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6 道试题
1 . 历代职官制度的演进,既有传承又有创新。下表所列秦、元、明、清四朝职官信息,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理藩院尚书、军机大臣、水师提督
丞相、御史大夫、郡守
大学士、内阁首辅、锦衣卫指挥使
监察御史、宣政院使、福建行省右丞
A.①③②④B.②④③①C.③①②④D.④②①③
2022-06-14更新 | 7383次组卷 | 53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南部县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写道:“作为国家的具体表现,同过去相比,具有两个最根本的特征,即:第一, 它造成了一种已不再直接等同于武装起来的全体人民的公共权力;第二,它第一次不依亲属集团而依共同居住地区为了公共目的来划分人民。”据此判断,中国古代国家应该出现在(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3 . 与下面两幅地图所示朝代相对应的治国主张分别是
A.乡约教化、严刑峻法B.严刑峻法、乡约教化
C.独尊儒术、礼法并用D.礼法并用、独尊儒术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中央集权制度作为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突出特色,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以尽其才,而治民之纪,亦何为而非天下之公乎?……故秦、汉以降,天子孤立无辅,祚不永于商、周……郡县者,非天子之利也,国祚所以不长也;而为天下计(利)(则)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一》

材料二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工律》中这样的内容:"为器同物者,其小大、短长、广亦必等。"即使在官营手工业系统,这样讲究标准化的要求,也是值得重视的。《工律》还规定,县和工室由官府有关机构校正其衡器的权、斗桶和升,至少每年应当校正1次。

——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o秦汉魏晋南北朝卷》

材料三       两千多年来,不管王朝如何更迭,不管哪个民族掌握政权,这种政治制度和统治形式都一直延续下来。它既有助于打破民族间的隔阂和地区间的分裂割据状态,又有助于每个民族内部和不同民族之间的政治凝聚力的形成。这是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有如百川归海、日益统一的政治基础。

——张岂之《中国文明史十五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郡县之制"的历史作用及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的根本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秦朝统一度量衡的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作用。
(3)综上,谈谈你对中央集权制度的认识。
2022-04-08更新 | 1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盐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在北击匈奴和南征百越之后,秦朝在这些地区设郡、县进行管辖,大量内地民众奉命迁往从匈奴手中收复的河套地区,开垦土地;前往岭南的移民以军人为主,但直到秦朝灭亡,中央都没有将移民岭南的军人召回。秦朝对南、北边疆的管理举措
A.蕴含“怀柔远夷”思想B.破坏了地方历史传统
C.有效缓解了人地矛盾D.彰显了“大一统”意识
6 . 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公元前230年的某一天,一官员上朝见到嬴政后高呼大王
B.公元前226年,宰相张某奉秦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马
C.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和军事
D.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小篆给家人写了封平安信。
2022-03-21更新 | 9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礼记》是孔门弟子讨论礼的理论和行为准则的文献,主要反映西周、春秋以至战国的礼的制度和思想,对祖先的庙祭和对天地诸神的社祭被视为国典。这种礼制文化(     
A.明晰了商周各阶层的宗法关系B.推动了秦朝统一的政治格局的形成
C.摧毁西周分封形成的等级关系D.影响中国古代各地思想观念的融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秦北征匈奴以后,在新开拓的黄河两岸到阴山的广大地区内设置了三十四个县,分属各郡管辖,陆续迁徙有罪官吏与内地民众前往开发。这些措施
A.缓和了各民族之间关系B.有利于秦灭六国最终实现大一统
C.促进了华夏认同的兴起D.有利于增强边疆与内地的同一性
9 . 秦朝非常重视公文在行政管理中的作用,以法律形式将公文的使用确定下来,使公文成为各级政府机构之间传达政令、交换信息的主要载体。秦朝还在全国建立了以邮驿为中心的文书传送系统,以保证皇帝和中央的政令能够传送到全国各地。据此可知,秦朝公文制度
A.符合新型政治的发展趋势B.重在向全国推广规范文字
C.成为政府监察制度的补充D.折射出社会矛盾十分尖锐
2022-03-16更新 | 1758次组卷 | 2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天立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商汤伐夏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杀)之”;周武王伐纣时也说:“商罪贯盈,天命诛之”;而秦始皇自以“德兼三皇,功包五帝,故并以为号”。材料旨在论证(     
A.上天是最高统治者B.皇权代替上天行政
C.政权因革的合理性D.秦朝统一的必然性
2022-02-26更新 | 33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盐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