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22-23高一上·辽宁沈阳·阶段练习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山西浑源李村于20世纪20年代初期发现的春秋后期晋墓出土有牛尊,特别引人注意的是牛鼻上有鼻环。

材料二:春秋时期共主衰徵,王命不行,战国时期“砥砺甲兵,时争利于天下”。据许倬云统计,春秋时期,就《左传》记载,共计大小战役1200余次,和平期间78年;战国时期,共计战役460余次,和平期间89

材料三:就百亩之田而言,《周礼》云,“上地,家七人”,但至战国之初,却成为“上农夫食九人”(《孟子·万章下》),土地生产力增加,人口也大幅度增加。


(1)根据材料一中的考古发现,可以初步推测当时哪些社会生产情况?
(2)材料二、三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怎样的时代特征?
(3)以上材料所述社会现实在思想意识领域的反映是什么?试举出两个主要学派及其主要观点。
2022-10-13更新 | 352次组卷 | 8卷引用: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分层作业)-【上好课】高一历史同步备课系列(统编版纲要上)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2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推行阴阳家邹衍的金木水火土五德终始说,秦朝行水德。并在五德终始说的基础上对水德进行发挥,“更名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刚毅戾深,事皆决于法”。秦始皇意在
A.为推行严刑峻法提供理论依据B.说明灭掉东方六国的合理性
C.推动诸子百家思想走向融合D.消弭德治与法治之间的分歧
2022-03-26更新 | 492次组卷 | 4卷引用:2024届统编版一轮通史版课时夯基专题练-中国古代史1-3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3 . 战国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记载:“乱莫大于无天子,无天子则强者胜弱,众者暴寡,以兵相划(chǎn),不得休息”。这说明
A.战国中后期,统一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B.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C.战国时期战争频繁D.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激烈
4 .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楚威王慕庄子之名曾派人以钱财相位相邀,但庄子以祭牛为例,认为其蓄养多年衣着华丽无非是为了送入太庙当祭品,还不如自由自在的小猪,在污泥中自得其乐。材料反映出庄子的人生态度是
A.齐物B.逍遥C.先义后利D.重义轻利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
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2018-06-09更新 | 517次组卷 | 71卷引用:人教版2018-2019学年高二必修三第一单元第1课 “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课时练习
6 . 《史记·商君列传》中关于商鞅说服秦孝公变法记载:“吾说公以帝道,其志不开悟矣。”“吾说公以王道而未入也。”“吾说公以霸道,其意欲用之矣。”其中关于“帝道、王道、霸道”对应的思想分别是
A.法家、道家、儒家
B.道家、儒家、法家
C.墨家、法家、道家
D.儒家、法家、墨家
2016-11-18更新 | 880次组卷 | 28卷引用:人民版高二必修3历史专题检测试卷:专题一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