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7 道试题
1 . 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客观需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嬴政建立统一国家后,把战国时期逐步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中央集权制度加以系统化、完善化,并推行于全国。这一制度主要由三个环节构成:一是建立国家元首制度,称“皇帝”;二是成立中央政府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军政事务;三是建立地方行政制度。此制的实行开创了此后两千多年历代王朝统治的基本模式。

——摘编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汉朝皇帝的高招是,延揽始终坚持封建制度的学派来支持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集权国家的理念逐渐与这个文人阶层和儒家信徒紧密结合起来。这个文人阶层原来捍卫的是旧封建制度,但是在此之后,他们一直反对任何分裂活动。

——菲茨杰拉德《中国简明文化史》

汉武帝强化中央集权,至东汉末,全国百余郡,实施统一制度、法令。通过察举制度的实施,构建起研习儒经、崇尚教化、执行统一政策的士大夫官僚队伍。

——据《汉书》《后汉书》等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朝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的形成有何积极影响。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汉武帝为巩固大一统国家在思想上采取的措施以及这一措施产生的影响。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秦汉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1)请按要求完成下列表格。

(2)根据所学知识,列举西汉为巩固统治、维护国家统一在经济和思想上采取的主要措施。
(3)综上所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秦汉在我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地位。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三   汉文帝说:“农,天下之本也。”汉景帝说:“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

——摘编自[东汉]班固《汉书》


(1)材料一体现的是哪--历史事件?用材料一中的一句原话说明其作用。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历史作用?
(3)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内在联系?
2022-11-3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信阳市商城县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政治制度的创新是历史演进的一-种常态。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统治者把“ 帝”这个头衔作为自己的专属称呼,皇帝之下是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 三公之下有九卿,“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全国分为三十六郡,以后又增至四十余郡,郡下辖若干县,县按大小设县令或县长。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秦朝作为中华帝国的开端,确立君、臣、民三层-元的政治结构,君主与官僚构成统治阶级。他们对千万小民的控制和支配,是其最突出的特点.秦汉政治体制规范了最基本的特征、倾向。隋和唐初的制度,是在总结前代制度的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特点而形成的三省制。元将三省制简化为一省制,明制追唐,元承宋制。

——摘编自吴宗国《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治者在政治体制上的创新举措。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统治者所创制度的影响。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2-23高一上·河南·阶段练习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摘编自《汉书·主父偃传》

秦之所以革之者,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尽臣畜于我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

——摘编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西汉的组织者承袭了秦朝所遗下宽阔而又均匀的基层,而且以灵活的手腕避免前代的过于极端。他们所采取的政策,基本上是“进三步,退两步”,以几十年的经营,构成一个中央集权的官僚制度,而成为中国整个帝制的楷模。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并指出“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的制度名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时期构建中央集权官僚体系的措施并进行简要评价。
2022-11-21更新 | 147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新未来名校2022-2023学年高一11月联考历史历史试题
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朕”秦始皇头上戴的叫冕,前后垂挂的玉串称旒Liu,穿的衣服称衮服,有12种图案,这种装饰为皇帝独有。

材料三   一法度衡石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

——《史记·秦始皇本纪》


(1)材料一中,“秦王扫六合”是指什么事件?“扫六合”的完成是在哪一年?“秦王”的最大贡献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归纳回答皇帝制度有什么特点?
(3)材料三中包含了秦始皇巩固统一的哪些措施?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阐述秦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2022-11-12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项城市第三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朝在地方上彻底废除“封诸侯,建藩卫”的制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初灭六国时,在已控制的地区设置三十六郡;后又在今河套地区设九原郡,在两广地区设南海、桂林、象三郡。郡的主要长官是郡守,掌政事;另有郡尉,辅佐郡守,并掌军事;还有监御史,为中央派遣的监察官吏,主要任务是监察郡守、县令等。郡下设若干县,设县令(长)掌政事;另有丞掌文书、刑法等事;县尉,掌军事。县下有若干乡,乡下有亭、里。

——摘编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

材料二   汉朝初建时,一般人对秦朝迅速灭亡的认识都归咎于秦始皇废除封建制,以致没有子弟拱卫中央政权。受这种认识的支配,刘邦分封自己的子弟亲属为诸侯王,建立同姓诸侯王国,以代替被取消的异姓王国。刘邦共建立了九个同姓王国,只余下最弱小的异姓王国长沙国。十个王国占去了西汉大半的疆域,而皇帝的直属地只有十五郡。汉初实行的封建制在名义上是仿照周代遗意,但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萧何等一百多位列侯建立的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于中央。诸侯王和列侯都可以自行任命官吏,可以收取算赋与田租。

——摘编自周振鹤《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秦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初地方行政制度与秦朝的不同,并说明其原因。
8 .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秦始皇下令)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璩,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一法度、衡石(重量单位)丈尺,车同轨,书同文字。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乡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摘编自【西汉】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   公元前209年七月,秦二世下令征调淮河流域一带贫苦农民900人到渔阳(今北京密云)戍守。陈胜、吴广被指定为屯长。他们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西寺坡乡刘村集),适值大雨,道路不通,无法按期到达指定地点。按秦法,戍卒误期要处斩。陈胜、吴广以“鱼腹丹书,篝火狐鸣”,制造舆论,同时利用秦尉酒后行凶的时机,除掉了两个秦尉,“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的旗帜。

——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

材料三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对秦的“二世而亡”是很警惕的。他要士人陆贾总结一下包括秦朝在内的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为他提供借鉴。陆贾根据儒学和黄老学说,又结合当时国家残破、经济凋敝的情况,将其写成论文十二篇。其主要观点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愈多。秦非不欲为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刘邦很赞赏陆贾的意见。后来惠帝、文帝、景帝都遵循了刘邦时初步形成的统治思想。

——摘编自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概括陈胜、吴广起义的特点。
(3)根据材料.三,说明促进汉初统治思想形成的原因,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统治思想对汉朝的影响。
9 . 汉武帝时期,中国的“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得到巩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帝国的版图空前扩大,拥有84个郡和18个诸侯国……皇帝无与伦比的地位在很多制度和规范中得以体现……汉朝廷续了秦的很多做法。然而,汉朝之所以能够国祚长久,得益于它善于通过摸索或者以渐进的方式变通秦的举措,而且经常颇不情愿地采用一些新的控制手段。

——摘自【美】陆威仪:《早期中华帝国:秦与汉》

材料二   (汉武帝)继位之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又于第五年设置五经博士,启用好儒术的田蚡为相。田蚡把博士中不治儒学的人一律开除,招聘数百名儒生补充进来……到了西汉末期,超过三万名儒生进入皇家学术机构。

——改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1)指出材料一中汉朝廷续秦朝的两项政治制度。为了巩固空前扩大的疆域,汉武帝在监察制度方面采取了什么新举措?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汉武帝提升儒学地位的措施,并简述这些措施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局面的影响。
2022-10-22更新 | 583次组卷 | 27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通许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复习测试(一)历史试题
10 . 中国古代逐步建立并不断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根据所学。概括图一王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措施。

(2)根据所学,列出图二王朝在处理民族关系中的举措。并概括其特点。
2022-10-14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夏邑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B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