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思想在古代发展历程表


材料二   他们(新文化运动代表人物)运用近代自然科学知识来反对鬼神迷信,批判“君权神授”“祸福天定”等谬论。随着运动的发展,激进民主主义者把斗争的锋芒指向被历代儒家不断发展了的以维护封建专制为基本内容的孔子学说。

——白寿彝《中国通史纲要》


根据儒家思想发展历程表并结合所学知识,任选两个历史时期,简述中国儒家思想发展概况。
2 . 阅读以下材料,并解答问题。

材料1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是以诸子百家的学术文化为载体。诸子百家通过不同的角度、方法和途径对文化进行重建、形成不同的文化转型模式。礼乐文化精神向理性和人(民)本文化精神的转变.是先秦诸子学术文化转型的核心内容。

——摘编自潘俊杰《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2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当时流行“公作则迟,有所匿其力也;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公元前685年齐国“相地而衰征”,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争霸”战争的需要,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摘编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材料3   西汉、唐、北宋南北方人口分布表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4076062.9%662429637.1%


(1)根据材料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先秦时期各个学派中富含(民)本文化的内容。
(2)根据材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公作”、“分地”的含义。概括指出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的表现。
(3)根据材料3提取汉唐以来中国人口变迁信息,并分析变迁的原因。
2023-10-19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冠城七中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文化的发展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上取得如此辉煌瞩目的成就的原因,不能简单归结为这一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所导致的政治、经济的深刻变革,更为重要的一点是作为这一时期学术思想文化的创造主体——刚刚以独立姿态登上历史舞台的知识分子,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自觉担当起拯救苍生的历史重任,重新构建未来社会的理想蓝图。

——摘编自周金华《从“百家争鸣”看春秋战国知识分子的个性解放》

材料二   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小国寡民……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老子《道德经》

王……省刑罚,薄赋敛,深耕易耨,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父兄,出以事其长。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孟子·梁惠王上》

“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废先王之教”“以法为教”。“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万乘之主、千乘之君,所以制天下而征诸侯者,以其威势也”。

——《韩非子》

材料三   “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来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

——摘编自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学术思想上取得如此辉煌瞩目的成就的原因”。
(2)概括材料二涉及思想家所包含的主要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百家争鸣”的意义。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代表人物

对懦学的贡献

孔子

(请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

董仲舒

阐发《春秋》大一统学说:提出尊崇儒术的建议,被采纳后,儒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

朱熹

集理学(道学)学说之大成,通过书院讲学,扩大了理学的影响;撰写《四书章句集注》,丰富懦学基础读物

材料二   唐末五代时期,儒家经学正统观念日渐衰微,导致传统礼仪名教处在崩溃边缘,与此同时,儒、释、道等学派在长期争鸣中所孕育的哲学观的整合重构之机正在走向成熟,一种既具有继承性又具有创新性的经世致用哲学呼之欲出。宋初,统治者有感于中唐之后军人干政基权频繁导致的社会动荡,开始前所未有地推行“崇文抑武”之道,对思想言论的限制出现了春秋战国以来前所未有的宽松局面。

——摘编自谭春雨《宋明理学对金元明清医学发展的影响》

材料三   “打倒孔家店”这个讨伐旧文化,旧道德的吼声,惊醒了许许多多沉睡了的中国人。现在有些人认为这是过激的口号,孔家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怎能打倒呢?在辛亥革命后很长一段时间,能同封建主义抗衡的,还是西学,即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可以充当反击封建势力的,是资产阶级的激进派。五四新文化运动便是在这种形势下发生的。

——摘编自苏双碧《“打倒孔家店”意义不能低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参照表4中对董仲舒和朱熹的相关表述,写出孔子对儒学的贡献。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代理学兴起的背景。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文化运动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合理性。
2023-05-27更新 | 6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5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孔子极力倡导仁人君子之道。从理想人格的意义讲,孔子所谓的仁人君子不仅应关切个人自我道德品格修养,具备忠信、孝悌、克己、礼让、好学、知勇、仁恕等诸美德,而且更应怀抱经世济民的情怀,“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林存光《孔子新论》

材料二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道德经》

材料三 法不阿贵,绳不挠曲。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

——《韩非子》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心目中的“仁人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德?
(2)指出材料二、三中的老子、韩非子分别是哪一思想流派的代表。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时代背景。
2022-11-28更新 | 665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铧强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