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43 道试题
1 . “惟殷先人,有册有典”。以下出自中华典籍的言论,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     
①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③人命至重,有贵千金,一方济之,德逾于此,故以为名也
④《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A.④③②①B.③④①②C.②④③①D.②③④①
7日内更新 | 131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宁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汉武帝时规定“非正与乱妻妾位之律”即针对诸侯王王位的继承只能由嫡子继承,若王后无子,则这个诸侯国就要被废除,其疆土归朝廷所有。该规定旨在(     
A.维护皇权为中心的宗法制度B.严格执行嫡长子继承制度
C.与推恩令配合削弱王国势力D.迎合独尊儒术的思想控制
2024-04-2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宁夏吴忠市高三下学期高考模拟联考试卷(二)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3 . 西汉初,君臣多起自社会中下层,朝中基本都是“布衣将相”。东汉开国君臣大都出自两汉之际的“士族大姓”,这一阶层形成于西汉后期,往往同时具有“士人”和“大姓”的双重身份。造成以上不同情形的主要原因是(     
A.治国理念的变化B.察举征辟的衰落C.重文轻武的国策D.门阀制度的盛行
2024·河北·模拟预测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班固在《汉书》中指出: “至于蜀卓,宛孔,齐之刀间,公擅山川铜铁鱼盐市井之入,运其筹策,上争王者之利,下锢齐民之业,皆陷不轨奢僭之恶。”据此可知,班固(       
A.反对以欺诈的手段获利B.坚持重农抑商政策
C.建议推行均输平准之法D.批判盐铁私营行为
2024-03-24更新 | 95次组卷 | 5卷引用:历史(全国卷·人教版)-学易金卷:2024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汉武帝时设置的司隶校尉,是代表皇帝从事监察百姓与官员的特殊机关。其主要职责为治理巫蛊之狱,捕奸猾之徒,在巫蛊之祸平息以后,司隶校尉专职监察百姓。在汉成帝之后,司隶校尉的职权进一步扩大到可以监察三公。据此可知,司隶校尉的设置(     
A.适应了专制集权强化的要求B.保障了政府吏治的清明
C.有效地冲击了封建迷信活动D.体现了重文轻武的特点
6 . 管仲在《管子》中提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司马迁在《史记》中说到“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人富而仁义附焉。”二者都(     
A.认为应重视发展社会生产B.明确农业是国家的根本
C.主张维护西周的礼乐制度D.强调国君要有好的品德
2023-10-20更新 | 434次组卷 | 9卷引用:黄金卷05(全国卷老教材)-【赢在高考·黄金8卷】备战2024年高考历史模拟卷(全国卷专用)
7 . 公元前120年,汉武帝重组财政体系,把中央财政收入交由大司农以及水衡都尉等负责增加财政收入的官员来管理。汉武帝还对商人征收重税,重整货币政策,将利润丰富的盐铁业收归官营。汉武帝这些措施(     
A.反映了政府财政集权的倾向B.践行了儒家的治国理念
C.削弱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D.旨在遏制财富集中现象
8 . 汉武帝时期大司农桑弘羊认为,富国只有重农的思想是片面的,工商同农业一样也是财富的源泉;又从使用价值的角度出发,提出治国必须守重,要加强粮食、盐、铁、酒等物资的积累。这一认识(     
A.导致汉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B.促使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C.改变了国家与民争利的局面D.标志着无为而治政策的改变
2023-09-21更新 | 694次组卷 | 1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平罗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9 . 秦统一后对地方制度作了调整,初设36个郡,后增至40余郡。从西汉建立到西汉末年,郡级政区总数增加到103个,共统辖1587个县级政区,平均每郡管理15个县。这一变化(     
A.减轻了国家财政的负担B.反映了中央集权的加强
C.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D.根源于君主专制的强化
10 . 汉武帝时期,分天下为十三州,设刺史,秩六百石(约为中下等县令级别),周行郡国,以“六条问事”,如:强宗豪……以强凌弱,以众暴寡;二千石不奉诏书,遵承典制,倍公向私,旁诏守利等。由此可知,汉武帝时期的刺史制度(     
A.体现了专制集权统治的强化B.扩大了中央的监察范围
C.兼顾了行政与监察的高效能D.解除了王国带来的威胁
2023-07-02更新 | 285次组卷 | 14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