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春秋战国的纷争与变革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29 道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苏格拉底认为,政治家的首要任务是改善公民的灵魂,使他们有知识和教养,过理性生活,追求善。他从来没有论述过权力的归属、制约与平衡等问题,而是将政治完全的伦理化,寄托于个人的善和美德。孔子的政治思想与苏格拉底相似,不同的是,孔子是将日常生活中的伦理推而广之到政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就是其中的典型论述。

——摘编自汤雪菲《苏格拉底与孔子的德治思想分析》

材料二   “我中国之哲学史,凡哲学家无不欲兼为政治家者,斯可异已!孔子大政治家也,墨子大政治家也,孟、荀二子皆抱政治上之大志者也。汉之贾、董,宋之张、程、朱、陆,明之罗、王无不然。”

——摘编自王国维著,傅杰编校《王国维论学集》

材料三   “只有希腊的哲学流派扶植了一种不受任何经典束缚、不受任何俸禄利益制约,仅仅为培养希腊‘绅士’(集善、美于一身的有教养的人)服务的纯粹的俗人教育。”

——摘编自马克斯·韦伯《儒教与道教》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苏格拉底政治思想产生的背景,比较孔子和苏格拉底政治思想的异同。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思想对后世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影响。
2023-02-10更新 | 47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市2023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3 . 魏国推出“平籴”政策,通过统治者的力量来征购粮食,从而控制粮价;秦国则实行“粮食专卖制”,让粮食无法私下自由买卖;商鞅更改的“六律”之一就是“关市律”,对商业市场提出了苛刻的要求;此外,齐国对于粮食和货币也进行了严格的控制。上述措施意在
A.避免商品经济高速发展B.阻碍新经济因素成长
C.严格控制民间对外贸易D.维护当时国家的统治
2022-05-24更新 | 477次组卷 | 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2022届高三第四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4 . 在古汉语中,“封”表示的是人工堆筑的土堆。在西周金文中,“封”的含义是沿着道路设置,用以表示其地域之归属的土堆。在秦国木牍中,“封”则表示置立于田畔或阡道上,用以标志田地归属的土堆。“封”字含义的演变(     
A.源于铁犁牛耕的出现B.推动了宗法制的瓦解
C.说明小农经济的形成D.标志书写工具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崛起,出现以下几种“士”的类型。这反映出(     
类型特点
纵横捭阖之策士以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人主,议论古今,陈说厉害,上为国家排忧解难,下为自己博取富贵
著书立说之学士围绕着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问题,众多的学识渊博之士,展开了潡烈的论辩,他们聚徒讲学,著书立说
使气任性之侠士讲义气,重诺言,济人危难,不惜舍身
鸡鸣狗盗之食客投身寄食于达官贵人门下,以求免于饥寒之苦,甚至不乏施展身手的机会
A.百家争鸣促进士人著书立说B.尊贤养士强化了各国诸侯权威
C.士阶层积极奋进的时代风貌D.学术繁荣推动了思想观念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以会盟形式确立盟主,通过会盟明确与各方权利义务,建立各国的利益交换和平衡机制。齐桓公以尊王为号召,以尊礼守信为核心,建立以霸主为核心的列国政治体系。这一现象显示出春秋时期
A.新生力量日趋多元化B.中央集权制度的萌芽
C.天子权力的逐步集中D.国家政治秩序的重建
2022-06-28更新 | 885次组卷 | 8卷引用:吉林省吉林市2022届高三四模文综历史试题
7 . 西周时期“封人”是中央之官,负责沟封疆界,并兼及祭祀、宾客、会盟等诸事项。到了春秋时期,“封人”多设在诸侯国,且前面冠以地名,变成了守疆之官,常受列国君主的宠嘉和重视。“封人”职责的变化反映了(       
A.地方治理走向成熟B.疆域观念渐趋强化
C.权力下移趋势加强D.华夏认同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对于魏、齐等大国的君主,孟子劝之以仁政;对于滕、宋等小国的君主,孟子仍认为只要推行仁政,便可无敌于天下。孟子“仁者无敌”的主张(     
A.指出了当时富国强兵的途径B.适应了国家统一的历史趋势
C.总结了各国治国理政的经验D.体现了儒家思想的现实追求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孔子所修的《春秋》中,凡暴君被杀,概称某国人弑其君某某,以表示国人皆曰可杀;但仍称弑不称杀,表示到底是以下犯上。这一笔法
A.体现了克己复礼的主张B.寄托着孔子的政治思想
C.表达对政治变革的赞许D.反映出儒家的中庸态度
2022-01-24更新 | 476次组卷 | 8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校际联考历史试题(A卷)
10 . 史载,司马迁曾对少数民族地区进行过调查,他根据史籍记载和少数民族的传说构建起了少数民族的历史系统。如《史记·三代世表》称:“蜀王,黄帝后世也,至今在汉西南五千里,常来朝降,输献于汉。”司马迁的观点(     
A.符合中国古代文明史发展事实B.利于促进华夏民族的心理认同
C.推动了中原与边疆的民族交融D.服务于汉武帝政治大一统需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