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3 道试题
1 . 关于上行文体(下级向上级所呈递公文的一种文体),先秦时期,一般臣庶向君主言事,多称“上书”,而秦朝则把臣下上书改称为“奏”。从字形、字义上,“奏”蕴含以手恭敬、惧畏地进献的意思。这种文体称谓的转变(       
A.说明封建等级制度正式确立B.体现了皇权的政治文化诉求
C.反映了秦朝实现统一的愿望D.表明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尖锐
2023-08-21更新 | 1504次组卷 | 29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秦惠王十三年,秦朝攻占巴蜀地区,“以张若为秦国守,移民万家实之”;秦始皇三十三年,“取高阙、阳山、北假中,筑亭障以逐戎人,徙谪,实之初县”;三十六年“徙北河榆中三万家”。秦朝这一时期的大规模移民活动(     
A.旨在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发展B.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C.消除了地方割据势力的基础D.激化了社会矛盾导致秦朝灭亡
2023-05-14更新 | 1074次组卷 | 10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原阳县第一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2023年1月秦始皇陵博物院发布秦兵马俑第三次发掘成果,共清理陶俑220余件、陶马16匹、战车4乘、鼓2处、鼓槌1处、漆盾1处、笼籠3处;兵器秘(柄)多处、弓弩箭馆多处,发现车马器、兵器、生产工具等共计千余件(组),按照排列密度估计,全部发掘后可出土陶俑、陶马约6000件。这一考古发掘(     
A.反映了当时部分历史面貌B.明确了武器种类与配属
C.展示出秦朝强大军事实力D.弄清了陶俑的制作程序
2023-05-20更新 | 1041次组卷 | 8卷引用:河南省卫辉市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阶段检测历史试题
4 . 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 )
A.表明军国大事是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
2019-01-30更新 | 5213次组卷 | 201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誉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有学者在论及“中国”一词的渊源时表示,直到秦统一,“中国”二字才代表一个具有明确政治制度的庞大帝国和明确地理区域的广大国土和民众;更重要的是,“大一统”观念由此深入人心,促使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产生了融合智慧与发展共同文化的伟大理想。该学者意在强调秦的统一(     
A.开创了多民族国家治理模式B.重塑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C.确立了古代中国的基本疆域D.强化了华夏认同的心理基础
6 . 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官员向上级请示,不得以口头形式,也不得由他人代为请示,而必须使用公文;并制定专门的《行书律》,对危害公文安全与准时送达的行为给予惩罚。这表明,秦朝(     
A.通过严刑峻法管理官员B.形式主义降低行政效率
C.国家行政管理日益规范D.中央直接管辖各级官员
7 . 在古代,“皇”有“大”的意思,人们对祖先或神明也称“皇”。“帝”则是上古人们想象中的主宰万物的最高的天神。秦始皇将“皇”和“帝”两个字结合起来。秦始皇此举是为了(     
A.用人间最高统治者权威震慑臣民B.借助神的神秘力量吓阻不法臣民
C.融合了君权神授与人身隶属关系D.利用民众信仰神化君权维护统治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真题 名校
8 . 《三国志》称秦始皇“罢侯置守,设官分职,不与古同”。这是指秦朝实行了(     
A.郡县制B.分封制C.井田制D.宗法制
2019-01-30更新 | 3955次组卷 | 98卷引用:河南省新乡市新誉佳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据秦简记载,秦代君主下“制书”或臣下“受制”问询、议论,都要制作“簿”书,写明制书“初到初受”的部门以及“上”的年月日、官府“别留”的天数、“传留”情况,并与回复的“对”一起呈上。据此可知秦代(     
A.户籍管理十分严格B.官僚体系效率低下
C.基层治理流于形式D.行政运作趋于规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秦朝设“三公九卿”为中央政府组织,“九卿”中的太常掌管皇家祭祀,太仆掌管宫廷舆马,卫尉则是皇宫的卫兵司令。这反映出秦朝(       
A.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B.政治凸显家国同治色彩
C.九卿为皇帝私人职官D.中央机构注重儒家理念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