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东汉的兴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表:不同时期“中国”的基本内涵

商周时期中国指的是万国的中心、最重要的一个国,周朝的首都——宗周和成周就是中国,其地位高于万国,也高于所有诸侯国的都城。直到东周初,中国还是周天子所在的周朝首都的专名,诸侯国的都城只能称为“都”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已不是周天子的专属,诸侯国,特别是地处中原的诸侯国,都将自己的都城或自己统治的国当做中国
秦汉时期秦朝建立后,整个统治区域都成了中国;汉朝时期,对外而言,“中国”成为汉朝的代名词,另一方面,在汉朝疆域内一些尚未设置郡县的区域和非华夏的部族聚居区,往往被认为不属于中国
东汉以后无论朝代如何更迭,中国的名称始终延续;在分裂时期,分裂各方为了取得政权的合法性,都会以中国自居;非华夏族一旦建立政权,统治了华夏或者入主中原,都必定以中国自居

——摘编自葛剑雄《何以中国》


阅读材料,根据“中国”的内涵变化过程得出结论,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要求:结论明确,史实充分准确,逻辑严密)
2024-01-18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南阳市六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豪强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阶层。起初,他们是民中之“豪”,首先强在其财势,“以末致财,用本守之”,兼并大量田产,“与民争利天下”;其次强在族势,“汉代豪强往往不只是一两个人,而是一个大宗族”,“雄张闾里”,成为离心力量,他们还恃财“买复”,享受免役特权。高祖刘邦与功臣列侯们推行“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市井之子孙亦不得仕宦为吏”等打击豪强的政策。汉武帝继续大力加强中央集权,推行了一系列打击豪强的政策。

材料二 列侯是仅次于诸侯王的第二等贵族爵。西汉昭宣以后,非豪强出身的列侯及其后代通过兼并土地,经营工商业,以及宗族势力的壮大而成为豪强;一些豪强通过军功、裙带关系、世传经学而受封为列侯,成为豪强在“庙堂”中的代理人。在联合镇压了黄巾起义后,上层列侯纷纷抛弃中央的荣位虚职,积极攫取州郡牧守的职位,企图割据一方;地方豪强的军事力量得到迅猛发展,同时也积极投靠那些掌握地方实权的上层列侯。而后,曹操、孙权、刘备等分别联合不同的豪强地主武装壮大了自己的政治力量。

——以上均摘编自秦铁柱《汉代列侯与豪强关系刍议》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政府抑制豪强势力的原因及其主要措施。
(2)根据上述材料,概括汉代列侯与豪强之间关系的变化,分析东汉末年豪强势力发展的主要影响。
2023-11-20更新 | 134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丰城市第九中学日新班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东汉)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空侯、胡笛、胡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

材料二   洛阳龙门石窟浮雕《北魏孝文帝礼佛图》(局部)

材料三   唐的民族政策以怀柔、招抚为主,以边疆民族首领为都督、刺史,管理州府 事务,并可世袭, “修其教不易其俗,齐起政不易其宜”,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元朝结束 了唐末五代以来多个政权长期并存和对峙的局面,再度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为巩固边 防,元朝对边疆地区实行广泛而直接的管理,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摘编自马大正《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1)分析材料一、材料二的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和元朝经略边疆的措施,各举一例并加以说明。
22-23高一上·江苏南通·期末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4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汉时,江南地区地广人稀、农业落后。但到东汉时期,江南地区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期的四石升至东汉时期的约六石。据考古资料显示,江南地区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陶罐、陶仓等物品,还有铁锸、铁锄、铁犁铧、铁镰等大量铁农具。东汉时期诸多循吏在任期间教化治理,推广农耕技术,兴修水利,极大促进了江南地区农业发展。江南人口迅速增长,垦田多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农业劳动力资源增加,越族等少数民族人民与汉族人民一样成为政府的编户齐民,增加了相互交往和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有利于共同从事劳动生产。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较快发展,是多种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摘编自夏时华《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若干原因探述》

材料二   北宋立国后,太祖、太宗及其继承者通过强化地方官员劝农督导职责,推广优良品种,废除苛捐杂税等措施重点发展东南经济,这促使当地农业飞速发展。随着麦、粟等旱地作物在南方的推广,东南“专种粳稻”的种植制度得以改变,农作物种植范围得到扩大。东南地区农民利用平原、丘陵山区的各种不同地理条件,开辟出经济作物的专业经营区域。因东南地区民田十之八九种稻,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从而使水稻的总产量超过了粟、麦而跃居全国首位。

——摘编自叶依能《宋代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农业政策》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东汉和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共同原因。
2023-01-12更新 | 72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范晔《后汉书》中记载:“西部都尉广汉郑纯为政清絮,化行夷貂(少数民族),君长感慕,皆献土珍、颂德美。”,任延在东汉初年担任九真太守,“九真俗以射猎为业不知牛耕民常告朵交阻每致困乏。延乃令铸作田器,教之垦辟,田畴岁岁开广,百姓充给。又骆越之民无嫁娶礼法,各因淫好无适对匹,不识父子之性,夫妇之道。延乃移书属县,各使男年二十至五十,女年十五至四十,皆以年齿相配。……其产子者,始知种姓。成曰‘使我有是子者,任君也。’多名子为‘任’。于是做外蛮夷夜郎等幕义保塞。”

——摘编自许殿才《历史文化认同意识在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中的作用》

材料二 1927年以后,国民政府基本上摒弃了封建王朝“内华夏、外夷狄”的陈腐观念,传统“尊夏贱夷”,“首崇满洲”的意识也有所改变。国民政府曾提出改正少数民族称谓,颁布《改正西南少数民族命名表》,禁止再用歧视和侮辱性的字样。由于边疆危机严重,一些有识之士还得出如下认识:“从前我国民漠视边疆,以为建设中国,应先内地而后边疆。经过(九一八事变)之惨痛教训,当知建设边疆较之内地更为重要。”一些人深切感受到唯有国家和边疆富强,边疆各民族提高教育文化水平,摆脱旧观念、旧意识的束缚,边疆危机方能消除,中国才能自立自强。同时,尊崇西方的科学和技术,在当时的中国也极为流行。在这样的背景下,国民政府以西方传来的人类学,社会学方法为指南,从上至下组织了大规模的边疆民族状况调查,以重新认识边疆民族的社会状况和发展需求。此外,国民政府还在西南各省先后设置一些边政管理机构,制定和推行了一些旨在增强边疆民族自治能力、发展边疆经济文化事业的政策。

——摘自马玉华《论国民政府对西南边疆及边疆民族的治理》

材料三

时间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历程(部分)
1923年李大钊曾在《平民主义》一文中把少数民族的解放问题提到与民主革命问题同等重要的位置
1945年蒙、回民族民众自己选举区、乡长,管理自治区、乡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事业
1952年毛泽东同志在接见西藏代表团时指出:“如果共产党不能帮助你们发展人口,发展经济和文化,那共产党就没有什么用处。”
1984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开启了民族立法工作的新局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东汉时期治理少数民族边疆地区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民政府民族政策进步原因。
(3)据材料三,指出中国共产党在处理少数民族事务方面的指导思想和治理政策。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认识。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四民月令》是东汉后期庄园生产活动的记录。崔寔晚年移居洛阳后写成,书中反映的农事季节,也和洛阳及周边地区相符。

正月

农事未起,命成童以上入大学,学《五经》;砚冰释,命幼童入小学,学篇章。

命女工趣(同趋,督促)织布。

可种春麦、碑豆,尽二月止。

命典馈酿春酒。

三月

是月也,杏华盛,可苔沙白轻土之田。

时雨降,可种秔稻。

缮修门户,警设守备,以御春饥草窃之寇。

可粜黍。买布。

九月

缮五兵,习战射,以备寒冻穷厄之寇。

存问九族孤、寡、老、病、不能自存者,分厚彻重,以救其寒。

——摘编自缪桂龙《四民月令选读》

材料二   在中世纪欧洲的庄园中,农奴身份的主要标志是承担雇工劳役。由于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城市大量的手工业品进入庄园,领主迫切需要大量的货币购买城市输入的精美手工业品,于是改为征收货币地租。货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于13世纪末叶逐渐流行起来,黑死病后发展尤为迅速。劳役折算成一笔固定的货币后,农奴实际上成为领主土地的承租人,与自由佃农已没有什么区别。13世纪以后,大量农奴涌向包括英国伦敦在内的一些城市,庄园制度加速瓦解。挣脱农奴制枷锁的农民,同新兴市民阶级一起,把社会分工和交换活动推向一个新的水平,同时也在创造着新的社会交往关系,从而为现代工业的发展铺垫了道路。

——摘编自侯建新《社会转型时期的西欧与中国》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东汉时期地主庄园的主要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欧洲庄园货币地租盛行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汉代庄园与中世纪西欧庄园对中西方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西汉时,江南地区还处于地广人稀、农业落后的状况。但到东汉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生产得到较快发展。水稻亩产量从西汉时期的四石升至东汉时期的约六石。据考古资料显示,湖南、江西等地出土了大量东汉时期的陶罐、陶仓等物品。江南郡县明显增多,垦田多辟,耕地面积扩大。广大农民辛勤耕作、农业劳动力资源增加、汉越民族交融和共同开发、相对较好的自然条件以及铁农具广泛使用,成为此时江南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虽然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水平仍远低于北方,但还是为后来经济重心的逐步南移作了一定的准备。

——摘编自夏时华《东汉时期江南农业发展若干原因探述》

材料二北宋立国后,太祖、太宗及其继承者通过强化地方官员劝农督导职责、推广优良品种废除苛捐杂税等措施重点发展东南经济,这促使当地农业飞速发展。随着麦、粟等旱地作物在南方的推广,东南“专种粳稻”的种植制度得以改变,农作物种植范围得到扩大。东南地区农民利用平原、丘陵山区的各种不同地理条件,开辟出经济作物的专业经营区域。因东南地区民田十之八九种稻,水稻产量大幅度提高,从而使水稻的总产量超过了粟、麦而跃居全国首位。

——摘编自叶依能《宋代东南地区的农业生产与农业政策》

材料三明朝中后期,原产美洲的玉米、红等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提高了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使许多拼地可改种棉花、桑等经济作物。在松江府,妇女们“晨抱棉入市,易木棉花以归,机将扎轧有通宵不寐者”,催生枫径镇成为棉纺业专业市镇。随着工商业市镇的勃兴,由中小商人和手工业者构成的市民阶层形成,明代阶级结构发生新变化。

——摘编自《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东汉江南农业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与东汉相比,宋代南方农业发展的不同之处,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3)据材料三归纳明朝中后期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出现的新变化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代庄园主对依附农民行使的是一种以族权为表现形式的政治权力,这种权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父系家长的族权为核心,以邻里关系、同乡关系、主客关系为辐射。它既表现为同宗、族人、邻里、同乡及其他依附农民对庄园主的一种君主般的尊数和畏惧,又表现为庄园主对族人、乡里等人所行使的一种周济族人、关心乡里的"聚族"之权。庄园主对于庄园内依附农民的这种统治权笼罩着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更能深入被统治者的心理。这种政治权力还表现在文化教育上。庄因内的学校一般在农闲时开学,除供地主子弟学习外,一般依附农民的子弟也可入学。庄园主可借此向农民子弟灌输有利于封建统治的教育内容。到东汉末期,田庄向武装化、堡垒化发展,庄园主的政治权力在庄园内无所不包。

材料二   西欧封建主对庄园内的农奴具有一种法权,这种法权以明确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由于封建制度的存在及土地占有关系的不平等,权利则总是在领主一边,对于农奴则总是无穷无尽的义务,这些权利和义务表现为一种法律形式∶封建主占有封土,既有法律形式即分封、效忠仪式,也有法律内容即载明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法律文书或法律惯例。封建主从农民那里取得土地,一般也是通过民事法律行为完成的,当然其中含有封建主仗势进行抗夺的内容。委身农被迫把土地给封建主时,双方也都订立了载明权利和义务内容的法律契约,而且这种契约有固定的式样和约定俗成的语言。农奴的人身依附程度,一般也都根据本庄园的习惯法而定。西欧庄园内的农奴人身问题,很难找到两个庄园相同的标准,都是依据各庄园公社的习惯法而定,庄园主则是这个法律的执行人。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张竹云《汉代田庄与西欧庄园比较研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汉代庄园主政治权力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代庄园主相关权力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汉代田庄相比,西欧封建庄园在基层管理方面的不同点。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光武帝刘秀在位三十三年,汲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先后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缓和阶级矛盾和恢复、发展经济的措施。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对功臣赐优厚的爵禄,但禁止他们干政;排斥三公,全国政务经尚书台总揽于皇帝;注意整顿吏治,选拔贤能地方官吏,奖励廉洁。经济上,颁布释放奴婢诏令,恢复西汉较轻的田税制,实行三十税一,并下令度田、检查户口,加强封建国家对土地和劳动力的控制。文化上,大兴儒学,兴建太学,设置博士,推崇气节,各以家法传授诸经。东汉一朝也被后世史家推崇为中国历史上“风化最美、儒学最盛”的时代。东汉建立伊始,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就对政权构成了严重的威胁与破坏,刘秀在“柔道”思想的指导下,一改汉武帝以来对少数民族的征服和王莽的大民族主义,对周边少数民族采取友好、友善、自治、互助的政策,以德治边。

——摘编自张启琛《汉光武帝传》


(1)根据材料,概括刘秀在治国方面采取的举措。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秀采取的上述措施产生的历史影响。
2021-08-24更新 | 11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安阳市滑县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