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孔子和老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6 道试题
1 . 历史学家萧公权认为:“由封建天下转为专制天下之过渡时期,政治思想之可能态度,不外三种。①对将逝之旧制度表示留恋,而图有以维持或恢复之。②承认现状,或有意无意中迎合未来之新趋势而为之张目。③对于一切新旧制度均感厌恶,而偏重个人之自足与自适。”以上三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是
A.老子孔子韩非子B.墨子孔子老子
C.孔子韩非子墨子D.孔子韩非子老子
2020-08-04更新 | 252次组卷 | 40卷引用:2015-2016学年江西九江一中高二上期中历史试卷
2 .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增强。下列主张反映这一社会状况的是
A.克己复礼B.道法自然C.制天命而用之D.以刑止刑
2020-06-08更新 | 757次组卷 | 17卷引用:2020届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3 . 春秋时期某思想家强调“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下列言论同样出自该思想家的是
A.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B.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C.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D.人主莫不欲其臣之忠,而忠未必信
2020-05-26更新 | 12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孔子曾评价管仲为人器量狭小、不节俭,但当子贡以“管仲非仁者与”求教时,孔子却极力赞扬管仲辅佐齐桓公的尊王攘夷之功,并感叹:如果没有管仲,我们恐怕要披头散发穿左衽的衣服了。这表明(  )
A.儒学积极借鉴其他学说B.各派学说不断发展革新
C.孔子十分重视礼俗教化D.文化融合趋势逐渐增强
5 . 以下是对春秋时期两位思想家思想的表述:核心观念是“仁”,主张为政以德;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思想中包含朴素的辩证法。据此判断,这两位思想家是
A.孔子和孟子B.墨子和老子C.孟子和庄子D.孔子和老子
2020-02-16更新 | 716次组卷 | 16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公元前479年,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孔子去世,享年73岁。由此可知,孔子出生于
A.公元前5世纪中期B.公元前5世纪晚期
C.公元前6世纪中期D.公元前6世纪晚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针对当时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形势,就伦理和政治重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
A.“仁”B.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C.“己所不欲勿施于人”D.制度应随着时代变化有所改良
2020-01-17更新 | 298次组卷 | 28卷引用:天津市河北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8 . 马王堆汉墓是汉文帝时期一位官员及家属的墓葬,出土了《易经》《老子》等28件帛书,其中《老子》有两个抄本,甲本字体接近篆体,不避汉高祖名讳。乙本字体为隶书,避汉高祖名讳,但是没有避惠帝和文帝(西汉第二、三位皇帝)名讳。甲乙本内容与现在的通行本(魏晋王弼版)有较大的区别,是现今发现的《老子》最早文本之一。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本成书时间很可能早于乙本成书时间   ②由此可知帛是当时普遍使用的书写材料
③甲乙本可以作为研究《老子》的一手史料   ④由此证明老子思想是当时社会主流思想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论语》提到天命的次数仅有三次,远远少于礼和仁的次数。老子重视天人关系,他认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
A.说明了顺天有为的主张B.反映了不同的时代背景
C.折射出不同的人生追求D.本质上都赞成天人感应
2019-12-03更新 | 80次组卷 | 32卷引用:江西省奉新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某学者指出:周公将传统巫术活动创造性地转化为人际世间一整套的宗教一政治一伦理体制,使礼制下的社会生活具有神圣性,是为“由巫到礼”;孔子为这套礼制创造性地转化出内在人性根源,开创了“壹是皆以修身为木”的修齐治平的“内圣外王”之道,据此可知,孔子的贡献是
A.援礼人仁B.克己复礼C.由巫到礼D.释礼归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