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1 . 政治制度创新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在政治制度创新方面多有建树,而且其体系之完备、经验之丰富、影响之深远都是世界上其他民族不可比拟的。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某朝郡县示意图                  图二唐朝政府机构示意图


图三某朝行省示意图

材料二   (秦朝初年)“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史记》

材料三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四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其军事,付议政王大臣议奏。……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檐曝杂记》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的示意图,指出图一、图三反映的政治制度是我国历史上哪两个朝代开创的?
(2)图二所示的政治制度的的创立有何作用?
(3)材料二中的“上”是指谁?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4)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材料三、四所反映这一时期君主专制制度有哪些新的变化?你怎样认识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2019-10-22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金山区金山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明太祖)“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

——《明史》

材料三   (清人赵翼说)“国初承前明旧制,机务出纳悉关内阁……雍正年间,用兵西北……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值)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为宣召。

——《檐曝杂记》

(1)图一所示的中央机构开创于哪个朝代?图二所示的中央机构的名称是什么?它起到什么作用?

(2)皇帝制度是由谁开创的?他在地方上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你怎样认识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积极影响?

(3)明清时期是中国专制时代的晚期,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这一时期为加强专制而采取的措施?你怎样认识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的消极影响?

2018-11-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巢湖市柘皋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唐朝中央中枢机构示意图


“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须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议决,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人统治的机制”是哪些。概括这些机制对当时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3)写出材料三中①、②、③所对应机构的名称。依据材料三并联系所学,指出唐代宰相与汉朝比较所发生的变化并简析其作用。
2023-11-08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合考试历史试题
4 . 历史上的中央与地方关系就像钟摆一样,一时摆向这边,一时摆向那边。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历代统治者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朝彻底废除了周朝的分封制度,全国共设36郡,后来陆续增设至40郡,郡下设县。郡、县主要官员均由朝廷任免,他们通过自战国沿用下来的“上计”制度接受中央考核。县以下又有乡、里两级基层管理组织。这样,秦王朝的统治由朝廷下至郡、县、乡、里,层层控制,国家权力自上而下延伸到社会最底层,又自下而上逐级集中到最高统治者皇帝手中。这也是秦以下中国历代王朝的基本统治模式。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材料二   为了削弱地方势力,赵匡胤便把所有的地方军队编为中央军队—禁军。派人做一些木人发给各地方作标准,凡是体格符合标准的壮丁,都编入禁军。地方剩下的都是些老弱残疾,编为厢军,他们只能修桥补路,要造反也造不起来。此外,地方自唐以来,一个大州管几个小州,叫支郡。宋代取消支郡,一个州就只能管一个州。把州郡的财政也收归中央,又规定以文人知州郡,这样,即使一个大州也不能和中央抗衡,地方就不可能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

——邓广铭等《中国古代史讲座(下)》

材料三   元朝在完成全国大统一以后,在全国范围内逐渐固定为辽阳、陕西等十个行省,成为地方的最高统治机关。行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与宋地方长官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掌的体制相比,元的行省拥有的权力要大得多,但仍是“遵成宪以治所属,决大狱,质疑事,皆中书报可而后行。”行省制度的设置,是由当时境土辽阔、交通不便,以及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内地原来深刻的矛盾没有缓和,而民族矛盾又尖锐的形势需要所决定的。行省制度一直为后世所沿行,其区划也基本上从元代开始确立。

——整编自周良霄等《中国断代史系列·元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管理地方的举措。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初为削弱地方势力而采取的措施。结合所学,分析这些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概括元代行省的主要特征。结合所学,指出行省制度创立的意义。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公元前11世纪下半叶,周公东征胜利后,在广阔的征服地域内分封其亲属子弟,拓殖建“城”,“国人”居于城内,“野人”居于城外,他们都享有一定的政治权利,国人政治身份高于野人,西周时期的“国”指天子诸侯之都城,其建设有一套理想化的标准模式。都城必置宗庙,立社稷,建高墙,是国家的象征,秦以后两千多年都城的修建往往继承了这种规划传统。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二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荣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三   后世对秦始皇的这一做法,大多盛赞不已,虽然秦代仅仅持续了二世,但秦代所形成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国家,及其所确定的以郡县制为表现形式的行政区划,却为后世历代所遵奉……(西汉初年)刘邦采用的是混合体。

——李晓杰《体国经野:历史行政区划》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西周时期都城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周代“统治机制”的内容及其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说明秦代地方行政制度的积极影响,并指出刘邦采用的“混合体”的名称。
2023-10-1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安康市安康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了军事与经济资源的互为挹注,这些封君与周王室之间,也依仗宗族纽带,用祖先崇拜的繁缛礼仪,以朝贡、觐见、馈赠、通婚、封赏……不断加强亲戚之间的关系……亲缘网络的伦理要求,是敦睦亲戚的孝道。于是,周人统治的机制,取得了道德的意义。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

材料二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三   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息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

——摘自《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四   汉武帝为了独揽大权,汉武帝提拔了一批出身低微但又才华横溢的文人、近臣,并让他们参与朝政,从而培养出了一批紧密团结在自身周围而又能与丞相为首的官品分庭抗礼的内朝官。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廷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家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的主要政治制度及其特点。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三个主要环节,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3)据材料三指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并简评这些措施的历史作用。
(4)据材料四,指出汉为了巩固空前扩大的疆域,汉武帝在监察制度和思想方面采取的新举措,并分析其影响
2022-12-14更新 | 9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城因水兴,市缘路起。交通是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推动力。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

——《汉书·贾山传》

材料二   英国的运河时代(17611835年)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基本合拍绝非偶然。布里奇特沃运河于17617月通航,成为英国运输史上的重大转折点。该运河通航后航程缩短、运费大减,丰厚利润的“示范效应”刺激起投资高潮。英国史学家格拉斯费歇认为,在英国工业革命中“最重要的是棉花、煤、铁及运输”,此外,食盐、石料、谷物及工业制成品的产量也逐年递增。这些大宗笨重商品的需求的膨胀构成运河业发展的直接动因。……英国近代运河体系的最后一笔由19世纪90年代曼彻斯特轮渡运河的疏通完成,但此时英国运河业发展的黄金时期早已成为历史,新的竞争者铁路取代运河往昔的显赫地位,成为英国内陆运输的主宰。

——摘编自邵会莲《英国工业革命中运河运输业发展的经验教训》

材料三   汉口交通近代化简表

时间大事记
1858《天津条约》规定汉口开埠,此后到1910年进出汉口港的航船达4000艘次。
1886人力车现身汉口租界,很快受到人们青睐,迅速普及,充当市内交通运输的主力军。
1903英国人带来了汽车,出现了出租汽车商行,后来随着汉口街道建设的展开,汽车出租商行迅速增加。
19051907京汉铁路全线正式通车,粤汉铁路动工修筑,实现了南北铁路大沟通,孙中山总结:“武汉者……中国本部铁路系统之中心,而中国最重要之商业中心也。”
1929开始运营公共汽车,开办了三条路线,设置运营调度时刻表(精确到分秒),把汉口的老城区和新城区连接起来。
上海至汉口段开通航空线路,民用航空运输业逐步发展起来。

——据《近代中国交通变迁与城市兴衰研究》编制


(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驰道建设的特点,用一句话指出体现秦朝大一统的道路建设成就。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说明英国“运河时代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革命基本合拍绝非偶然”的原因,并分析“铁路取代运河”对欧洲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主题,并对其进行阐释。(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表述清晰)。
2022-12-10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届高三12月选考科目测试历史试题
8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不断、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行省即行中书省的简称……在全国范围内设置十个行省,成为地方的最高统治机关,行省于地方事务,无所不统。与宋地方长官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掌的体制相比,元的行省拥有的权力要大得多(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行省制的设置,是由当时境土辽阔、交通不便,以及蒙古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内地原来深刻的矛盾没有缓和,而民族矛盾又很尖锐的形势需要所决定的。

——摘编自周良霄、顾菊英《元史》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并分析其积极影响?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元朝巩固统治的措施并说明其意义,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022-11-3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阶段测试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灭六国后,兵不解甲,继而南击越人,北伐匈奴;两汉之时,也积极对周边各民族进行征战以开拓新的疆土。为了保障开疆拓土政策的顺利进行,秦汉还制定了一些具体的民族政策,如秦在南越、西贩之地置南海、桂林、象郡,汉在匈奴故地陆续设立了朔方郡、酒泉郡、武威郡、张掖郡、敦煌郡等;秦从匈奴手中夺得河套地区后,将数以万计的中原汉族军民,“戍以充之”和迁去开垦土地。面对“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的匈奴,汉王朝根据国势的强弱情况,对匈奴又实行了颇具特色的和亲政策。

——摘编自徐杰舜《秦汉民族政策特点初论》

材料二   孝文帝的全面封建化是北方民族文化融合于中原汉民族文化的伟大典范。孝文帝下诏改用汉姓,改穿汉服,改说汉语,推行汉族的官制和律令,都是旨在学习吸取汉民族的先进文化;同时,胡食、胡床、畜牧选种等草原文化因子也逐渐融入汉族人民的生活中。孝文帝的封建化改制对于鲜卑族和汉族来说,都有无可置疑的历史进步性。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材料三   清朝是中国古代王朝实施“因俗而治”治边政策的最后时期,同时也是边疆内地一体化政策实施的重要阶段……不断密切边疆与内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不断消除边疆在人民认识上的落后印象……关于清朝统治者采用何种治边方式,这不仅关系到边疆地区的稳定和经济社会发展,更是与政权的长治久安休戚相关。

——陈跃《“因俗而治”与边疆内地一体化》


(1)依据材料一,归纳秦汉时期处理民族关系的方式。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孝文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及其对中华民族发展的积极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朝“治边政策”的特点,并阐述其意义。
2021-12-15更新 | 123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区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处理好民族之间的关系,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古以来,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秦汉时期,中国更是一个有空前统一规模的多民族国家。这时,汉族作为主体民族还没形成,在其境内及其周围,存在着许多民族和部落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根据蒲兴祖《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制度》整理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秦始皇对“境内及其周围”“许多民族和部落”有效政治控制的措施,并概括这些措施产生的积极影响。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内蒙古自治区建立的主要条件和意义。
2020-06-11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