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秦朝的统一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国学大师钱穆认为,中国古代史“前一段落为秦以前的封建统治,后一段落为秦以后之郡县政治”。以下对这两大“政治”的理解正确的是(       
A.都是地方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B.都以血缘为纽带,实现了权力集中
C.都顺应了历史潮流,维护了奴隶制度D.前者是贵族政治,后者是官僚政治
2023-12-16更新 | 472次组卷 | 456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A.统一度量衡、货币B.开创皇帝制度
C.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D.建立三公九卿制度
2023-05-18更新 | 399次组卷 | 229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棠湖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秦国统一六国以前,主要采用军功入仕制,并辅以客卿入仕和由吏入仕(客卿:外来人才;吏官府里面的底层办事人员)。秦统一后,由吏入仕成为秦人入仕的主要通道。此变化
A.体现了统治者治国思想的改变B.反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C.顺应了巩固政权对人才的需求D.说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成熟
2021-09-09更新 | 809次组卷 | 25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棠湖学校2022届高三9月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公元前220年,秦始皇下令修建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驰道。后又命令蒙恬主持修建了一条由咸阳向北的“直道”,在云贵地区修“五尺道”,在湖南、广东等地修筑了攀越五岭的“新道”。这些举措
A.利于各地经济文化交流B.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C.进一步削弱了中央集权D.加强了中央政权组织
2020-12-13更新 | 567次组卷 | 24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六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文献里关于秦朝“三公九卿”官员的事迹,只有丞相、御史大夫及九卿参与国家事务的记载。另据考证,秦朝时期太尉一职并没有具体的人员担任。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
A.君主专制集权需要
B.丞相主管全国军事
C.国家政局稳定太平
D.太尉纯属后人杜撰
2017-12-10更新 | 487次组卷 | 37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棠湖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秦汉时设朝议制度,当国家面临重要事情及君王难断之事,皇帝便会召集群臣,商谈解决方案,结果一般由宰相领衔上奏,最终决断权归皇帝所有。这一制度
A.说明国家大事由群臣决议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矛盾
C.体现了权力的平衡与制约D.有利于决策时集思广益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