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两汉的文化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1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关于汉代是否存在夜间出行,《后汉书·廉范传》记载“旧制禁民夜作”,但《东方朔传》中记载了汉武帝年轻时常夜行游猎;《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写丞相田蚡至魏其侯家赴宴“卒饮至夜”;东汉《舞赋》描绘了宴饮结束,时当夜半,众宾乘马散去的情形。据此可知(     
A.官方史书的记载最为完整可信B.历史叙述具有主观随意性
C.确认历史事实要综合多种叙述D.文学作品可证实史书真伪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汉代的辞赋是从楚辞中发展出来的文学形式。但汉代辞赋的批判意识和个体意识都有明显的减退,其模式转向以写物为主、以歌颂为主,通过大量铺排辞藻来追求美感。汉赋风格的变化反映出(     
A.国家实力的衰落B.封建专制的强化C.社会经济的发展D.选官制度的变化
2024-06-02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成都石室中学高三下期适应性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历史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班固)父彪,当两汉之际,“家有赐书,内足于财”,在上层社会中颇有声誉,“好古之士自远方至,父党扬子云以下莫不造门”。他续《史记》,但反对司马迁的异端观点,坚持“唯圣人之道然后尽心”的正宗之学。建武三十年(公元54年),班彪病死,留下了遗作《后传》。班固为父守丧期间拜阅了父亲《后传》的手稿,感到父亲“所续前史未详”,经过反复思考,决心要继承和发展父亲的史学事业。班固历时二十年写《汉书》,记刘邦起义以至王莽的失败,共分纪、表、志、传等四个部分。《汉书》中有4篇纪、6篇表、3篇志、40篇传是在《史记》的基础上写的,其中有的是增补了多少不等的材料,有的是基本上依原文照录。

——《史记》的传承与增补

材料二   班固利用了《史记》在体例、史料、写作艺术以及某些观点上的成就,并且也利用了《史记》的学术威信和社会威望,但用正宗的观点挤掉了《史记》的进步精髓而加以改写。这主要体现在:第一,《汉书》不像《史记》那样把汉的建国放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去考虑,它指责《史记》把汉史“编于百王之末,厕于秦项之列”,是把汉的历史地位压低了。他在《叙传》里证明汉以火德代周末之木德,正如帝尧之以火德代替帝喾的木德一样,是按着必然的程序出现的。第二,《汉书》抛弃了《史记》“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进步内容,而把天人感应的神学说,特别是五行灾异学说当做社会现象的永恒规律来宣扬。第三,《汉书》以强调封建性代替《史记》的进步性。《史记》尊信《诗》《书》但决不同意独尊儒术、罢黜百家,并且还自命为“一家之言”,《汉书》与此相反;《史记・货殖列传》中申述财富的不齐决定了人民社会身份的贵贱,并肯定农工商虞治生谋利的活动是人类生活资料的来源,从而反对官方的经济垄断,而《汉书》则以封建等级不可逾越为永恒秩序,要求百姓“有耻而且敬,贵谊而贱利”。

——《白寿彝史学二十讲一一大一统中古时代》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班彪、班固父子续写《史记》的不同原因。
(2)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史记》、《汉书》产生的历史背景。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班固挤掉《史记》进步性的表现和原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汉文帝二年(前178年)发生日食,文帝下诏:“人主不德,布政不均,则天示之以灾,以诫不治。”西汉中期后,历法家在浑天说指导下进行观测计算,计算出日月之食的周期,第一次提出月食是被地体所遮蔽,这就使天人感应说面临困境,代之以天道自然论。据此可知(     
A.汉文帝深受董仲舒天人感应影响B.古代科学发展冲击儒家思想
C.天人感应说因浑天说兴起而破产D.儒学思想在发展中不断完善
2024-05-12更新 | 83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自贡市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诊断性考试文科综合试题-高中历史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东汉时期,鉴于世人传抄的儒家经典多有讹误,议郎蔡邕奏请皇帝批准,把《易》《书》《诗》《礼》《春秋》等刻在石碑上,为人们提供经书的正确版本。此举在当时有利于(     
A.造纸技术普遍推广B.五经被各阶层认同
C.民众传承传统文化D.儒学复兴运动发展
2024-04-06更新 | 476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林荫校区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月考文科综合试卷 -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汉时宫廷常常将一些值得称许或记载的人和事,用绘画这种形式记录下来,如汉武帝时未央宫的张良画像、汉宣帝时麒麟阁功臣画像、汉明帝时云台二十八将画像等。在州郡、驿站、学堂等处墙壁上也绘有当世孝子、列女画像等。这一现象表明汉代(     
A.朝廷注重价值观的引导B.绘画技术得到迅速发展
C.百家争鸣局面再次出现D.普通民众社会地位提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是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的成果。某校历史社团开展关于“古代文学艺术之美”主题的活动,设计以下活动。


(1)探寻古代文学。填写出下列文学作品的时期。
时期作品
《诗经》
《史记》
《齐民要术》
《蜀道难》
《念奴娇.赤壁怀古》
《红楼梦》


(2)了解艺术作品。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别指出下图所反映的时代特征。

                                                                                                              
(3)中国古代文学艺术含有对历史史实和古代社会现象的高度总结,请任选一则文学艺术作品,以“文学艺术与时代的互动”为主题写一段鉴赏。
2023-12-27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安宁河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百戏,是汉朝对表演艺术的统称,包括音乐、舞蹈、杂技、魔术、角抵戏等。汉朝宫廷的各种庆典,以至民间节日庆典,都常常以百戏表演助庆。数百人乃至数千人同台演出,载歌载舞,形式热烈,场面壮观。百戏的盛况(       
A.表明了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B.促进了经济繁荣与国力强盛
C.体现了蓬勃向上的社会风貌D.打破了宫廷雅乐的垄断地位
9 . 《韩非子·说疑》记载:“舜逼尧,……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史记》记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代行)天子之政,荐之於天。尧辟位(让出帝位)凡二十八年而崩。”可见(     
A.历史著作都不可信B.时代影响历史记载
C.《史记》更为可信D.《说疑》更为可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汉赋中对疆域的描写除了有对东、西、南、北抵达之地的点状铺写外,还在东南、西北、西南以及东北的方位中铺写帝国边疆,展现了汉王朝疆域的概况,其中还涉及诸多的民族、部族、属国、郡县、治所、地名和山水名等。据此可知,汉赋这种题材创作(     
A.巩固了汉朝疆域B.促进了国家认同
C.体现了文化繁荣D.强化了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