藏隋大业二年《李渊为子李世民祈福造像记碑》碑文。据此可知,当时(     

A.上层官员权贵精通佛学B.皇室利用宗教加强统治
C.佛教逐渐融入中国社会D.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魏晋时期的名士们多光身着宽大外衣,或者外衣内着一件类似今天吊带衫的奇特内衣,并不等中衣,此衣式仅见于这一时代;女子服饰则长裙曳地,大袖翩翩,饰带层层叠叠,表现出优雅飘逸的风格。宽衣博业成为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的流行服饰。这种服饰装则必备(     
A.是这一时期民族交流的体现B.反映出佛道老庄思想的盛行
C.表明儒学统治地位逐步崩塌D.说明名士能够引领时代习俗
3 . 唐宋时期,品茶作诗逐渐成为风尚,如白居易“或吟诗一章,或饮茶一瓯。身心一无系,浩浩如虚”、皎然(唐朝僧人)“茶稍与禅经近”、苏轼“茶与水味深入理窟。茶生苍石之阳,碧涧穿注,兹乃水石之灵,岂茶哉?”据此可知,唐宋时期(     
A.经济的发展影响社会风尚B.哲理化思潮的发展
C.儒、佛、道三教互相融合D.市民阶层饮茶盛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明清时期,松江府朱泾镇附近四乡盛产棉花,居民又精于纺织,所产棉布闻名遐迩,这里“居民数千家,商贾辐辏”;苏州府的盛泽镇地处桑蚕之乡,发展成为全国闻名的丝业重镇。这表明(     
A.江浙地区自然经济开始瓦解B.交通便利促进区域贸易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推动市镇兴盛D.传统重农抑商政策发生变化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两汉时期,文人献赋盛行。西汉武帝时,如有天子出巡、游猎、求仙等行为,司马相如、扬雄等文人往往献赋加以讽颂。东汉建都洛阳后,一些关中遗老仍然盼望朝廷能够回迁长安,对此,班固上《两都赋》加以驳斥。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行政制度的重大调整B.文人较强的社会责任意识
C.积极进取的时代风貌D.兼收并蓄的思想文化政策
2024-03-07更新 | 577次组卷 | 17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在儒家国家学说的指导下,各级官员都要受到“忠君保民”信条的约束。他们分处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机构上,执行统一的中央政府的号令,但在贯彻过程中又不需要事事请示,而往往是按统一的儒家国家学说处理大量日常事务,从而自动地对各地区实行控制调节。实际上,历代中国政治家对这种特大系统组织方式亦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儒家国家学说的“强干弱枝,大本小末”的原则,很符合控制论关于分层控制和组织的原理。

——摘编自金观涛《兴盛与危机——论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中国古代封建王朝,阐述儒学发展对该王朝的影响。(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历史是一种智慧,读史可以使人明智,鉴以往可以知未来;历史是一种通识,读史之可以增长人的见识,以“见往事”的方式培养人的才略。下面是几本历史著作的标题、作者和出版社信息。

历史著作作者出版社
《汉武帝和他的时代》姜鹏上海人民出版社
《 “山中”的六朝史》魏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商务印书馆
《变革中的大宋文明》吴钩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张宏杰重庆出版社
从以上历史著作中选择其中一本,并结合所学知识对选择的著作的标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阐述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楚)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太宗的宗旨是“天下和为一家”。……随着海外贸易的扩展、出现了一批闻名海外的对外贸易港口,广州、交州、扬州、明州被称为唐代四大贸易港口,市舶司也在唐代正式出现,负责管理进出口贸易以及其他各种对外事务。此外,唐政府还在长安、扬州等地为来华经商的波斯、阿拉伯侨民设“蕃坊”特区,之后这些地方发展为繁华商业区。

——摘编自李庆新《唐代广州贸易与岭南经济社会变迁》等

材料二   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清政府撤销全部市舶司,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南巡,在苏州目睹的洋商船只络绎不绝现象引起他的警觉,于是乾隆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是为“一口通商”。广州十三行是经朝廷授权的唯一对外贸易代理机构……1759年,清廷颁布《防范外夷规条》,规定洋商到广州后,应在指定寓所居住,由行商管束稽查,不许随意出入,非受买办之直接监视,不许外国船舶与其他商民之交通;不准购买中国书籍、学习中国语言文学;等等。

——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贸易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比唐朝,指出清代对外贸易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造成的影响。
9 . 清乾隆帝曾诏谕山东巡抚,称其奏折所述事宜为日常公事,不合体制。此后,乾隆帝多次哓谕各省督抚,指明此类公事应当使用题本文书,经内阁等部门呈送;只有“案关重大,决不待时者”才可用奏折。由此判断(     
A.奏折最早出现在乾隆年间B.乾隆规范了奏折具体格式
C.奏折具有机密高效的特点D.奏折需要经其他部门中转
10 . 如表所示是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中涉及的两位重要人物及事件。据此分析,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是(     
人物经历事件
万历皇帝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近30年不上朝的“荒诞奇迹”。
张居正守住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正式统率六部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A.君主专制在万历皇帝期间到达顶峰B.入阁官员决策权膨胀地位逐渐提高
C.司礼监和内阁都是维护皇权的工具D.宦官掌握批红权将导致皇权的弱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