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战国时期思想学派的起源和流行具有地域特征,如图是战国时期思想学派大致分域图(虚线为分界线)。下列学派的主张与图中地域代号对应正确的是
A.①——“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B.②——“行仁政,民之悦之”
C.③——“燔诗书,贱游学之人”D.④——“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
3 . 孔子希望通过仁爱的方式恢复宗法制度下的身份等级秩序。汉代儒学采阴阳五行学说,为儒家伦理纲常敷上浓郁的神学色彩。宋明理学家则将儒学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使之更为精致而周密。据此得出以下观点你认为哪一项最准确
A.儒学的产生因中央集权需要B.儒学的发展因人们认知进步
C.儒学的演变因时代发展需求D.儒学的影响因内涵完善深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韩非子·有度》中,主张“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这一主张
A.体现了法律至高无上B.确立了专制集权政体
C.避免了权力的滥用D.体现了法治公正理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春秋以前,“子”原为天子所属的卿的尊称。到春秋、战国之际,由于士的社会地位提高,著书立说和聚徒讲学之风兴起,“子”便成为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以下关于诸“子”的叙述符合史实的是
A.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主张“节葬”、“节用”
B.孔子主张“仁”与“礼”,“仁政”是其思想的核心
C.墨子是战国初期墨家学派创始人,主张和平
D.韩非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集大成者,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2021-05-19更新 | 468次组卷 | 16卷引用:天津市河东区三校联考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6 . 战国时期,齐威王在国都临淄创建稷下学宫,广揽天下贤士,至学宫兴盛时期,吸引了各国学士有“数千人”。他们各述政见“不治而议”,如《宋子》《田子》等诸多著作也诞生在此,被后人称为“齐国的最高学府”。这说明
A.战国时期有自由的学术氛围B.稷下学宫是齐国的议事机构
C.中国古代学校教育始于齐国D.临淄是战国时期的政治中心
2021-04-21更新 | 685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高考历史押题预测卷(天津卷)03
7 . 《汉书•艺文志》称:“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这一观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
A.学术文化异常混乱B.社会矛盾不断激化
C.“百家争鸣”局面出现D.思想文化趋向统一
8 . 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文明有精深独到的见解,他说:“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甚至还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也正是在于这种伟大的思想。”这种思想主要是指
A.儒家的和谐思想B.儒家的德治思想C.法家的法治思想D.道家的无为思想
2021-03-15更新 | 794次组卷 | 14卷引用:天津市武清区天和城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战国时期有位思想家一生过着简朴的生活,“量腹而食,度身而衣”,主张“节用,节葬,非乐”。他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择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这位思想家是
A.孟子B.庄子C.墨子D.韩非
2021-01-21更新 | 633次组卷 | 19卷引用:天津市宁河区芦台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在百家争鸣中,各家学说的中心及其最后归宿,都是为了求“治国、平天下“之道。这反映出诸子百家
A.侧重于实现人生价值B.治国主张具有互补性
C.蕴含服务社会的理想D.在本质上具有一致性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