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如表为不同史籍关于秦交通状况的记述,据此可知,秦国
记述出处
“有车马之好”“有车邻邻,有马白颠”“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诗经秦风》
赵国阳文君赵豹认为“秦以牛田,水通粮”,“不可与战”《战国策》
秦人畤祠最早使用“木禺车马”。秦穆公遣大军“径数国千里而袭人”《史记》
(嬴政)“为驰道于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濒海之观毕至”《汉书》

A.民众依赖车马出行
B.社会变革意识强烈
C.军队以骑兵作战为主
D.地理交通优于六国
2 . 《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属官有行人、译官、别火三令丞及郡邸长丞。材料描述的秦代中央官职是
A.丞相
B.典客
C.道啬夫
D.鸿胪寺
2019-03-27更新 | 34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泸县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012·上海·高考真题
真题 名校
3 . 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这表明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2019-01-30更新 | 3199次组卷 | 49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国古代部分王朝的国号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号”这一主题对表1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5 . 有学者认为“由于夏、商、西周朝代的共主与各诸侯国都是作为相对独立的国家政治行为体并列存在,使得该时期的大一统主要体现在土地、民心层面,而秦统一六国则最终实现了制度层面的天下大一统。”材料表明先秦至秦朝时期“大一统”内涵变化的主要趋势
A.从天下共主到中央集权B.民族认同感的增强
C.各地区经济联系的加强D.中原文化已经统一
2018-12-20更新 | 1937次组卷 | 31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南充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高考适应性性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6 .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这一变化
A.加速了社会转型B.冲击了贵族政治
C.促进了民族认同D.推动了战国变法
2018-12-08更新 | 589次组卷 | 35卷引用:【市级联考】四川省宜宾市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文综历史试题
7 . 出土文献秦简《法律答问)有如下法条解释:“(父)擅杀子,黥为城旦春““殴大父母(祖父母)黥为城旦春。(城旦春:一种强制服役的徒刑,男犯筑城,女犯舂米)这突出说明秦律
A.厉行轻罪重罚
B.保留原始习俗
C.条文细密完备
D.维护伦理秩序
8 . 史学家钱穆曾说:“从前封建时代,政府和家庭,有分不开的关系,现在则不然了。组织政府的是一个一个人,不再是一个一个家。”这一变化
A.形成了“家国一体”的观念
B.利于“民本”思想的形成
C.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D.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
2018-03-26更新 | 608次组卷 | 38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第二中学2017届高三5月高考模拟考试(一)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如图所示分别是《商朝形势图》《西周初期形势图》《秦朝疆域图》,这反映了
A.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转型
B.国家由分裂逐步走向统一
C.华夏为主体的汉民族形成
D.集体耕作向个体农耕转型
10 .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下令收集天下兵器,铸铜人十二,各重二十四万斤。秦始皇销毁铜兵器(       
A.为了夸耀武功、粉饰太平B.有效地防止了人民的反抗
C.促进了铁兵器的使用D.导致了秦国很快灭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