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子贡问曰:“君子见大水必观焉,何也?”子曰:“夫水者君子比德焉,遍予而无私,似德;所及者生,似仁……”孔子的山水观是
A.将山水赋予德行教化作用B.重视人类与自然界的和谐关系
C.自然界中的山水都是有灵性的D.有智慧的人才能懂得欣赏山水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2 . 孔子认为“身正”是为政者的重要品质,“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韩非子主张立法者“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他们这是倡导统治者
A.推行仁政B.以法治国C.规范行为D.监督民众
2021-09-12更新 | 5696次组卷 | 73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乾安县第七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孔子企望周之复兴,“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

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他希望改朝易姓之后,重现孔子所说“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盛世。

——据《论语》《孟子》


(1)依据材料一,指出孔子与孟子主张的异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异同的原因。

材料二   “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聚天下不难矣。”

“故治民无常……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

“是故诸侯之博大,实好之害也……万物莫如身之至贵也,位之至尊也,主威之重,主势之隆也。”

——《韩非子》


(2)依据材料二,概括韩非子“兼天下”思想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在实践法家思想上的成败。

材料三   董仲舒说:“今汉继秦之后,如朽木粪墙矣,虽欲善治之,亡可奈何……为政而不行,甚者必变而更化之,乃可理也……当更化而不更化,虽有大贤不能善治也。故汉得天下以来,常欲善治而至今不可善治者,失之于当更化而不更化也。”“《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汉书》


(3)材料三中,董仲舒看到“至今不可善治”的一些问题,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董仲舒“大一统”理论的历史意义。
2019-06-09更新 | 3658次组卷 | 30卷引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蒙古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5 . 《尚书·酒俈》云:“人无于水监(照镜子),当于民监。”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兼爱尚贤B.主权在民C.以民为本D.道法自然
2019-01-30更新 | 2638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5-2016学年吉林松原油田高中高二上期末历史卷
6 . 孔子与柏拉图是古代中国与欧洲思想发展史上两颗耀眼的明星。孔子周游列国宣传其“仁”“礼”“中庸”思想,柏拉图写《理想国》宣扬其“哲学王”理念,二者共同之处是
A.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各自提出了治国主张B.他们都代表着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C.宣传自己的哲学主张,一直投身教育事业D.面对现实社会的黑暗,力图构建和谐社会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7 . 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
2016-11-27更新 | 4463次组卷 | 115卷引用:2014-2015学年吉林松原市扶余一中高二上期期末历史试卷
8 . 凡人都有死(大前提)。 苏格拉底是人(小前提)。 所以:苏格拉底有死(结论)。这是逻辑学上典型的三段论。逻辑学这门学问的创始人应该是:
A.苏格拉底B.泰勒斯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