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石器时代的文明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根据下面表格,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的说法最不严谨的是(     
新石器时代
主要
遗址
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
彩绘陶器;粟——姜寨聚落水稻:养蚕繅丝技术黑陶;玉器; 祭坛神庙; 万邦时代玉器;祭坛神庙玉器;祭坛神庙
分布地域黄河长江黄河辽河长江
A.出现了磨制石器B.产生了原始农业
C.出现了稳定村落D.已进入到阶级社会
2023-02-03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考古研究表明,在今渤海至泰山之间的海岱地区出土了具有代表性的鬻、觚等陶质酒器,这种器型的酒器后来也出现在五帝后期中原地区文化遗址中。这可用于说明(     
A.良渚文化的传承B.红山文化的传承
C.龙山文化的传承D.巴蜀文化的传承
2023-01-07更新 | 3558次组卷 | 18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艺术班)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20世纪70年代,陕西临潼姜寨遗址中出土了人工铸造的黄铜片和黄铜管,甘肃东乡林家的马家窑遗址出土了红铜支撑的铜环。这反映出(     
A.中国的冶炼技术领先于世界B.早期国家形态已经出现
C.冶炼技术受西方文明的影响D.铜器冶铸技术渊源流长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根据遗址功能和类型,良渚古城遗址,大概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城址”,包括中心的宫殿区、内城、外城和古水系;第二类是“外围水利系统”,包括谷口高坝、平原低坝等;第三类是分等级墓地。据此可知,良渚文化(     
A.初具早期国家的基本特征B.农业精耕细作的特征初显
C.具有完善的组织管理能力D.孕育了繁荣的奴隶制经济
5 . 姜寨聚落周围是垛沟,良渚古城周围是城墙。对比分析下面两图,从防御的角度看,良渚古城城墙的构建说明(     
A.国家已经产生B.阶级分化十分明显
C.初始文明出现D.部落纷争已经出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仰韶文化遗址不仅出土了大量的石斧、石铲、石锄、石刀、石磨盘、骨铲等工具,而且出土了数量可观的陶质器皿,种类包括鼎、釜、灶、罐、钵、碗、盆、壶、瓶等。据此可知(     
A.手工业分工具有专业化的特征B.剩余产品推动早期国家的出现
C.原始农业呈现多元一体的特征D.黄河流域已具备农业生产能力
7 . 中国方言是汉语的分支。中国地域广阔,汉语的方言众多。汉族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程度不同的分化和统一,因而使汉语逐渐产生了方言。如下图所示。这体现中华文化
A.种类丰富和多元一体B.不断传承和与时俱进
C.求同存异和人文精神D.对外来文化兼容并蓄
2022-06-05更新 | 152次组卷 | 4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复习历史试题(选必3选择题练习)
8 .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严文明教授认为,“由于中国史前文化已形成一种重瓣花朵式的向心结构,进入文明时期以后,很自然地发展为以华夏族为主体,同周围许多民族、部族或部落保持不同程度关系的政治格局,奠定了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基石。”作者认为中华文明起源的主要特征是
A.历史悠久B.多元一体C.分布广泛D.地域辽阔
2022-02-22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巴蜀中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于20世纪80年代发现,山梁上有一座女神庙,女神庙遗址周围分布着许多积石冢和祭坛。积石冢以祭坛为中心,规模宏大,是部落或部族共同祭祀天地神和祖先的地方。这可以用来解释
A.红山文化和中原文化一脉相承B.礼乐制度得到社会广泛认可
C.宗教神学开始融入国家政治生活D.早期人类文明的信仰及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