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汉武帝的统治措施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 道试题
1 . 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冬十月,(武帝)纳丞相“所举贤良,或治申、商、韩非、苏秦、张仪之言,乱国政,请皆罢。”的建议。这一做法(     
A.使法家失去了主导地位B.促使选官制度的单一化
C.旨在维护汉朝统治安稳D.标志儒学来源的多元化
2 . 《汉书·张骞传》记载,张骞从西域返回后,向汉武帝汇报说:“臣在大夏时,见邓竹杖、蜀布,阿安得此,大夏国人曰:‘吾贾人往市之身毒国。身毒国在大夏东南可数千里。其俗土著,与大夏同,而卑湿著热。其民乘象以战,其国临大水焉。’”据此可知(     
A.张骞开通了西南丝绸之路B.汉朝四川地区和印度已有贸易往来
C.经济发展促进了文化交流D.丝绸之路推动了汉朝与大夏的经贸
2023-01-01更新 | 334次组卷 | 8卷引用: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大唐西域记》记载,东汉时期,丝绸技术通过和亲传入西域于阗,然而这场和亲在官方撰修的史书上并无记载。20世纪90年代,新疆楼兰出土了一件平纹纬锦,考古学者进而推断出丝绸技术传入西域的时间为公元3世纪。据此,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丝绸技术传入西域不晚于魏晋时期B.考古材料无法证实文献记载的真伪
C.官方撰修史书比民间记录更有价值D.古代文献是认识历史最可靠的资料
4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这一举措(     
A.消灭了王国势力B.加强了中央集权
C.打击了豪强地主D.强化了专制皇权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据载,大宛有蒲陶酒,富人藏酒至万余石,久者数十岁不败。俗嗜酒,马嗜苜蓿。汉使取其实来,于是天子始种苜蓿、蒲陶肥饶地。及天马多,外国使众来,则离宫别苑观旁尽种蒲陶、苜蓿极望。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汉朝从大宛获得葡萄、苜蓿和汗血马B.大宛是葡萄、苜蓿和汗血马的原产地
C.西汉王朝与大宛国一直保持友好交往D.《本草纲目》记载葡萄和苜蓿的形状
6 . 西汉时期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据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33次。这反映了
A.“三纲五常”学说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C.“大一统”的主张
D.“天人感应”学说
2018-09-29更新 | 407次组卷 | 65卷引用:2011-2012学年江西省九江外国语学校高二(上)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7 . 《汉书》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所以“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
A.君权神授
B.皇权至上
C.天赋人权
D.天人合一
2018-01-26更新 | 155次组卷 | 2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县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8 . 《通典·职官》记载:(汉武帝)“令诸侯十月献酎金,不如法者,国除,其县邑皆别属他郡。……自后诸侯王唯得衣食租税。”关于以上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执法不避皇亲国戚以警示贵族官僚B.改变汉初郡县制与封国制并存的格局
C.加强中央对地方的严密控制D.创立诸侯只享用租税而无治民权并受所在郡监督的制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