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2 道试题
1 . 孔子是我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以下属于他的主张有(     
A.仁政B.尚贤C.为政以德D.隆礼重法
2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繁荣局面。老子主张“无为而治”,孔子主张“为政以德”,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主张以“法”治国。这说明他们都(     
A.努力恢复西周政治秩序B.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C.维护奴隶主贵族的统治D.追求理想的社会秩序
2023-11-20更新 | 110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东竞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孔子提出“为政以德”,强调“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老子说:“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乃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这反映出两者旨在(     
A.恢复稳定社会秩序B.变革人才选拔标准
C.迎合封建贵族诉求D.规范统治阶级行为
2023-11-16更新 | 235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宁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韩非子提出“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不同学派有共鸣之处B.儒学汇集各家思想精华
C.百家争鸣局面归于沉寂D.诸子百家主张基本一致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胡适说:“孔子是一个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下列属于孔子教育主张的是(     
A.“无为而治”B.以法治国C.“兼爱、非攻”D.“有教无类”
6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为政以德;老子反对制度束缚主张,无为而治;孟子主张仁政,法家主张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墨家主张尚贤。这些主张均致力于(     
A.提供应对现实的方案B.提升统治者的修养
C.处理个人与自然的关系D.追求国家富强统一
7 . 老子认为人对事物的欲望越多,就越不自由。孔子认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表明他们(     
A.都突出仁的思想核心B.强调个体的生命价值
C.都主张改革社会制度D.迎合地主阶级的需要
8 . 春秋战国时,有儒者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提出“仁政于民”“得乎丘民而为天子”的主张。这反映儒家在政治上主张(     
A.无为而治B.礼法并用C.以民为本D.严刑峻法
9 .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举贤才;孟子认为忧患、磨难才能造就人才;荀子主张尚贤使能;墨家主张,不分贵贱唯才是举。诸子人才思想的共同历史背景是(     
A.争霸战争环境需要真才实学的人才B.适应新兴地主阶级当政掌权的要求
C.反思宗法血缘关系下世官制的弊端D.推动了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社会变革
10 . 春秋时期的孔子主张克己复礼,战国时期的荀子则主张隆礼重法。春秋时期老子主张退回小国寡民的时代,而战国时期的黄老之学则主张顺应民时、轻徭薄赋。思想领域的这种演变(     
A.顺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B.体现了思想家理想化的社会诉求
C.得益于儒道两家的融合D.集中体现了下层平民的内在要求
2023-10-14更新 | 470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自贡市蜀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