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 道试题
1 . 秦在完成统一后,在北方大举修筑长城,主要是为了(     
A.抵御匈奴的进攻B.开发边疆C.显示威力D.拓展疆土
2022-02-16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呼玛县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该典故反映出的本质问题是
A.司马迁讽刺秦二世B.相权严重威胁了皇权
C.宰相制度不合时宜D.秦朝面临灭亡的危险
2021-12-07更新 | 435次组卷 | 5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冯劫曾位列秦朝三公之一,负责监察百官。当时他所担任的职位是
A.丞相B.太尉C.御史大夫D.郡守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战国时期的某诸侯国“以牛田”,变法改革,实力逐渐增强,后来相继攻灭其他各国,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观察下图,该诸侯国位于(  ) 
A.①B.②C.③D.④
2021-01-08更新 | 218次组卷 | 27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市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左传》

材料二   县大约于春秋中叶在楚国产生,当时楚灭掉其北部若干小国,将其改置为县,设县尹、县公进行统治。县尹、县公虽用贵族担任,但却非世袭之职,国君可随时对其任免调遣。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三   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中央集权化体制,也是秦始皇最具历史意义的创制…… 中央集权的帝国体制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其历史意义无论如何估价,都不嫌过分。以后中华帝国历史上虽然出现过封建体制的反动——逆潮流而动,但都没有好下场。

——樊树志《国史概要》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政治制度及其实施的目的。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反映的政治制度在用人方式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始皇“取代地方分权的封建体制”的具体措施,并写出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
7 . 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以下表述不正确的是
A.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法治国家
C.中央机构职责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D.秦朝开始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2020-10-13更新 | 311次组卷 | 28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漠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考试历史试题
8 . 有学者把先秦到秦汉的历史列为“方国—王国—帝国”(“方国”就是活动在一定区域,以血缘为纽带的、牢固的部落集团)。这一变化反映了
A.周边王朝已完全臣服于秦汉王朝B.最高统治者开始建立皇帝制
C.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形成D.中央王朝统治范围迅速扩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夷夏之辨”在春秋时期曾经是诸侯争霸的舆论利器,而在战国晚期秦与六国的殊死较量中,已经完全被遗弃了。这主要反映了先秦时期
A.华夏文化的认同加强B.农耕文明的扩展
C.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D.宗法制度的巩固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