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0 道试题
1 . 孔子称赞管仲辅佐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孟子提出“定于一”,尊新王。韩非子提出“万乘之主,有能服术行法……其兼天下不难矣”。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A.百家争鸣局面归于沉寂B.不同学派有共同之处
C.诸子百家思想基本一致D.儒学汇集各家思想精华
2023-11-25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五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如表是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主要学派的治国主张。据表可知,这些主张的中心议题是(     
学派主张学派主张
儒家以礼治国,为政以德。墨家互爱互助,选贤任能,争取和平。
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法家以法为工具,控制臣民。
A.贵族政治的瓦解B.社会秩序的重建C.社会经济的发展D.选官制度的变革
2023-11-24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百家争鸣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下的混乱“以不相爱生”,只有呼唤人们为了共同利益相互关爱,达到人人互爱,才能改变民众的生存处境。这种思想属于(     
A.法家B.道家C.墨家D.儒家
2023-11-2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滨州市惠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4 . 战国时期,“他”在社会长期战乱、民不聊生、天下盼望统一的形势下,提出了自己的思想主张(如图)。据此判断,“他”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韩非子
2023-11-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阶段性检测(一)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5 . 百家争鸣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不同的社会阶层分别从自己的视角出发,提出各自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其中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派别是(     
A.法家B.道家C.墨家D.儒家
2023-11-24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新力量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儒家代表人物孟子说:“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此句体现了孟子(     
A.“仁政”的治国理念B.隆礼重法的主张
C.中央集权的政治思想D.克己复礼的思想
2023-11-2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六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7 . 下列人物与观点对应正确的是(     
A.孟子:人性恶,民贵君轻,社稷次之
B.庄子:天道与自然,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理想社会
C.墨子:隆礼重法,“制天命而用之”
D.韩非子以法为工具管理国家,法术势结合,加强君主专制
2023-11-23更新 | 10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郑州励德双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夫阴阳、儒、名、法、道德,此务为治者也,直所从言之异路,有省不省耳。”据此推知,诸子百家的共同目标是(     
A.构建官僚政治B.加强中央集权C.重建政治秩序D.变革选官制度
9 . 下表为先秦儒法两家的思想主张。对此解读最合理的是(       )
项 目儒家法家
法律思想相对轻视法及强制作用重视法的作用
治国主张“为国以礼”、“为政以德”、重“人治”“以法治国”、“以力服人”、重“法治”
A.两者都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儒法思想出现了逐渐融合的趋势
C.儒法两家都蕴含朴素的平等思想D.两者差异基于对人性的不同理解
2023-11-23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平邑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不教而杀谓之虐”的观点,主张“先教后诛”。荀子认为:“不教而诛,则刑繁而邪不胜;教而不诛,则奸民不惩。”据此可知,荀子主张(     
A.隆礼重法B.明法审令C.以法为教D.顺应自然
2023-11-23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A9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