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西汉与东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巩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如表是秦汉时期铸币情况表(部分),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发行时间名称重量币面文字是否垄断发行
自秦延续秦半两半两半两
文帝五年(前175年)四铢钱四铢半两
武帝建元元年(前140年)三铢钱三铢三铢不准私铸
武帝元狩五年(前118年)郡国五铢五铢五铢由郡国垄断
武帝元鼎二年(前115年)赤侧五铢五铢五铢(带红色镶边)由中央垄断
A.汉承秦制有所损益B.王国问题渐趋严重
C.中央集权得到加强D.铸币制度日臻完善
2023-10-13更新 | 343次组卷 | 88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荣怀学校高复部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先秦贵族尚马车,贱牛车,此风秦汉犹存。及至东汉晚期,天子至士因牛车慢、稳、宽敞、严密,可障帷设几、任意坐卧而竞相乘坐,出行乘牛车遂成为一种风尚。这种“风尚”反映了(     
A.政治衰颓的时代景象B.戒奢尚俭的社会风气
C.重农崇耕的思想观念D.豪强势重的政治现实
2023-06-21更新 | 7319次组卷 | 40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在汉魏时期画像中,可以随处找到少数民族的身影,汉魏画像对少数民族赋予“高鼻”、“深目”、“多须”、“披发”、“尖帽”等形象特征。当少数民族和汉人在同一幅图像中出现的时候,汉人有意塑造少数民族这些形象特征。这些现象体现出当时(     
A.统治者推行较开明的民族政策B.汉人文化思想中的传统意识浓厚
C.民族交融已经成为社会的主流D.民族元素丰富了艺术创作的内容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解读史料,获得历史认识,探寻史料表象背后的意蕴,是历史学的魅力所在。下表为史书所载东汉时期几位良吏的事迹。

姓名任职地

事迹

刘陵安成
(今属江西)
先时多虎,百姓患之,皆徙他县。陵之官,修德政,逾月,虎悉出界去,民皆还之。
法雄南郡
(今属湖北)
(郡)多虎狼之暴,前太守赏募张捕,反为所害者甚众。雄乃移书属县曰:“凡虎狼之在山林,犹人民之居城市。古者至化之世,猛兽不扰。皆由恩信宽泽,仁及飞(禽)走(兽)……其毁坏槛阱,不得妄捕山林。”是后虎害稍息,人以获安。
刘平全椒
(今属安徽)
县多虎为害,平到修政,选进儒良,黜贪残,视事三月,虎皆渡江而去。
童恢不其
(今属山东)
民尝为虎所害,乃设槛捕之,生获二虎。恢闻而出,咒虎曰:“天生万物,唯人为贵……汝若是杀人者,当垂头服罪;自知非者,当号呼称冤。”一虎低头闭目,状如震惧,即时杀之。其一视恢鸣吼,踊跃自奋,遂令放释。吏人为之歌颂。

——据《后汉书》等

阐述从上述材料中发现的历史现象,并得出一个结论。(要求:现象源自材料,结论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6-09更新 | 9974次组卷 | 46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荣怀学校高复部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世界逐渐走向整体。

材料一   


材料二   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主要路线图


材料三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1)根据材料一,指出古代世界文明发展的特征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简述汉朝与罗马帝国交往概况并分析其影响。
(3)根据材料三,分析新航路开辟影响。
2022-05-04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六校新高考联盟学校2021-2022学年高一4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下表为汉代部分大司马大将军(中朝官员核心)概况,据此可知两汉时期
姓名人物简介
卫青西汉武帝皇后卫子夫的弟弟
霍去病卫青的外甥、霍光同父异母的兄长
霍光西汉宣帝第二皇后霍氏的父亲(废黜刘贺)
王莽西汉平地皇后王娥的父亲
何进东汉灵帝皇后何氏的哥哥(召董卓进洛阳)
A.选官用官强调血缘关系B.外戚政治具有两面性
C.宦官势力仍被外威压制D.中朝的设立威胁皇权
2022-01-08更新 | 385次组卷 | 16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田家炳实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汉武帝时期实行国家铸钱、盐铁官营、均输、平准及榷酒等一系列经济统制政策。政策制定者之一御史大夫桑弘羊说,是因为对匈奴战争“用度不足,故兴盐铁,设酒榷,置均输,蕃货长财,以佐助边费。今议者欲罢之,内空府库之藏,外乏执备之用,使备塞乘城之士,饥寒于边,将何以赡之?”这说明
A.统制的目的是增加财政收入B.西汉政府注重加强中央集权
C.汉代官营手工冶铁业较发达D.朝廷解决边患危机条件成熟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8 . 光武帝刘秀曾两次下令度田(清丈土地,核实户口),但均告失败。特别是像河南、南阳等地,度田官都知道“河南帝城多近臣,南阳帝乡多近亲”,根本不敢如实度田。据此可知光武帝度田
A.触犯了地方豪强地主的利益B.加强了中央政治经济力量
C.破坏了均田制度的顺利推行D.推动了田庄经济迅速发展
9 . 论及汉武帝崇儒的目的,吕思勉先生说:“世谓武帝之崇儒,乃所以便专制,非也……后世儒家之尊君抑臣,岂汉武所能逆睹哉?……崇儒乃当时自然之趋势。”吕思勉意在说明
A.儒学吸收了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B.儒学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
C.汉武帝具有超越时代的政治眼光D.汉武帝加强君主专制的政治需要
2020-09-05更新 | 509次组卷 | 25卷引用:湖北省仙桃市荣怀学校高复部2023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司马迁游历各地,搜集民间传说,考证文献记载,辨别文献真伪,在此基础上“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完成《史记》的著述。这表明司马迁著史(  )
A.坚持“有闻必录”原则B.轻视文献记载的价值
C.忽略实地考察的真实性D.注重搜集鉴别历史材料
2019-11-06更新 | 322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仙桃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